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速看!百餘只銀鷗“聚會”大運河

發佈時間: 2021-02-26 17:32:45 | 來源: 北京日報 | 作者: 馮維靜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立春以來,北運河通州段陸續迎來“新客”,銀鷗及其他禽鳥來此“聚會”。它們嬉戲、遊弋、覓食、鳴叫,一起形成一幅城市副中心初春百鳥圖。

北運河大橋西河岸一群野生禽鳥引吭高歌,翩躚起舞,百餘只銀鷗不時鳴叫著集體起飛,空中亮翅,它們在城市上空盤旋、滑翔、翻滾,春日陽光下,靈活舞動的身姿快速變換。

 


這讓觀鳥愛好者大飽眼福,頻頻按下快門,記錄精彩瞬間。“春天來了,本來就喜歡飛行的銀鷗更加興奮了,我也是頭一次見這麼多銀鷗在天空齊飛。”北京城市副中心愛鳥會會員郭建華説,銀鷗為旅鳥,每年四月初開始往北方遷徙,到九月中下旬,又成群結隊飛回東海長江口或南海一帶,喜歡生活在水質好、環境清凈的海濱和淡水湖。運河水面開闊,環境適宜,水質良好,吸引鷗類在此集中棲息、覓食,待補充體力後繼續北遷。

據了解,通州區多河富水,境內分佈主要河流13條,總長度239公里,北運河、潮白河、溫榆河、涼水河等水系自北向南縱貫通州區。近年來,隨著通州區空氣環境品質、水體品質、林木覆蓋率等不斷改善,引來越來越多的水鳥聚集,群鷗在空中盤旋、河面捕食,姿態優雅,場面蔚為壯觀。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東方白鸛等都曾出現在通州區內。

為了更好地進行生態環境建設和水環境綜合治理,通州區水務局在鳥類重要棲息地和主要遷飛通道設置鳥類觀測區域,安排人員觀測巡查,對破壞鳥類棲息的行為及時勸阻制止。同時,與公益組織“北京城市副中心愛鳥會”開展合作,持續對鳥類多樣性進行觀測和研究,提升水環境治理水準。

據介紹,隨著氣溫回升,候鳥大規模春遷的序幕即將拉開。現在,鷗類、普通鸕鶿、蒼鷺、白琵鷺等大中型鳥類已經開始向北遷徙,北京城市副中心愛鳥會也提醒廣大市民,觀鳥不關鳥,賞鳥不傷鳥。遇到傷害、誘捕、獵殺、販賣、非法飼養野生鳥類的行為時,應及時報警。若遇到受傷、受困的野鳥,可及時尋求專業人員幫助。

攝影郭建華

 

推薦閱讀
“文化八仙桌”系列訪談第134期 沉船考古揭開運河水運密碼 本報訊(記者祁淩霄)1月中旬,大運河泊頭段發現沉船,這是對古代造船技術、運河河道變化、水運等有重要研究價值的考古發現。作為大運河重要流經地的滄州段有豐富的水運文化遺存,沉船就是其中一種。1998年東光連鎮發現的北宋沉船曾引起考古界極大關注,那次發現,帶來運河水運文化研究的哪些新成果。
速看!百餘只銀鷗“聚會”大運河 ”北京城市副中心愛鳥會會員郭建華説,銀鷗為旅鳥,每年四月初開始往北方遷徙,到九月中下旬,又成群結隊飛回東海長江口或南海一帶,喜歡生活在水質好、環境清凈的海濱和淡水湖。為了更好地進行生態環境建設和水環境綜合治理,通州區水務局在鳥類重要棲息地和主要遷飛通道設置鳥類觀測區域,安排人員觀測巡查,對破壞鳥類棲息的行為及時勸阻制止。現在,鷗類、普通鸕鶿、蒼鷺、白琵鷺等大中型鳥類已經開始向北遷徙,北京城市副中心愛鳥會也提醒廣大市民,觀鳥不關鳥,賞鳥不傷鳥。
運河新城加速助力合六一體化發展 綠地安徽供圖六安東部新城或為最大受益者六安東部新城佔據合六經濟走廊軸心位置,比肩運河新城而立,合肥大力西向發展,合六同城化距離縮短,未來資源外溢的首要輻射地便是六安東部新城,此外在六安政府的大力支援下,交通、教育、産業等資源逐漸傾向新城,雙向紅利加持將更進一步促進新城發展。隨著運河新城的加速,合六經濟走廊構建一軸三帶多組團發展格局逐步成型,六安東部新城、經開區、高新區被納入一軸,即將迎來大發展趨勢,聯動合肥高新區提速合六一體化發展。六安東部新城或為最大受益者,目前以綠地為代表的大型房企集團已紛紛進駐新城開啟造城模式,搶抓第一波重大發展機遇。
通州區大運河成文藝創作“富礦” 在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開幕式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大運河相關文化藝術作品,北京市精心做好重點項目培育孵化,著眼全門類,分別建立影視劇、舞臺劇、文學作品、網路文藝等多個藝術門類的項目庫,並打通題材界限,重視規劃選題,實現創作聯動,形成大運河題材文藝作品創作矩陣。在北京除了作家劉紹棠外,以往專注于大運河的文藝創作者也並不多,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現在許多大運河題材藝術作品創作還都依託于劉紹棠的作品。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臺亦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以絲竹管弦呈交響,洋為中用換新裝,不僅抒寫了京城大運河的獨特風貌,也使得讓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大運河題材文藝作品的創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使更多創作者意識到大運河是文藝創作的“富礦”,有著開掘不盡的“寶貝”。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