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八仙桌”系列訪談第134期 沉船考古揭開運河水運密碼
1月中旬,大運河泊頭段發現沉船,這是對古代造船技術、運河河道變化、水運等有重要研究價值的考古發現。28日上午,“文化八仙桌”系列訪談將以這次沉船考古為契機,邀請文史專家,結合大運河滄州段沉船點及典型性沉船挖掘,探討大運河千年水運及相關問題。
據了解,1月20日,施工人員在泊頭市區勝利橋南200米西側大堤下清淤時發現了沉船。經挖掘清理,確定殘船長16.5米、厚5至6釐米,由松木船板拼接而成。船艙內清理出“宋元通寶”“政和通寶”“永樂通寶”等宋、明時期錢幣。相關文化層內清理出醬釉罐、龍泉窯青瓷罐、黑釉燈盞、定窯白釉碗等10余件完整瓷器,另有骨簪、象棋子等元明清時期文化遺存,青花、三彩等瓷片標本數百件。據出土遺存綜合推斷,沉船的年代為明。
大運河自春秋時開挖,隋代全線貫通,唐宋發展,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被稱為僅次於長江的“黃金水道”。作為大運河重要流經地的滄州段有豐富的水運文化遺存,沉船就是其中一種。目前,滄州段運河內已發現沉船點近30處,數年前東光連鎮宋代沉船的發現和挖掘,還打破了河北無北宋沉船的考古記錄。
本次訪談,邀請的主講嘉賓是市政協文史委原主任劉增祥、市圖書館特藏部主任吳樹強。其中,劉增祥是老一輩文史研究專家,用數十年精力,系統全面地整理著述了滄州歷史文化尤其是大運河文化;吳樹強是青年文史研究者,主要從事古典文獻學和滄州區域文化的研究整理,編輯點校了多種滄州文史著作。
大運河滄州段明代沉船的發現,透露了滄州歷史及大運河文化的哪些資訊?沉船不遠處就是被百姓稱為“石王八”的人工水利設施,此處河轉彎、水流急,險情不斷,兩者共存,説明瞭什麼?1998年東光連鎮發現的北宋沉船曾引起考古界極大關注,那次發現,帶來運河水運文化研究的哪些新成果?這兩次發現分別在東光、泊頭兩處重要的運河流經節點,沉船年代相隔幾百年,地點一南一北。沉船發現對河道軌跡變遷、水文變化、造船技術演進、碼頭口岸、驛站驛館乃至城市發展、生活風俗有何研究意義?大運河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漕運,滄州段在漕運上發揮了哪些重要功能?漕運之外,大運河還是客船、民船、商船的重要水路,歷史上有哪些重要記述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