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九“右安門(下)”
緣于“北京是運河漂來的”,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在費孝通等領導、專家的指導與關懷下組織書畫家、專家、學者三百餘人,耗資逾千萬元,歷時八年組織創作了《京門九衢圖》及《古運回望圖》姊妹篇。主創團隊成員83每人平均為國家頂級畫家,採用中國傳統繪畫的長卷形式進行創作和表現,以“工兼寫”的手法,還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門的功能作用和規劃藝術,採用由外觀內的方式,以通州大運河入通惠河過西便門講起,繞皇城後至廣安門結束。
右安門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右安門篇鑒賞
右安門-作用
右安門又名“南西門”,原是北京外城的七門之一,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建成,現無存。為北京城南地區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
圖為《京門九衢圖》-領導專家學者們參觀留影
右安門古跡 1-法源寺
法源寺是北京城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名剎,法源寺原名憫忠寺,始建於唐代,歷經遼、金、元、明、清數代,至今一千四百多年,其間多次的天災與人禍,最嚴重的一次是在遼代清寧三年(西元1057年)幽州大地震中完全倒塌,現存規模是在廢墟上重建的,經遼、金、元、明、清歷代不斷修繕,比唐時縮小了很多。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右安門篇鑒賞
據《永樂大典》卷4650天字引《元一統志》記載,法源寺原憫忠寺,為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麗)還,深憫東征陣亡將士,于貞觀十九年 (西元645年)下令於此立寺為之薦福,後來唐高宗李治于上元二年(西元675年)又下詔修建,但二帝皆未能成事。至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西元696年),追感二帝先志,始建成此道口,賜名憫忠寺。玄宗天寶十四年(西元755)安祿山建塔于東南隅,肅宗幹元元年(西元758年)史思明于西南隅對立一塔。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至唐宣宗大中初年(西元847年)節度使張仲武擴充其規模,昭宗景福初年(西元892年)節度使李匡威建面闊七間高三層的大悲觀音殿,當時傳説:“憫忠高閣,去天一握“,可以想見其高大,觀音座下並埋有隋代仁壽四年(西元604年)所得之佛舍利六顆。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右安門篇鑒賞
遼代是憫忠寺最興盛顥赫的時期,遼朝帝後親臨行香,曾在此齋僧建道口,並曾多次重修及改建,北宋的使臣到燕京有時被安排在寺內設行館下塌。法源寺現存《大遼燕京大憫忠寺紫褐師德大眾等》及《燕京大憫忠寺觀音菩薩地宮舍利函記》兩方石刻,可以考見當時修建規模龐大的詳細情況,是極重要的史料文物。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金、元兩代憫忠寺沒有大的變動,據《靖康稗史》記載,金人俘獲宋欽宗及后妃宮人等途經燕京時曾扣押在憫忠祠,金朝大定十三年(西元1173年)在此策試女真進士,金大定十五年(西元1175年)重建了前殿和太子殿。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右安門篇鑒賞
明代英宗正統二人(西元1437年)寺僧相瑢欲重修葺,由宋文毅等一眾內侍太監集資大規模重建寺宇,改名崇福寺,呈現在法源寺的佈局:中建如來寶殿,前天王殿後觀音閣,及法堂、方丈、山門、伽藍、祖師堂、東西二廡、鐘鼓二樓、香積、禪棲之所、大藏經閣,以問計者凡一百四十,內植佳木,外繚周垣,為北京城典型的明代寺廟佈局。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清代順治帝時始建戒壇,雍正十一年四月(西元1733年)世宗諭和碩莊親王等,賜各省僧人一千五百眾于憫忠寺受皇戒,由朝庭發帑大規模修繕,次年工竣,定為律宗寺廟,召寶華山隆昌寺住持及執事僧120人眾,並召各省願受皇戒者一千五眾進京,開三壇大戒,並將憫忠寺改名法源寺。乾隆四十三年(西元1788年)又再重修,四十五年(西元1780年)乾隆親臨並賜御書“法海真源”匾額,闡明當初被賜名法源寺的含意。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右安門篇鑒賞
法源寺不只是右安門裏的大寺,而且以花事馳名京城。試翻康、乾以後詩人的詩集,有不少都載有關於法源寺花事的詩,《消寒詩話》中“歲喚狂朋三十度,春風欲放海棠顛。”洪亮吉詩:“法源寺近稱海棠,崇效寺遠繁丁香。林則徐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四月初七日記雲:“出城後順途拜客,並到法源寺看海棠、丁香即回。”也可見當時景觀了。待到同、光而後,直至數十年前,法源寺則專以丁香稱雄都下。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當年法源寺有幾百株老丁香,白多於紫,在五月間花事盛時,那庭院中寧靜而馥鬱的氣氛,那淡紫、淡碧的香霧和光芒,那鬧鬨哄的蜜蜂,在這暖洋洋的花間徘徊過的人,令人難忘。所謂“禪房花木深”,在寺院中看花,是別有一種肅穆的情趣的。經此重修後,就是現在所見的清式法源寺了。現在法源寺成為北京旅遊景點,中國政府在這裡設立了中國佛學院和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並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建築。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右安門篇鑒賞
右安門古跡 2-牛街
牛街,在法源寺西北,是回民的聚集區。別看這條街兩旁的民房不起眼兒,這兒卻有值得誇耀的一座建築—牛街禮清真寺坐落在街裏的中間地帶,顯現出牛街的特色。牛街一帶最初曾名柳河村、岡上,明時稱禮拜寺街,清乾隆圖稱牛街。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它的歷史地理位置,曾是唐幽州藩鎮城以及遼南京、金中都的所在地,金時屬敬客坊,明代屬白紙坊。牛街的形成是在宋朝年間,據史料記載,早在西元十世紀前(當時在唐末、遼、宋初時期)因北京地處永定河中游,水系分流於北京南、北、中三個通道,其南道分支涉及古代牛街西南部地區,因地勢低窪,常年積水,形成一片水鄉,河道縱橫,楊柳垂蔭,古時稱為柳河村(牛街中片的統稱),牛街南口聖安寺一帶曾名“東湖柳村”,聖安寺建於金亦稱柳湖寺,可知金中都城內不僅有河流,還有湖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右安門篇鑒賞
因河道旁有一土崗高聳,當時稱岡上、“藁上”或“閣上”。至西元十世紀左右(北宋、遼)時代傳説宋朝年間,阿拉伯一個“篩海”的兒子那速魯到北京傳教,發現這塊地方綠樹成蔭,河水清清,素雅清幽,便帶著中國工匠蓋起這座清真寺,供穆斯林禮拜用。這座清真寺融合了中國和阿拉伯建築藝術的長處:兩邊是對稱的清水脊磚墻,各置一座小門,栽著四株柏樹,中間凸出一座六角攢尖亭的望月樓,門窗是阿拉伯式拱圓形,朱漆欄杆,彩畫梁棟,遮隱著寺內的飛檐歇頂;樓前有一座小巧玲瓏的彩畫牌坊和對面歇山頂式的影壁相峙。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每當天剛濛濛亮的時候,頭戴白帽的回民們,在清真寺阿訇洪亮的招呼聲中,從四面八方湧來,到寺內的水房裏沐浴,再進入大殿跪在紫紅地毯上晨拜。現寺內還藏有《古蘭經手抄本、木刻和明、清香爐等珍貴文物。。關於牛街街道的形成,史料記載自建成遼南京城垣開始至金中都城建成,(指今右安門內大街、牛街、長椿街至鬧市口一線)已是主要南北通道,此時是牛街形成街道的前身,從此柳河村遺跡逐漸消失,今存有吳家橋地名可考證。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右安門篇鑒賞
清初牛街比較繁榮,清代曾設步軍統領南營守備署于現在的回民小學址,南側之小巷原稱守備衚同現劃入牛街。街道兩旁多大宅,房舍亦多考究,非常整潔。牛街地名來源於穆斯林先民喜種植棗樹和石榴樹,於是逐漸把東西走向的兩條長街稱棗林前街和棗林後街,把南北走向的街叫“榴街”。久而久之,人們説起“榴街”不如“牛街”順口,又因回民多從事養牛、販牛、屠牛和售牛肉行業者,所以習慣上把“榴街”説成牛街了。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以後,在1902年慈禧太后封牛街改稱“太平街”,但沒有被沿用,至今人們都稱“牛街”。牛街也就從一個只有幾十戶的回族群眾居住的柳河村,發展成現在的回族群眾聚居區。牛街這個名稱的歷史遠遠沒有這條街悠久,明朝嘉靖年間張爵所著《京師五城坊巷衚同集》中尚無牛街的記載,只有一條名叫“禮拜寺”的街道,相信就是今天的牛街。清朝末年,因牛街在庚子之變中較為安定,慈禧太后曾經頒詔將其改名為“太平街”,但始終未獲民間認同。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右安門篇鑒賞
這是北京城唯一以牛為名的大街。街東有北宋至道二年(996年)修建的禮拜寺,是北京最大、最古老、最著名的伊斯蘭教清真寺。全寺主體建築有禮拜殿、喚禮樓、望月樓和碑亭等,是中國傳統建築形式與阿拉伯建築風格相結合的代表。歷史上這裡是唐幽州城和遼南京、金中都城的中心,過去曾名“東湖柳村”;因地勢比較高,又叫“岡上”。明張爵所著《京師五城坊巷衚同集》中稱“禮拜寺”街,清代稱牛街。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右安門古跡 3-右安花畦
右安門裏有大片農田菜園。此地有“右安花畦”一景。右安門一帶花草樹木茂盛,為遊春賞秋的處所。《帝京景物略》這樣描述:“右安門外十里草橋,方十里,皆泉也。”《日下舊聞考》記載:“草橋眾水所歸,鐘水田者資為利。有蓮池香聞數裏。牡丹芍藥栽如稻麻。”文人墨客,常聚於此,面對花香草綠,耳聽流水潺潺,吟詩作畫,一抒豪情。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右安門篇鑒賞
長卷內容摘要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京門九衢圖》所展現的老北京城以宮城為核心,宮城中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在中軸線兩側,一些壇廟、寺觀、苑林、府第、衚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對稱佈局。格局嚴謹、層次分明形成了這座著名都城獨具特色的整體風貌。
圖為《京門九衢圖》-老北京城門創作資料用圖
經過元、明、清三代發展形成的這座都城,是歷史文化、科技藝術和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集中體現,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
作者介紹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産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京門九衢圖》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國傳統繪畫“工兼寫”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六朝古都北京“內九外七皇城四”二十個城門樓以城墻和護城河為紐帶聯結起來的建築格局,展現清王朝鼎盛時期(康乾盛世)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築、體育、民俗等方面壯麗廣闊的場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