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之上看寧波:大河文明奔騰千載再“出海”
寧波三江口 李典 攝
中新網寧波1月8日電(記者李典)“天一閣的這兩處碑文足以看出古時浙東運河的繁盛之景。”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副院長張亮一邊俯下身打開手機手電筒,一邊向記者解釋著碑文的釋義。燈光斜映下,斑駁的正楷字體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日前,記者探訪“天下第一藏書樓”天一閣,試圖通過這扇文化窗口,追溯浙東運河的“前世今生”。
浙東海事民俗博物館李典攝
已有450餘年歷史的天一閣,縱使風雲變幻,始終倣若一位從容智者,見證著、記載著浙東運河蜿蜒行至寧波,由姚江、奉化江匯合成甬江,奔流入東海。
如若説京杭大運河溝通了黃河與長江流域,將大河文明連成整體,那麼浙東運河則將其觸角伸向了海洋,與海上絲綢之路相接,為大河文明找到了一個出海口。
“和處於內陸的運河段不同,浙東運河寧波段並不僅僅是一條提供水源的河流,用現在的話講,它更像是一個調節水資源的系統。”張亮解釋,長江中下游地區河網密布,對那裏的人們來説,如何控制這些“亂無章法”的水,對生産生活至關重要。
天一閣兩處石碑記載了運河盛況李典攝
在張亮看來,這種對水的控制很大程度上與江南地區農業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相生相伴:早期先民們通過潮汐等規律,利用自然河道與人工河道進行灌溉、運輸;而有了運河,加之擁有避風良港,南來北往的貨物亦選擇在寧波轉机、交易。
浙東運河穿越“江南第一古縣城”寧波慈城而過。有了運河,當地人便沿河去往杭州、上海、北京等地做官、經商,外地人則在此貿易、歇腳、訪古。隨著往來人流趨於密集,慈城日漸繁華。
尋跡此地,古鎮的高墻庭院和別致景觀依稀可見盛時之景,周邊居民愜意閒居,沿街店舖展示著琳瑯商品,濃濃的煙火氣吸引著遊人駐足留念。
寧波慈城一景李典攝
順著運河而下,書籍、瓷器、茶葉等貨物一路向東,晃悠悠到達了世界各地。在慈溪上林湖,“熱衷水路”的越窯青瓷從明州港(寧波港口古稱)起航,先至廣州,經波斯灣,銷往亞洲、非洲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架起了中國通往世界的“海上陶瓷之路”。眼下,沉寂良久的越窯青瓷亦在尋找新的復興契機,試圖通過互動體驗製作等方式讓青瓷“出圈”,擴大其影響力。
運河匯入東海的三江口處,自古商賈雲集、貿易頻繁,成為中國對外交往的一大門戶,塑造出寧波通江達海的大氣底色。
上林湖越窯博物館展出的越窯青瓷李典攝
在三江口東岸,兼有祭祀媽祖和商貿協調功能的慶安會館應運而生,成為當地古代海上交通貿易史的歷史見證。寧波市文化遺産管理研究院世界文化遺産中心主任楊曉維告訴記者,清代,寧波商業船幫得以迅速發展,北號商幫為彼此更好地協作,捐資成立慶安會館,在此商討制定業務章規等,推動了行業和當地經濟的發展。
作為浙東運河世界文化遺産的一部分,如今的慶安會館以其“輝煌恒赫,為一邑建築之冠”的外形和承載厚重歷史的精神內核成為各地遊客的打卡點,向世界訴説著這座河海名城的獨特氣質。
時至今日,浙東運河依舊舟行櫛比、檣櫓相連,並未遺失其原有功能。蜿蜒東去的運河水,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等多重國家層面佈局下,將繼續書寫助力中國大地經濟騰飛濃墨重彩的一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