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中國大運河滄州段修復改造提升工程取得重要進展

發佈時間: 2021-08-24 14:06:20 | 來源: 中新社滄州 | 作者: 周銳 龐無忌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四公司23日消息稱,京杭大運河滄州段修復改造提升工程取得重要進展,正成為滄州市的城市生態走廊。

中國大運河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三部分構成,全長近3200公里,開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國古代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也是世界上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據中鐵二十二局集團四公司項目經理秦永勝介紹,長500公里的大運河滄州段位於河北省滄州市中部,南北貫穿滄州市域,流經吳橋、東光、南皮等8個縣市區,在京杭大運河流經的20個城市中里程最長。

大運河是滄州市的“母親河”。大運河滄州段保持了歷史河道的原真形態,在京杭運河沿線中最具北方特色。

秦永勝介紹説,該項目部建設的滄州大運河文化旅遊基礎設施及生態修復提升改造項目堤頂路貫通工程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戶滄州的首個國家級大運河項目,也是中國大運河非遺文化公園重點項目。該項目的建設,不僅是河北省重點打造的城市生態走廊展示區,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共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

長46公里的堤頂路在中心城區運河雙側,包括配套建設道路、交安設備、綠化、管線、照明等,集交通、景觀、遊憩、健身於一體,承擔城市生態休閒走廊的功能,更是大運河文化重要承載地。

據介紹,該工程廣泛引進創新復育水系藍網和綠道系統,增加城市綠化面積,預留城市通風廊道。在綠化方案設計上,針對人民公園片區、清風樓片區、禦河片區等6個片區,運用海綿城市技術,突出“立體”綠化,營造優美的賽道環境,打造了一條融綠化景觀、生態功能、體育文化為一體的城市景觀大道。

該項目部還依託運河文化,設計中注重與運河文化帶四大功能區相融合,讓這裡成為非遺文化聚集區。如:在實施道路照明方案設計上,以“華韻”為主題,展示傳統燈籠造型,融入滄州武術之鄉剪影等。


推薦閱讀
浙北將添一個運河水鄉特色休閒旅遊古村落 接下來,桐鄉市將根據《規劃》,以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為背景,踐行“未來鄉村”發展理念,充分利用桂花村優越的生態環境、濃郁的歷史氛圍、豐富的文化資源等,從古建築修繕與古道修復、歷史文化傳承、村莊優化佈局、人居環境整治、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完善、休閒旅遊産業發展等方面入手,把桂花村打造成為浙北運河水鄉特色休閒旅遊古村落。記者了解到,根據《桐鄉市石門鎮桂花村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桂花村將圍繞“百年桂花香,運河田園居”這一形象定位,按照“一心、一環、四區”(即綜合服務中心、“悠然畫港”濱水休閒環,桂花文化體驗區、運河人家休閒區、花園新村居住區、生態田園景觀區)的空間佈局,有步驟、分階段開展保護工作和推進居民生活、旅遊設施的建設。本次評審圍繞“修復優雅傳統建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優美人居環境、復興悠久傳統村落、營造文明生活方式”的總體目標,對歷史文化(傳統)村落規劃的主題定位、功能分區、古建修復、文化發掘、道路及基礎設施配套、空間景觀、存有環境保護以及發展思路等進行評審。
長賜號集裝箱船將再次通過蘇伊士運河 因事件而排隊等候的422艘船隻中的最後一艘于4月3日通過了運河。3月23日,長400米、懸挂巴拿馬旗從中國駛往鹿特丹的“長賜”號集裝箱船在蘇伊士運河第151公里處擱淺,造成長達6天的交通堵塞。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表示,“在伴航船隻的過程中將採取額外的安全措施。
運河兩岸“表情”豐富生動 綠色生態帶璀璨文化帶繽紛旅遊帶本報記者吳橋燕趙風情美食園陳雷攝滄縣大白洋橋倒虹吸水利樞紐大運河景觀帶陳雷攝隨著我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持續推進、運河堤頂路的全線貫通,運河沿岸各縣(市、區)在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打造大運河綠色生態帶、璀璨文化帶和繽紛旅遊帶,不僅帶來了良好生態環境,也使大運河文化更加豐富,帶動沿岸鄉村振興,真正實現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讓百姓得實惠。■記者思考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持續推進過程中,我市運河沿線各縣(市、區)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挖掘弘揚運河文化內涵,通過文旅融合發展,為運河故事添加豐富、生動的注解,讓流動的運河文化澤被當代、啟迪未來。隨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推動,東光縣依託北起南霞口、南至連鎮的10萬畝森林長廊,打造大運河森林公園。
江蘇淮安:大運河畔,有間“群眾看報室” 同一塊廣場,在不同的時代,宣傳了革命文化、大運河文化。遊人如織的漕運廣場西側,83年前成立了“淮安群眾看報室”。看報室大致方向“選擇在現在的漕運廣場西側,其中的一個原因是這裡當時人流量比較大,是文化活動的地方。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