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運
         

“體檢”報告出爐 北運河通惠河告別“亞健康”

發佈時間: 2021-01-14 11:11:26 | 來源: 北京日報 | 作者: 葉曉彥 | 責任編輯:

北京市水文總站的水文人員開展對水生動植物、河湖生態健康狀況的相關觀測和監測。

家門前的河湖水體健康嗎?記者昨天獲悉,北京市水文總站已完成《2019年全市水生態監測及健康評價報告》。報告顯示,和去年相比,被監測水體中常年生活于水體底部的底棲動物數量增三成,水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明顯提高,北運河通惠河告別“亞健康”。

北京市水文總站總工程師黃振芳介紹,自2009年開始,本市在全國水利系統率先啟動了水生態監測及健康評價研究工作,在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城市景觀水體、水環境綜合整治水域設置水生態監測站點,收集本市水生態基礎數據。經過不斷完善,截至2019年,全市已形成包括山區河流、平原河流、水庫、湖泊等四類30個水體共48個典型監測站點的水生態監測站網體系。

除常規的理化指標外,水文人員還會對生境指標、大型水生植物、底棲動物、魚類等生物指標開展監測。每年監測3個輪次,11年來,累計採集各類生物樣品2萬餘份,監測數據30余萬條。2019年的報告分為水生態監測成果、水生態健康狀況、密雲水庫水生態健康狀況和北運河流域水生態健康狀況四部分。水生態監測成果顯示,和2018年相比,底棲動物種類漲幅明顯,從2018年的44種增加到了57種,漲幅為29.5%。

“我們監測的30個水體都擁有自己的綜合評分,這個評分是通過生境、理化、生物三項指標綜合計算得出來的,如果得分在80分以上,就是健康水體。”黃振芳説,監測中的30個水體的水生態健康狀況較好,全部處於健康和亞健康等級,其中處於健康等級的水體22個,佔73%;處於亞健康等級的水體8個,佔27%。記者發現,綜合評分最高的是拒馬河八渡,綜合評分為95.00分,綜合評分最低的是南護城河龍潭閘,綜合評分為69.25分。

黃振芳介紹,在密雲水庫,水文人員去年共監測到浮游植物145種、浮游動物119種、底棲動物17種、大型水生植物10種、魚類42種、濕地鳥類26種,種群較大的有大天鵝、蒼鷺、紅嘴鷗、黑翅長腳鷸等。“對密雲水庫多年水生態監測數據的分析表明,密雲水庫生物多樣性良好,生態系統結構穩定,處於健康狀態,健康評分由2015年的84.4分已經提高到2019年的87.8分。”

在北運河流域,通惠河和北運河的“成績”不錯,都已經從2015年的亞健康等級上升至2019年的健康等級,而多年來備受關注的涼水河已由2015年的不健康等級上升至2019年的亞健康等級。黃振芳告訴記者,水文人員對北運河的監測點位位於榆林莊閘,這裡相當於九河下梢,八成以上的污水都要經過這裡,經過近些年對北運河的治理,實現了從亞健康到健康的轉變,非常不易。

此外,水文人員還通過監測發現,北運河流域浮游植物優勢種群逐漸由藍藻門向綠藻門、硅藻門轉變,而且密度逐年降低;浮游動物以原生動物、輪蟲為優勢種類,對水質敏感的枝角類、橈足類所佔的比例上升;底棲動物和大型水生植物出現了中等耐污型生物;多處河段在候鳥遷徙季節可見成群的白鷺、野鴨等水禽。“這説明河道水質正逐年改善,水生態結構日益改善,能滿足高等水禽的生存需求了。”黃振芳説。

推薦閱讀
近日滿載電煤的船舶通過京杭運河山東臺兒莊船閘 受寒潮天氣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走低,為緩解電煤供應緊張,山東省棗莊市航運部門和水上派出所為電煤船舶開闢綠色通道,為電煤船舶做好資訊服務和護航服務,臺兒莊船閘和萬年船閘可24小時辦理進出閘手續,縮短船舶過閘、待閘時間,確保電煤運輸水上大通道安全暢通。
水脈文脈交融 跟記者一起尋訪大運河古韻今風 浙江省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共9段遺産河道、13個遺産點,全長約327公里,涉及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5個設區市20個縣(市、區),遺産區面積2658公頃。歷史之河閱不盡豐盛文化大運河上文化豐饒,形制不拘一格。為了留住運河文脈,活化文化遺産,長安鎮啟動了“一壩三閘”周邊清代、民國歷史街區的保護修繕工程。
蘇州打造“運河十景”激發大運河文化帶活力 蘇州是大運河沿線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遺的城市。去年,蘇州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牽頭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等,向群眾廣泛徵求意見,開展專題調研工作,初步形成了《蘇州“運河十景”建設工作方案(討論稿)》。在推進大運河和景觀文化帶建設過程中,蘇州市綜合考慮運河沿線遺産保護、防洪防汛等工作要求,整治提升運河沿線風貌,推進健身步道、景觀綠化等周邊設施完善,確保與運河主題景觀交相輝映。
一部運河史,半部中華文明史 因此大運河是一條河,更是一種制度、一個知識體系和一種生活方式。運河學何以成為一門學科所謂學科,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有相對獨立知識體系的一門學問,二是指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專業設置。運河學的知識體系內涵清晰,但內容豐富龐雜,其理論構建和方法運用具有極強的學科交叉性,分屬自然與人文類的研究理論和方法都可為其所用。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