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運河灣公園 宿遷運河文化帶的一張靚麗名片

發佈時間: 2020-12-21 15:55:38 | 來源: 新華報業網 | 作者: 朱文軍 吳瓊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19日,採訪組開啟了在宿遷的採訪,第一站來到運河灣公園。天藍水清、風光旖旎,作為大運河文化帶宿遷段建設進程中的又一標誌工程,運河灣公園在建設過程中深入挖掘京杭大運河中運河段的建設和發展歷史,體現沿岸地區的人文特色和歷史風貌。

運河灣公園項目部副主任顏崇照介紹,公園的建築以運河漕運船為靈感,整體建築呈船形駛向運河,引領宿遷“新運河時代”。整體空間佈局上,南面為綠化公園,北邊佈置遊憩服務建築,集文化、藝術、觀賞、休閒為一體,造就了運河灣雄壯獨特的特色景觀。

宿遷是一座與水相伴相隨、不離不棄的運河名城。隋唐大運河與京杭大運河在這裡交匯,宿遷境內有隋唐時期的通濟渠,有元明時期用作漕運主航道的黃河故道,還有清朝初年為“避黃行運”而開鑿的中河,分佈著豐富的大運河文化遺産,有7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今日的宿遷,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提升文化內涵、打造城市文化標識、重構城市發展格局”的總體目標,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促進城鄉統籌和區域發展,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宿遷示範段建設,賦予千年運河新的意義。

作為宿遷市大運河文化帶中心城市建設的一項重點工程、為民辦實事項目,運河灣公園于2019年9月開工建設,2020年10月1日建成正式對外開放。

河面寬闊,船隻往來穿梭;兩岸樹木林立,設施齊全,市民愜意遊覽。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在實施項目建設前,這片土地為老遷港的舊址,沿河分佈著玻璃廠、熱電廠、機械廠、罐頭廠、農藥廠、小碼頭,河面小漁船大貨船擁擠在一起,岸邊農房廠房破舊、野草叢生,嚴重影響環境及周邊居民的生活品質。

宿遷市住建局供排水管理中心副主任顏崇照全程參與了公園建設。他介紹説,公園北起宿遷閘、南至馬陵路,全長約3.5公里,建設面積42公頃。項目以運河灣為標誌,以景觀綠化為重點,以歷史文化為內涵,打造了時尚優美、生態自然、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濱河綠地和生態景觀。

運河灣公園依託大運河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將公園建設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大運河宿遷段兩岸豐富的文化遺産,深入研究和挖掘中運河段的建設和發展歷史,重點打造了靳輔廣場、四世同堂廣場、蘇玻廣場等一系列重要景觀節點,並設置了運河記憶館,復現大運河文化帶上的宿遷運河記憶。

顏崇照説,公園在建設過程中深入挖掘京杭大運河中運河段的建設和發展歷史,體現沿岸地區的人文特色和歷史風貌。公園的建築以運河漕運船為靈感,整體建築呈船形駛向運河,引領宿遷“新運河時代”。整體空間佈局上,南面為綠化公園,北邊佈置遊憩服務建築,集文化、藝術、觀賞、休閒為一體,造就了運河灣雄壯獨特的特色景觀。

運河灣段的大運河是一個呈90°直角的大彎道,它的形成是由於歷史上“避黃行運”需求,運河在此處由東西方向轉向南北。

“灣”有匯聚之意,宿遷運河灣公園的建設,必將傳承大運河融匯南北、推陳出新的文化特質,引領宿遷城市文明和創新發展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12月18日,來自大運河沿線各地的專家、學者在宿遷相聚一堂,共商保護好大運河,建設一條致富河、幸福河的方法與策略,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關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指示批示精神凝聚共識、堅定信心、探索路徑。

宿遷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昊表示,將積極用好本次峰會的智力成果,堅持“文化為魂、生態為底、保護為先、利用為要”方針,全力建設更具文化魅力、更加生態綠色、更加美麗宜居、更加繁榮富裕的大運河文化帶,努力把大運河宿遷段建設成為大運河文化帶的示範段和樣板段。

交匯點記者朱文軍吳瓊/文蔣文超楊璽/攝

 

推薦閱讀
近日滿載電煤的船舶通過京杭運河山東臺兒莊船閘 受寒潮天氣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走低,為緩解電煤供應緊張,山東省棗莊市航運部門和水上派出所為電煤船舶開闢綠色通道,為電煤船舶做好資訊服務和護航服務,臺兒莊船閘和萬年船閘可24小時辦理進出閘手續,縮短船舶過閘、待閘時間,確保電煤運輸水上大通道安全暢通。
水脈文脈交融 跟記者一起尋訪大運河古韻今風 浙江省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共9段遺産河道、13個遺産點,全長約327公里,涉及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5個設區市20個縣(市、區),遺産區面積2658公頃。歷史之河閱不盡豐盛文化大運河上文化豐饒,形制不拘一格。為了留住運河文脈,活化文化遺産,長安鎮啟動了“一壩三閘”周邊清代、民國歷史街區的保護修繕工程。
蘇州打造“運河十景”激發大運河文化帶活力 蘇州是大運河沿線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遺的城市。去年,蘇州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牽頭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等,向群眾廣泛徵求意見,開展專題調研工作,初步形成了《蘇州“運河十景”建設工作方案(討論稿)》。在推進大運河和景觀文化帶建設過程中,蘇州市綜合考慮運河沿線遺産保護、防洪防汛等工作要求,整治提升運河沿線風貌,推進健身步道、景觀綠化等周邊設施完善,確保與運河主題景觀交相輝映。
一部運河史,半部中華文明史 因此大運河是一條河,更是一種制度、一個知識體系和一種生活方式。運河學何以成為一門學科所謂學科,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有相對獨立知識體系的一門學問,二是指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專業設置。運河學的知識體系內涵清晰,但內容豐富龐雜,其理論構建和方法運用具有極強的學科交叉性,分屬自然與人文類的研究理論和方法都可為其所用。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