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獨家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八“宣武門(下)”

發佈時間: 2020-10-23 10:37:1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緣于“北京是運河漂來的”,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在費孝通等領導、專家的指導與關懷下組織書畫家、專家、學者三百餘人,耗資逾千萬元,歷時八年組織創作了《京門九衢圖》及《古運回望圖》姊妹篇。主創團隊成員83每人平均為國家頂級畫家,採用中國傳統繪畫的長卷形式進行創作和表現,以“工兼寫”的手法,還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門的功能作用和規劃藝術,採用由外觀內的方式,以通州大運河入通惠河過西便門講起,繞皇城後至廣安門結束。

宣武門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宣武門篇鑒賞

宣武門的作用

為內城南門之一。現泛指宣武門東、西大街;宣武門內、外大街交在正陽門西側,與東側的崇文門相對,為內城三個南大門中西面那個。在崇文門與宣武門的命名上遵循了古代“左文右武”的禮制,兩門一文一武對應,取“文治武安,江山永固”之意。因為取武為意,城門守軍訓練用的護衛校場就設在宣武門外。

圖為《京門九衢圖》-領導專家觀賞長卷後留影

宣武門地標 1-琉璃廠文化街

琉璃廠文化街,位於現在的和平門外,西至宣武區的南北柳巷,東至宣武區的延壽寺街,全長約800米。遼代這裡叫“海王邨(村)”。元代在這裡開設了官窯燒制琉璃瓦。明代擴大了官窯的規模,琉璃廠成為當時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廠之一。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建外城後,這裡變為城區,琉璃廠遷至現在的門頭溝區的琉璃渠村了,但“琉璃廠”的名字則保留下來,流傳至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宣武門篇鑒賞

琉璃廠成為文化街,源於清代順治年間,京城實行“軍民分城居住”,而琉璃廠在外城的西部,漢族官員多數都住在附近,後來全國各地的會館也都建在附近,官員、趕考的舉子也常聚集於此逛書市,使明朝時紅火的前門、燈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廟書市都逐漸轉移到琉璃廠,形成了“京都雅遊之所”,與文化相關的筆墨紙硯,古玩書畫業等等也隨之發展起來。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琉璃廠有許多著名老店,如槐蔭山房、茹古齋、古藝齋、瑞成齋、萃文閣、一得閣、李福壽筆莊等,還有中國最大的古舊書店中國書店,以及西琉璃廠原有的三大書局——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而琉璃廠最著名的老店則是榮寶齋,有人説:琉璃廠因榮寶齋等著名文化老店而享有盛名。這種説法有它的道理。榮寶齋的前身是“松竹齋”,光緒年間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之意,更名為“榮寶齋”。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宣武門篇鑒賞

著名書法家陸潤庠題寫了“榮寶齋”三個字。清末,文人墨客常聚此地,而民國年間老一輩書畫家如于右任、張大千、吳昌碩、齊白石等也是這裡的常客。不知您仔細看過《開國大典》這部電影和那幅《開國大典》的照片,裏面那位蓄著長鬍子的著名老者沈鈞儒先生使用的鎮尺,就購于榮寶齋。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想清末民初時,榮寶齋、大千畫廊等琉璃廠老店紛紛爭懸名家書畫于窗前,引來人們駐足觀賞,成為琉璃廠的一道風景。當時,也是數榮寶齋名畫最多而最為熱鬧。榮寶齋最著名的又要數木版浮水印和複製品。榮寶齋的木版浮水印技術融刻版、印刷、折裁等技術為一體,使浮水印品的藝術更臻完善,曾得到魯迅先生的讚許。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宣武門篇鑒賞

宣武門地標 2-象房

明弘治八年,東南亞一些國家帶著大象來華,進貢給中國皇帝以示友好,於是在宣武門內西南城根設立外象房、馴養大象,屬禦馬監管轄,明代的禦馬監不光負責養馬,也養大象,因此也稱內象房,劉若愚的《明宮史》裏就記載説這裡養過九隻母象,各居一房,不夠時由外象房遞補。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大象經過訓練之後,可不是以供觀賞那麼簡單,因為人們賦予它“太平吉祥”、“萬象更新”等寓意,渴望天下太平的封建統治階級十分重視,因此訓練有素的大像是要參加重大朝會的。每當紫禁城在三大殿舉行盛典時,象群都會被牽到皇宮,作為參與朝政的禮儀,有駕車的、馱寶的、站班的,各有分工。清代的書中就有關於“午門立仗及乘輿鹵薄皆用象”的記載。據説大臣們上朝時,大象列立於禦道左右,百官入朝畢,大象立刻“以鼻相交,無人敢越”!想像一下那情景,頗似現在的儀仗隊,應該是挺壯觀的。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宣武門篇鑒賞

因為分工不同,所以那時的象也是分等級的,連飼料都分品級,由此可見朝廷對它們的重視。這種制度與習俗一直延至清代後期,到了光緒年間,馴養大象的經費被層層剋扣,大象的待遇直線下滑,逐漸病餓而死,外象房與象來街變得空有其名。外象房的位置就在宣武門內不遠,早先這裡還可沿西溝出水關入護城河,因此還有一座象房橋。如今這裡早已蓋起了辦公樓,象房橋早拆了,外象房之名也早就沒人叫了。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如果説象房與象來街越來越讓人感到陌生,那麼提起演象所,恐怕知道的人會更少。大象不能光養著,還得訓練呢!訓練完了還得檢驗一下成果,合格了才能上朝,所以需要演習的場所。這個“演象所”離著外象房也不遠,就在西單附近,就是過去人們常説的雙塔寺。雙塔寺早已無存,雙塔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拓寬西長安街時被拆了。雙塔寺是老北京一座著名古剎,建於金代大定年間(1186年),原名慶壽宮,元朝改稱大慶壽寺,因寺內西南隅有兩座玲瓏秀麗,巍峨壯觀的磚塔,從而被百姓們俗稱為“雙塔寺”,也叫“雙塔慶壽寺”。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宣武門篇鑒賞

明朝著名政治家、幫助明成祖朱棣完成“靖難”、從而登上皇位的大軍師姚廣孝,就是圓寂于雙塔寺。那時的雙塔慶壽寺規模宏大,佔地百頃,松樾盈庭,完整壯觀,香火盛極一時,其秀麗的景色為京師諸寺之首。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大太監王振以寺已糟朽為藉口,動用軍民役工兩萬餘人、白銀數十萬兩大修雙塔慶壽寺,並改名叫大興隆寺,也叫大慈恩寺。修完後的雙塔寺金碧輝煌,名冠京師。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由於地勢廣闊,在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錦衣衛都督陸柄把這裡改為訓練兵士、演馬騎射的演射所。後來因演射所內金鼓聲囂,聲傳數裏,影響皇宮大內的安寧,遂將演射所遷至宣武門外的校場內。之後大興隆寺又改成了訓練參加皇家禮儀大象的演象所。現如今,雙塔寺都沒了,演象所、就更沒人提了。明、清時期,宣武門外還有北京難得的一景—每年陰曆六月初伏,天氣熱了,大象要走出象房、跨過象房橋,到南邊的護城河裏去洗澡。象群列隊走過的這一段路,就是象來街。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宣武門篇鑒賞

過去的大象,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説,絕對是稀罕物,皇宮舉行大典的時候,大象作為儀仗隊,一般人也是看不見的。所以這個時候,是京城百姓參觀大象的最好時機,據説在那時,數十頭大象迤邐而出,紅帳為引,旗鼓相迎,壯觀的場景吸引無數群眾前來,護城河畔人頭攢動,大家翹首以盼,那場景跟明星見面會差不多。清朝的大詩人朱彝尊,還專門寫詩紀念此景:“後園虛閣壓城壕,濺瀑跳珠閘口牢。正好憑欄看洗象,玉河新水一時高。”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人們守候在從外象房到護城河的必經之路上,等著、盼著,好不容易看到象群的身影,有人忍不住高呼:“象來了、象來了......”,“象來街”之名由此而來也説不定!有這麼一副對聯,講了這麼一個故事:“發野性長鼻卷太監,使蠻力拉開宣武門”。説的是清光緒十年(1885年,一頭大象在早朝擺駕時野性發作,甩開牽引的“玉輅”車,跑出西長安街,傷人毀物,還用長鼻捲起一個太監,拋到皇城的墻壁上摔死,北京西城的百姓嚇得一整天不敢出門,直到當天晚上才將其捕獲。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宣武門篇鑒賞

此後清廷鑾駕不再使用大象,象房也不再補充大象。光緒十六年五月(180年7月),北京連降十余日大雨,宣武門內積水有一人深,致使無法開啟城門泄水,最終還是從附近的象來街牽來大象,借助大象的蠻力才拉開了城門。後來大象陸續死亡殆盡,象房也遭荒廢。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宣武門地標 3-報國寺

北京宣武門外廣內大街路北,有報國寺——氣派輝煌,院落幾重,殿閣巍然,古意幽深……報國寺初建於遼,遠不是今天狀貌,規模佔地小得多,而且位處今天寺院西北角。卻時歷遼、金、元三朝,直到明成化初年,五百多年香火不斷,算得上中國北方一座知名古剎。明朝有個叫周吉祥的人,自小出家不歸,家人不知其所往,更不知其生死,時常掛念……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宣武門篇鑒賞

其實,周吉祥修行問道,週游四方,到了北京,斷發于西山大覺寺,當了和尚。他遊習不改,就常常進城,天黑了,來報國寺伽藍殿過夜……且説周吉祥的姐姐漸漸長大,被朝廷徵選入宮,還居然作了明英宗的皇后。忽然一天,夢中伽藍神告訴她,弟弟有下落了,在什麼地方。巧的是,同一個夜裏,英宗皇上也夢見了這個內容。於是天亮立即派幾個小太監去報國寺,果然在伽藍殿把周吉祥找到。小太監們把周吉祥護擁進宮。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皇上、皇后皆大歡喜。周皇后講了弟弟自小離家出走,斷發為僧,漂泊無定的遭遇,痛哭不止。就勸弟弟還俗為官,盡享榮華,説:咱周家貴為皇親,你就是皇舅,要什麼有什麼,別再苦行受罪了。弟弟堅辭不就,鐵了心要回寺廟。皇后無奈,就送了大量財物放他回去……英宗死後,太子憲宗繼位。憲宗深懂生母太后之心,同時也敬重舅舅的選擇。為盡孝義,就撥出大量錢財,于成化二年(1466年),在報國寺東南位置重新建了一個更加宏敞靜深,更加崇嚴壯麗,像塑繪畫無不盡美,浮屠之盛無與倫比,足資四方萬國前來觀瞻的寺院。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宣武門篇鑒賞

明憲宗避而不提舅舅出家之事,只強調聖母皇太后深仁廣慈,養育自己不容易,為報聖恩,特建此寺。上為聖母祭而祈福、益壽且康,下為海宇生靈康寧、鹹獲利濟。為表其仁孝誠敬之心,故賜名“大慈仁寺”,並劃撥莊田數百頃。他將此意刻碑立石,置於寺院……憲宗死後孝宗繼位,皇舅姥爺周吉祥圓寂。孝宗派遣官員前往致祭。此時寺院僧人已達數百。後來,西長安街古剎慶壽寺火災,那裏僧人也併入這裡。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於是眾僧濟濟,鐘罄香火十分繁盛…就因為周吉祥不慕皇舅之貴,樂佛修行,得到皇姐、皇甥聖隆孝養,才使得遼剎報國寺重建改擴為金碧輝煌的大慈仁寺。儘管如此,京城百姓還是習慣老的叫法——報國寺。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宣武門篇鑒賞

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這個寺院重修,乾隆皇上鋻於以上情況,將兩個名字揉而折中,定名為“大報國慈仁寺”。但是至今京城百姓叫慣了,還是俗呼其為“報國寺”。閣下有瓷觀音像高尺余,寶冠綠帔,手捧一梵字輪,係神宗時景德鎮瓷窯所貢獻,為“舊京八寶”之一,謂之“窯變觀音”。當時報國寺有京城最大的廟市及花市,加之景觀奇特,前有雙松,後有毗盧閣,便吸引無數風流騷客留連駐足。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商販在這裡出售圖書、文物、古玩、喧囂成市,尤其書市更是它的特色。當時文人如宋犖、朱彝尊等常于廟會期間到此蒐購他們心愛的古籍。到報國寺最勤的是當時的大詩人王士禎(漁洋)、《桃花扇》一劇作者孔尚任等。“漁洋龍門高峻,人不易見,每于慈仁廟市購書,乃得一瞻顏色。”報國寺的廟會還是個花市。豐臺草橋一帶,盛産花卉,花農肩挑販運,來到報國寺趕集。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宣武門篇鑒賞

清代起,民間有到佛寺看花之風。報國寺僧人栽培牡丹頗有技巧,能將一枝紅牡丹,嫁接上一枝墨牡丹,謂之“枝二艷”。每逢四月,人們有看“牡丹仙”之説。僧人們將這些“牡丹仙”珍藏在禪堂裏,有客來賞時,少不了要舍些佈施,成為廟裏一筆收入,也算以廟養廟,多种經營吧。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長卷內容摘要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京門九衢圖》所展現的老北京城以宮城為核心,宮城中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在中軸線兩側,一些壇廟、寺觀、苑林、府第、衚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對稱佈局。格局嚴謹、層次分明形成了這座著名都城獨具特色的整體風貌。

圖為《京門九衢圖》-老北京城門創作資料用圖

經過元、明、清三代發展形成的這座都城,是歷史文化、科技藝術和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集中體現,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


作者介紹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産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京門九衢圖》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國傳統繪畫“工兼寫”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六朝古都北京“內九外七皇城四”二十個城門樓以城墻和護城河為紐帶聯結起來的建築格局,展現清王朝鼎盛時期(康乾盛世)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築、體育、民俗等方面壯麗廣闊的場景面貌。


推薦閱讀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二十“廣安門(下)” 廣安門城樓原規制與廣渠門相同,乾隆三十一年,以該門為南方各省進京的主要通路,故提高城門規格,倣永定門城樓加以改建。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二十“廣安門(上)” 廣安門城樓原規制與廣渠門相同,乾隆三十一年,以該門為南方各省進京的主要通路,故提高城門規格,倣永定門城樓加以改建。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九“右安門(下)” 右安門又名“南西門”,原是北京外城的七門之一,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建成,現無存。為北京城南地區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九“右安門(上)” 右安門又名“南西門”,原是北京外城的七門之一,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建成,現無存。為北京城南地區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