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文化八仙桌”系列訪談第134期 沉船考古揭開運河水運密碼

發佈時間: 2021-02-26 17:32:51 | 來源: 滄州日報 | 作者: 祁淩霄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1月中旬,大運河泊頭段發現沉船,這是對古代造船技術、運河河道變化、水運等有重要研究價值的考古發現。28日上午,“文化八仙桌”系列訪談將以這次沉船考古為契機,邀請文史專家,結合大運河滄州段沉船點及典型性沉船挖掘,探討大運河千年水運及相關問題。

據了解,1月20日,施工人員在泊頭市區勝利橋南200米西側大堤下清淤時發現了沉船。經挖掘清理,確定殘船長16.5米、厚5至6釐米,由松木船板拼接而成。船艙內清理出“宋元通寶”“政和通寶”“永樂通寶”等宋、明時期錢幣。相關文化層內清理出醬釉罐、龍泉窯青瓷罐、黑釉燈盞、定窯白釉碗等10余件完整瓷器,另有骨簪、象棋子等元明清時期文化遺存,青花、三彩等瓷片標本數百件。據出土遺存綜合推斷,沉船的年代為明。

大運河自春秋時開挖,隋代全線貫通,唐宋發展,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被稱為僅次於長江的“黃金水道”。作為大運河重要流經地的滄州段有豐富的水運文化遺存,沉船就是其中一種。目前,滄州段運河內已發現沉船點近30處,數年前東光連鎮宋代沉船的發現和挖掘,還打破了河北無北宋沉船的考古記錄。

本次訪談,邀請的主講嘉賓是市政協文史委原主任劉增祥、市圖書館特藏部主任吳樹強。其中,劉增祥是老一輩文史研究專家,用數十年精力,系統全面地整理著述了滄州歷史文化尤其是大運河文化;吳樹強是青年文史研究者,主要從事古典文獻學和滄州區域文化的研究整理,編輯點校了多種滄州文史著作。

大運河滄州段明代沉船的發現,透露了滄州歷史及大運河文化的哪些資訊?沉船不遠處就是被百姓稱為“石王八”的人工水利設施,此處河轉彎、水流急,險情不斷,兩者共存,説明瞭什麼?1998年東光連鎮發現的北宋沉船曾引起考古界極大關注,那次發現,帶來運河水運文化研究的哪些新成果?這兩次發現分別在東光、泊頭兩處重要的運河流經節點,沉船年代相隔幾百年,地點一南一北。沉船發現對河道軌跡變遷、水文變化、造船技術演進、碼頭口岸、驛站驛館乃至城市發展、生活風俗有何研究意義?大運河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漕運,滄州段在漕運上發揮了哪些重要功能?漕運之外,大運河還是客船、民船、商船的重要水路,歷史上有哪些重要記述和發現?

 

推薦閱讀
運河大劇院即將試運營四大演出廳唱響運河文化“四季歌” 冬雪500座的曲藝劇場為揚州地方曲藝專門設計,可滿足揚州特色劇種演出的需求。周峻告訴記者,四個演出廳,分別以春花、夏竹、秋葉、冬雪為設計主題。”周峻介紹,綜合歌劇廳、戲劇廳、曲藝劇場、多功能劇場,四大廳之間由寓意運河的曲線走廊相連接。
“文化八仙桌”系列訪談第134期 沉船考古揭開運河水運密碼 本報訊(記者祁淩霄)1月中旬,大運河泊頭段發現沉船,這是對古代造船技術、運河河道變化、水運等有重要研究價值的考古發現。作為大運河重要流經地的滄州段有豐富的水運文化遺存,沉船就是其中一種。1998年東光連鎮發現的北宋沉船曾引起考古界極大關注,那次發現,帶來運河水運文化研究的哪些新成果。
速看!百餘只銀鷗“聚會”大運河 ”北京城市副中心愛鳥會會員郭建華説,銀鷗為旅鳥,每年四月初開始往北方遷徙,到九月中下旬,又成群結隊飛回東海長江口或南海一帶,喜歡生活在水質好、環境清凈的海濱和淡水湖。為了更好地進行生態環境建設和水環境綜合治理,通州區水務局在鳥類重要棲息地和主要遷飛通道設置鳥類觀測區域,安排人員觀測巡查,對破壞鳥類棲息的行為及時勸阻制止。現在,鷗類、普通鸕鶿、蒼鷺、白琵鷺等大中型鳥類已經開始向北遷徙,北京城市副中心愛鳥會也提醒廣大市民,觀鳥不關鳥,賞鳥不傷鳥。
運河新城加速助力合六一體化發展 綠地安徽供圖六安東部新城或為最大受益者六安東部新城佔據合六經濟走廊軸心位置,比肩運河新城而立,合肥大力西向發展,合六同城化距離縮短,未來資源外溢的首要輻射地便是六安東部新城,此外在六安政府的大力支援下,交通、教育、産業等資源逐漸傾向新城,雙向紅利加持將更進一步促進新城發展。隨著運河新城的加速,合六經濟走廊構建一軸三帶多組團發展格局逐步成型,六安東部新城、經開區、高新區被納入一軸,即將迎來大發展趨勢,聯動合肥高新區提速合六一體化發展。六安東部新城或為最大受益者,目前以綠地為代表的大型房企集團已紛紛進駐新城開啟造城模式,搶抓第一波重大發展機遇。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