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大運河“一眼千年”:看古往風韻煥新生的杭州故事

發佈時間: 2020-12-21 15:55:5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廣濟橋。 蘇禮昊 攝

中新網杭州12月20日電(見習記者蘇禮昊)“半天下之財,悉經水路而進。”作為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里程最長的人工運河,中國大運河宛如一條紐帶,滋養沿河的世代子孫,孕育燦爛的運河文明。無數城鎮因運河而興,杭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大運河(杭州段)一隅。 蘇禮昊攝

12月17日-18日,來自中央、浙江省、杭州市的十余家媒體走進杭州,聚焦大運河(杭州段)前世今生,他們通過鏡頭和筆觸,探尋這一“城之命脈”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底蘊。

傳統技藝繼承人在手工藝活態館展示手繡技術。 蘇禮昊攝

于杭州而言,儘管舊時漂泊帆影難以再現,但“運河”已內化成一種文化符號融入城市血脈。目及當下,杭州正通過環境保護、文化傳承、活化利用,讓大運河古往風韻重煥新生,歷久彌新。

杭州僅存的水城門——鳳山水城門。 蘇禮昊攝

還河於民重現古樸風韻

一部杭州發展史,就是“倚河而興”的歷史。

濱江西興古鎮處於浙東大運河端頭,河道兩岸白墻上寫著這樣一句話:“因為運河,這裡繁華一時;因為運河,這裡迎來新生”。

這曾是南來北往的轉机碼頭,服務客商轉運貨物的“過塘行”佈滿西興,隨著錢塘江河道不斷北移,“過塘行”碼頭也喪失了原有功能。但西興並未像其他市鎮般選擇大肆開發,而是嚴格規劃建設活動,通過持續的環境整治,沿河古鎮的亂建房屋、車道亂佔等現象被消除,取而代之的是粉墻黛瓦下的淳樸生活,任時光如運河水般緩緩流淌,古鎮居民仍獨處一隅享受寧靜。

這一轉變還要追溯到2002年,那一年,大運河(杭州段)綜合整治和保護開發被列入杭州新世紀城市建設十大工程,大運河也自此開啟了“還河於民”的歷程。

家住上城區紫陽街道的民間護水隊隊員樊建華便是這一改變的親歷者之一。紫陽街道是杭州現存唯一的水城門——鳳山水城門的所在區域,由於城市變遷和航運發展,杭州其餘四座水城門均已消亡,唯有鳳山水城門和其下近二十米的河道仍保留著元明時期的原狀,這也讓周邊居民更加珍視。

“過去這裡又臟又亂,人們在這洗衣服、扔垃圾也沒人來管,水質十分差。”樊建華説,2013年,幾位居民自發組織了民間護水隊,從此巡河成了她每天必做的事,如今河道裏的垃圾少了,水質也得到極大改善。

守護遺産重塑千年文脈

江南“倚河而興”,與此同時,沿岸的富庶也為江南沉澱下特色的市井文化和航道建築,位於余杭塘棲的廣濟橋就是典型代表。

彼時廣濟橋下來往無數船隻,但航行頻率和船隻噸位的不斷提高也讓這座古橋難堪重負,舟楫之密也一度讓各船隻堵塞在廣濟橋橋孔之下,難以通行。

是推倒古橋還是新開航道?這一選擇考驗著杭州對運河文化的態度。

1998年,杭州開闢一條全新的四級標準航道,新航道的承載能力解放了廣濟橋的通行壓力,廣濟橋也得以完整保留。如今,作為大運河(杭州段)上僅存的七孔古橋,廣濟橋以它獨特魅力向遊客婉轉講述著運河故事。

運河不僅代表被“物”化的遺産,更代表一種生活方式。

在大運河(杭州段)起點拱宸橋西處,有座浙江省最大的手工體驗基地——手工藝活態館,館內至今仍保有竹編、木雕、剪紙等二十余項中國傳統工藝的記憶。

走進館內,獨特的作坊式場景和傳統手藝人的現場展示貫穿整條參觀路線。62歲的張燕萍在她的“作坊”內專注雕刻著黃楊木,這一技藝距今已有6000多年曆史。2013年,張燕萍受邀從溫州來到手工藝活態館,以向遊客展示這一傳統文化。

張燕萍告訴記者,曾有不少青少年與外國人來此參觀對黃楊木雕表現出濃厚興趣。“技藝和文化需要傳承,這裡就像一個窗口,能將千年文脈留存下來。”

順著活態館向東便是拱宸橋,繁華的舊痕與文化的古韻撲面而來:繁華或將變遷,文脈仍舊續寫。

融合發展重譜開發範式

當前運河兩岸已形成一條以自然景觀為核心,以歷史街區、博物館群、遺産遺跡為節點的文化體驗線路。

橋西歷史街區曾見證著杭州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展,環境整治中,一批批工業企業退出歷史舞臺,但其廠房卻得以保存。如今,其舊址上已建有中國刀剪劍博物館、中國扇博物館、中國傘博物館等博物館群,不遠處,“方回春堂”國藥館、張大仙廟等祭祀遺存及大量傳統民居建築與現代化的餐飲店、特色民宿等和諧交融,千年文化在浸潤城市生活的同時不斷探尋新的發展範式。

乘船行至大城北規劃展示館,館內工作人員介紹,大城北是浙江和杭州近現代工業的重要發源地,依託大運河運輸便利,上世紀初通益公紗廠、武林造紙廠等拉開了杭州民族工業的序幕。此後,杭鋼、杭玻、杭絲等一批工業企業也都聚集於此。

隨著城市有機更新需求,原有工業文化被賦予新的使命:現有留存的27處工業遺産,不僅代表運河工業往昔的榮光,也承載著運河文化發展的新希望。如杭鋼工業舊址綜保項目,其利用遺存的工業風特色,導入文化休閒、體育運動、産業辦公等城市功能,成為運河文化與工業文明融合的新地標。

“要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做好保護、弘揚和利用的文章,讓古老文化的精髓融入現代城市生活,擦亮大運河這張‘世界文化名片’。”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説。

徜徉于大運河沿岸,這座古運河的前世今生仿佛觸手可及。運河水緩緩流淌,沉澱千年的風韻也將繼續煥發出新的生機。

 

推薦閱讀
近日滿載電煤的船舶通過京杭運河山東臺兒莊船閘 受寒潮天氣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走低,為緩解電煤供應緊張,山東省棗莊市航運部門和水上派出所為電煤船舶開闢綠色通道,為電煤船舶做好資訊服務和護航服務,臺兒莊船閘和萬年船閘可24小時辦理進出閘手續,縮短船舶過閘、待閘時間,確保電煤運輸水上大通道安全暢通。
水脈文脈交融 跟記者一起尋訪大運河古韻今風 浙江省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共9段遺産河道、13個遺産點,全長約327公里,涉及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5個設區市20個縣(市、區),遺産區面積2658公頃。歷史之河閱不盡豐盛文化大運河上文化豐饒,形制不拘一格。為了留住運河文脈,活化文化遺産,長安鎮啟動了“一壩三閘”周邊清代、民國歷史街區的保護修繕工程。
蘇州打造“運河十景”激發大運河文化帶活力 蘇州是大運河沿線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遺的城市。去年,蘇州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牽頭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等,向群眾廣泛徵求意見,開展專題調研工作,初步形成了《蘇州“運河十景”建設工作方案(討論稿)》。在推進大運河和景觀文化帶建設過程中,蘇州市綜合考慮運河沿線遺産保護、防洪防汛等工作要求,整治提升運河沿線風貌,推進健身步道、景觀綠化等周邊設施完善,確保與運河主題景觀交相輝映。
一部運河史,半部中華文明史 因此大運河是一條河,更是一種制度、一個知識體系和一種生活方式。運河學何以成為一門學科所謂學科,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有相對獨立知識體系的一門學問,二是指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專業設置。運河學的知識體系內涵清晰,但內容豐富龐雜,其理論構建和方法運用具有極強的學科交叉性,分屬自然與人文類的研究理論和方法都可為其所用。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