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一副近乎完整的中國縉雲甲龍骨架化石是不少觀眾必看的展品。它是目前我國南方地區發現的保存最完整的甲龍類化石。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展示的恐龍骨架化石。鄭文傑供圖
很難想像,在與觀眾見面前,它埋藏在地層裏,已經“散架”了近1億年。是浙江自然博物院的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把這頭恐龍“修”好的。
他們“修恐龍”的工作室就在京杭大運河邊上,浙江自然博物院武林館區的地下庫房裏。目前,這個團隊正在“修”另一頭恐龍。在兩張工作臺上,技術人員余潮河和劉安浩各自手持氣動筆,細心地在恐龍化石上打磨。
劉安浩用氣動筆修復化石。新華社記者馮源攝
“現在做的工作就是用氣動筆把圍岩從化石上剝落下來。”浙江自然博物院副研究館員鄭文傑説。
有的恐龍死亡後,遺體被泥沙覆蓋,肌肉腐爛後留下骨骼,在漫長的歲月裏,骨骼變成化石,和它周圍的沉積岩牢固地結合在一起。鄭文傑説,恐龍化石修復的主要工作,就是要盡可能多地剝離圍岩,讓化石呈現出來。
“修復工作要非常細心靜心,有時一節椎體就要花上一個月的時間。”劉安浩一邊和記者講述自己的心得,一邊給化石露出的部分涂上保護試劑。有時化石開裂了,還要在裂縫裏注入黏合劑進行加固。
劉安浩在給化石涂保護試劑。新華社記者馮源攝
“現在的工作,是室內精細修理和保護階段。”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館員金倖生説,恐龍化石修復一般分5個階段,首先是野外發掘保護和初步修理,然後是室內精細修理和保護,接下來要做科學研究、骨架復原和整體復原。
“化石的野外發掘是個由粗到細的過程。”金倖生説,“一開始可以用機器把化石週邊的大塊岩石切下來,接下來就要像石匠一樣,純手工操作,一點點去鑿了。”有的時候,化石在地層裏就露出一點兒,下一步往哪個方向挖,如何不傷到化石,靠的全是研究人員的知識積累。
2013年,中國縉雲甲龍化石野外發掘現場。鄭文傑供圖
恐龍的骨架在地層裏會被擠壓,也會散架,能夠找到一副基本完整的恐龍骨架化石是非常難得的,特別是恐龍頭骨。金倖生説:“很多恐龍塊頭大,但是腦袋特別小,骨頭特別薄。而且恐龍的頭骨是許多小骨頭‘拼’起來的,很容易散開。要能有一件‘龍頭’出土,它絕對能去當‘鎮館之寶’。”
在修理中國縉雲甲龍化石時,鄭文傑就有了這樣的驚喜。“當時一點點地把頭骨從圍岩中剝離出來,真是非常高興。”他指著一台雙筒顯微鏡告訴記者,為了修好頭骨,他們還要在顯微鏡下,用超聲波修復筆進行修復。
“最後大家看到的完整的恐龍骨架是用鐵架子托起來的,所以化石修復既是個動腦的活兒,又是個動手的活兒,石匠、木匠、電焊的技術都要懂一些。”金倖生説。
成功修復的中國縉雲甲龍化石。鄭文傑供圖
中國縉雲甲龍化石是2008年至2014年在浙江省縉雲縣壺鎮陸續挖掘出土的。從2013年到2019年,浙江自然博物院的4人團隊花了5年時間,共修復了5頭甲龍的化石,一共有300多件。他們首次在浙江發現了甲龍類恐龍尾錘化石、近乎完整的甲龍頭骨化石,還同時發現了甲龍成年和幼年個體化石。
正在修復的這頭恐龍的化石,也是和中國縉雲甲龍化石一起出土的。金倖生估計,它應該是個大塊頭,估計有十幾米長、幾十噸重。“化石從縉雲運到杭州,裝了兩卡車。”
“散架”的恐龍骨架化石。新華社記者馮源攝
金倖生(左)和劉安浩正在商量修復化石的思路。新華社記者馮源攝
從1962年浙江首次發現恐龍化石以來,目前全省已有至少16個縣(市)發現了恐龍化石,且發現了7種新的恐龍化石。同時,浙江還發現了不少恐龍蛋化石和恐龍足跡化石。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古生物化石?兩位研究人員告訴記者,古生物化石是地質工作者研究地層的重要“路標”。而它更大的意義還在這裡——
“如果把地球的歷史濃縮成一天,人類只在最後的短暫時間裏‘擁有戲份’。研究古生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地球生物的演化過程,知道人類從何而來,明白人類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鄭文傑説。
“現在許多人都知道,恐龍滅絕的原因很可能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研究古生物,還可以幫助我們研究遠古自然界中的巨變災變,也許未來的人類也會碰到災變,現在的研究不斷積累起來,會給子孫後代提供依據。”金倖生説。
策劃/編輯:金地
部分圖片和視頻資料由浙江自然博物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