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獨家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四“東安門(下)”

發佈時間: 2020-10-20 10:46:5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緣于“北京是運河漂來的”,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在費孝通等領導、專家的指導與關懷下組織書畫家、專家、學者三百餘人,耗資逾千萬元,歷時八年組織創作了《京門九衢圖》及《古運回望圖》姊妹篇。主創團隊成員83每人平均為國家頂級畫家,採用中國傳統繪畫的長卷形式進行創作和表現,以“工兼寫”的手法,還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門的功能作用和規劃藝術,採用由外觀內的方式,以通州大運河入通惠河過西便門講起,繞皇城後至廣安門結束。

東安門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東安門篇鑒賞

東安門-作用

東安門位於今南、北河沿大街東側,與東華門大街交匯處。東皇城墻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在玉河以西,河在墻外,宣德七年(1432年)東移,將玉河包入墻內。墻為南北走向,正對紫禁城東華門設東安門,為七間三門黃琉璃單檐歇山頂。官員們上朝陛見,皆由東安門進宮。

圖為《京門九衢圖》-著名畫家為長卷作畫留影

東安門古跡 1-燈市口大街

東華門王府街東,崇文街西二里許,即燈市口地區。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也叫元宵節,民間稱為燈節。明代在這裡要舉辦一年一度的燈市,這裡就成為了燈籠的海洋。明太祖朱元璋喜歡觀燈,在南京時就“放燈十日”,與民同樂。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仍有這個喜好,就在此處設燈市,時間是正月初八至十八,為此並賜百官五天假日。到了清代,燈與市分開了,“市”歸琉璃廠、靈佑宮,“燈”仍設內城東四牌樓和地安門一帶。元宵之夜,上有皎潔的月色,下有明燈萬盞,天上人間交相輝映,流光溢彩,美不勝收。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東安門篇鑒賞

綵燈的製作技術在這裡得了到最大發揮。有各種材質的紙燈、紗燈、玻璃燈、冰燈;形狀有西瓜燈、鯉魚燈、荷花燈、葡萄燈、亭子燈、鬥形燈等;燈的裝飾有的畫上花草、有的畫上山水、有的寫上“福”字或“喜”字、有的畫上歷史人物;燈的展示也令人炫目,如宮燈對稱、串燈排排高懸、不停轉動的走馬燈等。燈會上還有放焰火、走高蹺跑旱船、耍獅子、小車會等等表演,更是一種民俗文化的大匯展。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北京燈市由來已久,最盛在明代,那時皇帝還曾賜百官假十日以慶祝燈節,燈市放燈時男女老少傾城而出,遠近遊觀者不下萬人,燈市口之名便因燈市而起。燈市自每年正月初八日起至十八日止,其中以上元節這天最盛,因此又有十四日試燈,十五日正燈,十六日罷燈之講。據記載,明朝燈的種類繁多,有紗燈、紙燈、麥秸燈、走馬燈、五色明角燈等。燈上的繪畫也豐富多彩,有百花如梅、蘭、竹、菊、桂花、牡丹,鳥獸如鳳、鸞、龍、虎等,還有魚蟲、十二生肖等等,無所不包、無所不有、無不顏色鮮美、無不形象逼真。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東安門篇鑒賞

同時,還有笙簫鼓樂表演和耍雜耍的,如蹬壇的、翻筋斗的、打碟子的。燈市上還有放煙火的,五顏六色的煙火與流光溢彩的明燈相映成輝,可謂火樹銀花不夜天。燈市上還有不少售賣百貨的,所賣百貨與廟市比有兩多,一是紈素珠玉多,二是華麗粧飾多。不言而喻逛燈市的多以達官貴人和婦女兒童居多。到清朝雍正年間時,雍正皇帝曾下令內城禁止開戲院及旅店,商人遷出內城。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京城燈市遂移至外城,主要在正陽門外及花兒市、菜市、琉璃廠等處。清朝燈市以正陽橋西廊坊為最,每到燈市開市,正陽門外大街各家商鋪爭挂新燈,其中以糕點鋪燈最為美。清朝的燈種類在明朝燈基礎上又增加了玻璃燈和西洋燈等。燈上所繪內容也更加豐富,還繪上了古今故事如《列國》、《封神》、《三國》、《西遊》《水滸》等。清朝燈市上也有鼓樂和雜耍表演,煙花炮竹上較之明朝又花樣翻新,匣炮、二踢腳、天地燈、八角子、飛天十響、五鬼鬧判兒、炮打襄陽城等名目數不勝數。燈市上還有射燈虎即猜燈謎的遊戲。燈謎一般都不太容易猜出,猜中者會以鮮果、小吃等作為獎賞。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東安門篇鑒賞

永樂年間在今天的燈市口大街一帶,形成了一條商業街,店舖聚集,喧鬧非凡。每到正月初一至十六的晚上,這裡的店舖酒樓都各自挂出綵燈,五顏六色,燈火通明,有紗燈、紙燈、麥秸燈、走馬燈、五色明角燈等從白天喧鬧的市場一下子變成一條絢爛奪目的燈街。其中以上元節這一天的燈火最盛,因此又有十四日試燈,十五日正燈,十六日罷燈之説,燈市口便因燈市得名。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一代名臣張居正在《元夕行》中對燈市多有讚美之辭:“今夕何夕春燈明,燕京女兒踏月行。燈搖珠彩張華屋,月散瑤光滿禁城。”由此可以想像出當時的燈市場面是多麼的壯觀和迷人。燈市口的燈市一直持續到清中葉,以後被移到前門外廊房,以及地安門和琉璃廠一帶,燈市口大街便日趨冷落。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東安門篇鑒賞

東安門古跡 2-皇恩橋

禦河上有一座皇恩橋。據《京師坊巷志稿》載:“中官初入選進東華門,門內有橋曰‘皇恩橋’,謂從此即受皇恩也,俗呼‘忘恩橋,以中官即富貴,比仇其所生也。”看到中官上了皇恩橋,就是人們常説的“魚躍龍門”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了。其實中官們就算上了此橋入了皇宮,也未必就一步登天,大部分還是難逃悲慘的命運。中官們稱此橋為“望恩橋”是希望得到皇恩的意思,百姓們就因“望”與“忘”同音而訛稱為“忘恩橋“了。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皇恩橋玄真觀位於東華門大街1號(原東安門大街45號),坐北朝南。觀內建築主要有山門、正殿及配殿。殿內供奉泥塑彩繪的真武大帝和二侍者、二站童。該廟始建於清初,原址在皇恩橋橋頭,皇恩橋即東安門內橋。“橋上有廟,廟裏有橋”。以前在老百姓口中流傳的這句順口溜指的就是這裡。“橋”説的是皇恩橋,“廟”指的是橋頭的這座玄真觀。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東安門篇鑒賞

1912年毀於火,1923年改建於此處,仍稱“皇恩橋玄真觀”。觀內建築主要有山門、正殿及配殿。山門一間,大式硬山頂,筒瓦過壟脊。磚砌封護檐。正殿面闊三間,7.8米,硬山過壟脊筒瓦頂,前出廊,殿內供奉泥塑彩繪真武大帝及二侍者、二站童。東西配殿面闊三間,7.8米,硬山過壟脊筒瓦頂。院內有《光緒重修碑記》和民國十二年(1923年)《改建碑記》碑各一座,在《改建碑記》碑文中有“忘恩橋乃皇恩橋之訛也”的記載。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東安門古跡 3-禦河

皇城東墻外有禦河,禦河又稱“玉河”,就是元代的通惠河,明初此河仍為運輸通道,喧囂之聲達于宮內。明宣德七年(1432年)宣宗下旨將皇城東墻東移至禦河東側,皇城東側的東安門亦向東移至皇恩橋東側。並在東安門舊址處建起了東安裏門。此舉施行後城外貨物由禦河水運至城內“海子”(積水潭)之舉即被廢止。宮外進貢的瓷器、綢緞等各種貢品能經由此道,直接運進皇城,並存放于原來禦河邊的各種庫房之內。現存地名“瓷器庫”“燈籠庫”“沙灘”等就是見證。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東安門篇鑒賞

長卷內容摘要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京門九衢圖》所展現的老北京城以宮城為核心,宮城中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在中軸線兩側,一些壇廟、寺觀、苑林、府第、衚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對稱佈局。格局嚴謹、層次分明形成了這座著名都城獨具特色的整體風貌。

圖為《京門九衢圖》-老北京城門創作資料用圖

經過元、明、清三代發展形成的這座都城,是歷史文化、科技藝術和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集中體現,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

作者介紹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産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京門九衢圖》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國傳統繪畫“工兼寫”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六朝古都北京“內九外七皇城四”二十個城門樓以城墻和護城河為紐帶聯結起來的建築格局,展現清王朝鼎盛時期(康乾盛世)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築、體育、民俗等方面壯麗廣闊的場景面貌。

推薦閱讀
“體彩杯” 常州市第二屆古運河皮划艇大賽成功舉行 10月17日上午,2020年運動龍城大聯賽之“體彩杯”常州市第二屆古運河皮划艇大賽在西瀛門明城墻段舉行。來自常州全市的84名皮划艇愛好者參賽,其中最小年齡10歲,最大年齡64歲。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四“東安門(下)” 東安門位於今南、北河沿大街東側,與東華門大街交匯處。東皇城墻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在玉河以西,河在墻外,宣德七年(1432年)東移,將玉河包入墻內。墻為南北走向,正對紫禁城東華門設東安門,為七間三門黃琉璃單檐歇山頂。官員們上朝陛見,皆由東安門進宮。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四“東安門(上)” 東安門位於今南、北河沿大街東側,與東華門大街交匯處。東皇城墻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在玉河以西,河在墻外,宣德七年(1432年)東移,將玉河包入墻內。墻為南北走向,正對紫禁城東華門設東安門,為七間三門黃琉璃單檐歇山頂。官員們上朝陛見,皆由東安門進宮。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三“地安門(下)” 地安門位於皇城北墻正中,與皇城南門-天安門相互對應,寓意天地平安、風調雨順。地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70年),稱“北安門”,俗稱“後門”。清順治九年重建,改稱地安門。地安門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因為是皇城的北門,凡為皇帝北上出征巡視時大多要出地安門,親祭地壇諸神時也出地安門。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