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千里運河第一灣:河畔舊廠區變身宿遷網紅公園

發佈時間: 2020-12-28 16:10:18 | 來源: 現代快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京杭大運河縱貫千里,總體為南北走向,在江蘇宿遷市卻有一段東西走向的河段,拐彎處便是"千里運河第一灣"。12月 19日,"踐行囑託開新局"採訪團來到宿遷,探尋這道河灣的歷史,以及近年來當地對運河保護、利用的新理念和新實踐。

冬季蘇北平原寒風凜冽,大運河上船隻往來,依然繁忙。宿遷運河灣公園裏卻透著寧靜之美,天藍水清,各種常綠樹種生機盎然。這裡曾是運河碼頭,周圍有玻璃廠、發電廠等舊廠房,環境並不理想。經過改造升級,這裡的面貌煥然一新,成了當地的網紅景點。現代快報了解到,該公園是 2019年開始建設,為當年宿遷大運河文化帶中心城市建設的一項重點工程,總投資約 3億元,2020年 9月 30日開園。

公園內的宿遷運河記憶館,記錄了這座城市與水有不解之緣,大運河、古黃河都經過這裡。元明時期,宿遷是大運河"棄弓走弦"的重要節點。明清時期,從"借黃行漕"到"避黃行運"開鑿的中運河,也從這裡經過。如今,大運河宿遷段依然保持著文化、風光、經濟三重屬性。

運河灣公園內有一處廣場,矗立著清代水利專家靳輔的塑像。他治河繼承明朝潘季馴的方法,對黃河水患進行了全面勘察,提出了對黃河、淮河、運河三大河流進行綜合整治的詳細方案,並積極組織實施,終使堤壩堅固,漕運無阻。

2017年 6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作出重要指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2020年 11月 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揚州考察,他指出:要把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沿線名城名鎮保護修復、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運河航運轉型提升統一起來,為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宿遷市住建局市供排水管理中心副主任顏崇照介紹,運河灣公園是宿遷市委市政府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把大運河"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具體行動,是宿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項目,是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民生工程。公園充分利用大運河宿遷段豐富的文化遺産,深入挖掘大運河的建設和發展歷史,重點打造靳輔廣場、四世同堂廣場、運河記憶館等景觀節點,復現了宿遷對大運河的文化記憶。此外,公園栽種喬灌木 1.1萬株、鋪設草坪 11萬平方米,不僅保護了運河周邊原有的自然生態,還進一步豐富了運河周邊的自然景觀,進一步改善了運河的生態環境。

 

推薦閱讀
“首博(東館)鑲嵌于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之中 古韻風帆”描繪運河圖景 首都博物館(東館)是鑲嵌在城市綠心中的“古韻風帆”,集收藏保管、開放式展陳、科學研究、社會教育、文保修復等功能于一體,設計理念源於古運河圖景中的船、帆、水三個元素,向“運河之舟”致敬。
滸墅關:一體化發展演繹現代版“運河繁華圖” 蘇州滸墅關,正以項目大突破為筆,勾勒一幅現代版“運河繁華圖”。
感悟運河文化魅力 德州開展古運河文化主題采風活動 為充分感受德州市古運河文化,觸摸深厚寬廣的運河文脈,12月26日,德州市董子文化研究會、運河文化專委會組織專家學者進行采風調研。
千里運河第一灣:河畔舊廠區變身宿遷網紅公園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作出重要指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公園充分利用大運河宿遷段豐富的文化遺産,深入挖掘大運河的建設和發展歷史,重點打造靳輔廣場、四世同堂廣場、運河記憶館等景觀節點,復現了宿遷對大運河的文化記憶。宿遷市住建局市供排水管理中心副主任顏崇照介紹,運河灣公園是宿遷市委市政府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把大運河"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具體行動,是宿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項目,是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民生工程。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