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獨家
         

“古老的運河講新時代的故事”系列報道之邯鄲篇

發佈時間: 2020-10-20 10:47:2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編者按:運河貫南北,文脈承古今。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三部分構成的大運河,綿延近3200公里,流淌2500多年,串起數十座城。

今年正值大運河申遺成功六週年,由中國網大運河頻道和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共同打造“古老的運河講新時代的故事”系列報道,以“古運新説”為主旨,從杭州出發,過揚州、訪蘇州、抵北京,探尋沿線城市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的深厚底蘊講述水鄉之畔的時代故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邯鄲篇

歷史文化名城——邯鄲

圖為京杭大運河邯鄲段資料圖

邯鄲市地處河北省南段冀南平原,西靠太行山脈,東臨滏陽河,並接華北平原。邯鄲段大運河歷史悠久,肇始於東漢末期、形成于隋朝、繁榮于唐宋、延續至今的邯鄲運河文化,以其跨越時空之長、流經地域之廣、遺存之豐富,在中國大運河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

邯鄲大運河歷史上曾屢經變遷,東漢末期稱白溝,隋唐時期以永濟渠、禦水、淇水互稱,宋金元時期多稱禦河,明清時期稱衛河。

圖為《古運回望圖》——邯鄲篇

邯鄲與運河結緣始於三國曹魏時期。官渡之戰後,曹操為了保糧草運輸,在黃河與鄴城之間開鑿了白溝。白溝即這一區域永濟渠的前身,永濟渠連接了中原地區與幽燕地區,隨著永濟渠的開通,得運河之利,鄴城以東的魏州成為黃河以北較大的中心城市。北宋初年,大名府升為陪都,即北京。

這一時期邯鄲的滏水也已經成為溝通邯鄲與東部禦河的重要航道,這裡出産的陶瓷、煤炭、雜貨等通過運河源源不斷地銷往各地,甚至到達朝鮮、日本等地。元代,大運河裁彎取直,這一區域的運河主航道東移至山東臨清,不再穿邯鄲而過,但此段運河作為支流仍發揮著一定的作用。明清時期,由於漳河南徙,河水改道,逐漸形成現在橫貫邯鄲市南部和東部的衛河與衛運河,衛運河漕運重新開始興旺。

圖為衛運河資料圖。

邯鄲境內現存大運河共計141.8公里,流域面積701.5平方公里,分別稱為衛河和衛運河。主要流經邯鄲東南部魏縣、大名、館陶等地,是中國大運河中段重要流域,並保存大量與運河有關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

邯鄲鄴城遺址“建安文學”發祥地

邯鄲段大運河沿線歷史文化遺存豐富、分佈廣泛,含鄴城遺址、大名府故城、大名天主堂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名古城墻、沙圪塔誡碑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多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及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遺存。

圖為鄴城三台遺址資料圖

鄴城遺址位於河北省臨漳縣西南20公里的漳河北岸的鄴鎮,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現在歷史地理學家們將其列為我國七大古都之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鄴城遺址分為鄴北城和鄴南城,南北兩城整體佈局嚴謹合理,其裏坊式佈局為後來洛陽等城市的規劃提供了參考。

鄴城遺址有著名的鄴城三台,是指金鳳臺、銅雀臺和冰井臺其建築精美,風格獨特,這裡還是“建安文學”的發祥地。

金鳳臺在三台村西,原名金虎臺,是三台最南邊的一座,為東漢建安18年(西元213年)曹操所建。據史書記載,臺高8丈,有屋135間。現存的金鳳臺夯土遺址比較完整,臺的南側有清順治八年修建的文昌閣,閣前鑲有金鳳臺匾額,閣後碑亭內有眾多名人題咏碑碣,碑亭北邊有53級石階,拾階而上,便可達金鳳臺頂,臺頂現有文物陳列室,陳列著鄴城及其附近出土的珍貴文物。

銅雀臺在金鳳台北側,為三台之主臺,建安15年(西元21年)曹操所建,臺高十丈,有屋百餘間,為曹操與文人騷客宴飲賦詩,與姬妾宮女歌舞歡樂之所,也是兵家戰略要地。該臺馳名中外,歷代名人題咏甚多,其中唐代詩人杜牧在他的《銅雀臺懷古》中曾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名句。

冰井臺位於“三台”之最北端,建於建安十九年(公于214年),高8丈,有房屋140間,因上有藏冰的井而得名。北周時臺上建築被焚,明末時又被漳河水沖毀,地上遺跡無存。

據了解,依託鄴城遺址建設的鄴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經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將充分闡釋鄴城遺址的歷史價值、都城形制價值、文化藝術價值、考古與保護價值,同時為鄴城考古工作持續、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大名府故城文物保護或納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

圖為大名府故城遺址資料圖

大名府故城位於大名縣城東北,以大街、禦營、雙臺三村為中心,今東門口、南門口、鐵窗口、北門口四村是故城的東、南、西、北四大城門舊址。始建於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分皇城和外城。皇城平面略呈正方形,周長1.83公里,有五門。外城長24.3公里,有九門。另有上下水關兩座。明建文三年(1401年),城被漳、衛河水所淹,治所遷至艾家口(今大名縣縣城)。大名府故城淤埋于地下1~5米,其建築基址、宮舍佈局、街區民房保存較好。地表現存4段城墻,墻體可見明顯的夯土層,土質堅硬。

大名府故城為宋代陪都——北京(大名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1993年公佈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核定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名府故城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日前,部分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就大名府故城遺址考古工作進行論證和現場指導。專家們建議,根據相關考古成果,積極推進遺址保護與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將大名府故城文物保護工作納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

圖為大名府故城遺址資料圖

故城遺址上現存的建築遺址、生活遺址、瓷器文物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寶貴結晶,多年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持續開展大名府故城遺址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基本弄清城址平面分佈範圍、三重城垣城市平面佈局、內部道路網路、城內水系走向和重點區域城市功能分區,為該遺址文物保護規劃編制提供重要科學依據,奠定了大名府故城文物保護工作基礎。同時,這些成果推動了北宋時期都城制度、四京城市群格局、宋遼軍事對峙、水運與城市經濟發展的深入研究,成為河北歷史時期城市考古重要尺規。

“邯鄲學步”的故事與學步橋

圖為學步橋資料圖

説到邯鄲,人們都會想起“邯鄲學步”的故事,真可謂是家喻戶曉。資料記載,邯鄲學步,也叫做“學步邯鄲”。比喻一味地模倣別人,不僅學不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了。故事講的是,戰國時期,一個燕國人聽説趙國邯鄲人走路姿勢很漂亮,便來到邯鄲學習邯鄲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記自己的走姿,最後爬著回到了燕國。李白詩曰:“壽陵失本步,笑煞邯鄲人。”

邯鄲有座學步橋,其前身為橫跨沁河上的一座木結構橋,因常年遭水衝,至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前後費時八個月,在沁河上建成石拱橋一座,並根據寓言故事將其取名為“學步橋”。

圖為學步橋資料圖

據現代人的測量,明代“學步橋”全長33米,面寬8.3米,通高7.8米。橋為三孔拱券式石板橋,拱券頂部外各雕有一隻俯視河水的吞水獸。橋下設有三大孔,兩側附設四個小孔拱券;橋面兩側各有19塊欄板和18根望柱,上雕人物走獸。柱頭上分別雕有石獅、石猴等神獸,栩栩如生。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橋重修于20世紀八十年代。凡是到邯鄲的遊客,幾乎都會慕名來到學步橋,感受下“邯鄲學步”的感覺。

現在學步橋所在的串城街是一條秦漢風格的歷史街區。學步橋廣場以邯鄲歷史文化為主線,根據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民間傳説以及重要歷史事件,利用古橋、河流、倣古建築、雕塑、石刻、植物等,巧妙地將古趙文化與自然園林有機結合起來,創出了獨具特色的園林文化景觀。

打造邯鄲全域旅遊理念彰顯邯鄲重要歷史文化名片

圖為新時代大運河邯鄲段資料圖

2020年6月24日,《關於快速推進運河古都文旅産業發展的議案》在邯鄲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聽取和審議通過。該議案共有五方面內容,一是高標準制定大運河邯鄲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二是加快推進運河水系生態修復和沿岸綠化工程建設;三是統籌抓好重要節點建設帶動周邊區域文旅産業穩步發展;四是落實責任主體完善政策措施;五是加大大運河邯鄲段的宣傳力度。這一份具有歷史意義的決議,將加快再現邯鄲埋藏多年的運河文化。作為大運河上的一顆明珠,邯鄲將與大運河一道,向世界展示璀璨的中華文明。

圖為《關於快速推進運河古都文旅産業發展的議案》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邯鄲把旅遊業作為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將其列入全市“532”現代産業體系,多點發力提升城市“宜遊指數”,助力富強文明美麗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建設。

魏縣依託大運河衛河,重點打造了“梨鄉水城——魏都”旅遊品牌,目前已建成了黃河水景觀光帶、民有湖風景區及環城生態水系。大名以全域旅遊為發展理念,規劃了“一帶、兩城、四鎮、多節點”的大運河發展佈局,並積極與河北省發改委溝通,爭取把大名大運河文化長廊和大名府古城考古遺址公園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館陶縣編制了《館陶縣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繪製了《館陶縣大運河重點工程旅遊景區分佈圖》,大運河規劃空間佈局圖,確定了“一廊一帶兩鎮多點”發展思路。

圖為《古運回望圖》——邯鄲篇

目前,國家、河北省都編制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在此基礎上,邯鄲市也將儘快出臺大運河邯鄲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形成邯鄲統一的大運河旅遊品牌,為今後邯鄲市實現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運河邯鄲段作為北方大運河的發源地,保存了大量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在中國大運河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以考古成果和挖掘的實物同時也支撐著大運河邯鄲段的悠久歷史。未來,邯鄲將結合大運河文旅産業的發展,加強大運河文化、文藝的創作,用實際作品講述大運河邯鄲故事,讓我們共同期待。

總策劃谷建華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聯合出品


附:

關於《古運回望圖》

《古運回望圖》之創作,旨在弘揚自強不息之民族精神,漕運盛景之再現,貴在推崇厚德載物之中華氣量。

西元新世紀開元之年,華夏再沐朝陽,春風又綠神州。翰墨歌盛世,丹青寄赤心。谷建華先生以振奮民族精神為宗旨,以弘揚運河文化為己任。斥鉅資,募群賢,研史料,重考察,集眾家之才智,請諸師之妙筆,穿越六百年時空,探尋當年漕運盛景。歷時五載,徵修四次,終成《古運回望圖》。

全卷通高83公分,長210公尺,以明代航運鼎盛時期為背景,以運河為主線,自通州始至余杭終,經京津冀嚕蘇浙,四省二市,五大水系,百餘城鎮,浩浩蕩蕩,三千余裏,一氣貫通,氣勢恢宏。畫面兼工帶寫,五色丹青,師法自然。人物景色,勾勒細膩,疏密得體。山水迤麗,柳岸花明,漕艘櫛比,往來如梭,閘壩碼頭,廩粟雲屯,城鎮市井,百態人生,縱觀全卷,三千里漕運風情盡收眼底,五千年華夏文明彰顯其中。正可謂,漕運舟楫之盛,可抵長城之雄!

推薦閱讀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六“左安門(下)” 外城的南墻東面是左安門。左安門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城樓為單層單檐歇山式,與右安門東西對稱,因箭樓外側門洞有石砌礓擦的原因,俗稱“礓擦門”。當年因為北疆烽火連年,為加強京師防備與治理建外城。永定門是外城南垣正門,當年它取代了正陽門的位置成為了整個京城的南大門。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六“左安門(上)” 外城的南墻東面是左安門。左安門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城樓為單層單檐歇山式,與右安門東西對稱,因箭樓外側門洞有石砌礓擦的原因,俗稱“礓擦門”。當年因為北疆烽火連年,為加強京師防備與治理建外城。永定門是外城南垣正門,當年它取代了正陽門的位置成為了整個京城的南大門。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五“廣渠門(下)” 廣渠門位置在外城的東垣南端,原有明代的皇木廠遺址,明代北京宮殿的建築用木材都堆積貯存在那裏,因此廣渠門外原是皇家儲木場。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五“廣渠門(上)” 廣渠門位置在外城的東垣南端,原有明代的皇木廠遺址,明代北京宮殿的建築用木材都堆積貯存在那裏,因此廣渠門外原是皇家儲木場。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