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運河】你知道嗎?道口燒雞和大運河還有這樣的關係
大河網訊(記者劉楊)流淌不息的大運河是流動的遺産,當運河流經滑縣,發達的漕運造就了盛極一時的道口古鎮,而道口燒雞更是家喻戶曉。
作為我國著名的地方特色食品,道口燒雞有著三百多年的歷史文化。而説起道口燒雞,總繞不過一個品牌——“義興張”。10月22日,大河網記者隨同“行走大運河”網路媒體採訪團來到道口古鎮,在道口古鎮十字街東南角的雞老鋪見到了“義興張”燒雞第八代傳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張存有。
“義興張”道口燒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順治年間,張姓的子孫後代世代相傳,繼承和發揚了這一技藝。“我從記事起,祖父就天天帶我進入自家燒雞作坊,從16歲開始製作燒雞,到現在已經60年了。”張存有説,他們家的燒雞,下料、煮制、火候都有講究,雞要煮制三個小時,這個時間要求非常嚴格,從他經營燒雞起,幾十年都這麼做。
張存有還告訴記者,中間,為保護傳統技藝,站穩腳跟,他對原有配料進行了革新,根據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和口味,把祖傳的八大味作料增加到了15種,口味更佳,品質更穩定。
“現在我們有30多個種類的産品,在道口開了16個店,全省有168個連鎖店,還進入了海外市場。”張存有介紹,他根據燒雞多樣化市場需求的趨勢,研製推出了雞翅、雞胗、雞爪、雞脯、雞腿等小包裝分割産品。此外還以雞為主料,打造了全雞宴、百雞宴,讓燒雞和餐飲有機結合。
提及運河,張存有也頗有感觸。“之前,道口特別熱鬧繁華,有很多船隻來往,1907年,道清鐵路通車,這裡又成為連接鐵路、公路、航運的‘水旱碼頭’。”張存有説,正是這些優勢讓道口燒雞“火”了起來。“我小的時候,都是拎個籃子就到河邊賣燒雞了,很多人買。”
如今,張存有也希望通過弘揚“義興張”文化和道口燒雞文化,讓更多人了解道口古鎮、了解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