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四“東安門(上)”
緣于“北京是運河漂來的”,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在費孝通等領導、專家的指導與關懷下組織書畫家、專家、學者三百餘人,耗資逾千萬元,歷時八年組織創作了《京門九衢圖》及《古運回望圖》姊妹篇。主創團隊成員83每人平均為國家頂級畫家,採用中國傳統繪畫的長卷形式進行創作和表現,以“工兼寫”的手法,還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門的功能作用和規劃藝術,採用由外觀內的方式,以通州大運河入通惠河過西便門講起,繞皇城後至廣安門結束。
東安門
李琦書
咏東安門 〔明〕范景文
王孫約隊簇金貂,玉勒青驄綺陌驕。
文具珊瑚看不盡,東華門外市三條。
東安門-作用
東安門位於今南、北河沿大街東側,與東華門大街交匯處。東皇城墻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在玉河以西,河在墻外,宣德七年(1432年)東移,將玉河包入墻內。墻為南北走向,正對紫禁城東華門設東安門,為七間三門黃琉璃單檐歇山頂。官員們上朝陛見,皆由東安門進宮。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東安門篇鑒賞
東安門
橋西原為永樂時之東安門,宣德時改為三座門式,通稱東安裏門。門內(西)為跨玉河之石拱橋,官員們上朝覲見,皆由東安門進宮,俗稱此橋為望恩橋或皇恩橋。望恩橋上砌有障墻,將兩門連為一體。東安門在1912年袁世凱為抵制南下就任總統,操縱北洋軍兵變時燒燬,1926-1927年北洋政府內務部拆皇城墻變賣,東安裏門同時被拆。
圖為《京門九衢圖》-著名畫家為長卷作畫留影
據記載,橋上原有一座真武廟,拆墻後遷建於橋之西北。東皇城拆除後,玉河也陸續填平成為道路,即南、北河沿大街,大街與皇城墻間陸續建滿房屋,形成一個街區,其東即為東黃城根街。2001年東城區政府斥資全部搬遷東黃城根居民,拆平後建成一處寬約30米的帶狀公共綠地,又通過考古發掘,找到了東皇城墻和東安門的準確位置。根據文獻記載城墻的尺寸,並參考現存南皇城墻的做法,在北段恢復了一段長約25米的墻體。同時將部分東安門的遺址進行展示,共有:門南北兩段皇城墻遺址。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東安門古跡 1-東四牌樓
説東安門必説東四牌樓。位於北京東城區中部,東四北大街東側。元代稱十字街。明代于十字路口四面各建一座四柱三樓式木牌樓。又因位居皇城之東,故稱東四牌樓,簡稱東四。牌樓隨時間消失後,東四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泛指東四南大街、東四北大街、東四西大街、朝陽門內大街交會處及附近地區。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東安門篇鑒賞
東四作為地名沿用至今,泛指東四南大街、東四北大街、東四西大街、朝陽門內大街交會處及附近地區。東四南大街明代有著名的“四大恒”金店、合芳樓糕點鋪及米市、燈市、驢市等。東四北大街南端地處東四商業圈,北端地處北新橋商業圈。東四三條至八條的衚同及一些四合院保存較為完好,為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街區。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主要建築古跡有孚王府、崇禮住宅、南新倉、大慈延福宮建築遺存、段祺瑞宅等。在東四五條有徐世昌故居;東四六條的崇禮舊宅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四七條有燦公府第、海蘭察府第等;東四八條內原有承恩寺、正覺寺,71號院為葉聖陶故居;東四九條內有清代謨貝子府、乾隆大學士李侍堯府等。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東安門篇鑒賞
在建築群落中,牌樓雖屬於點綴作用的裝飾品,但也相當於“門面”,人要臉樹要皮嘛,牌樓就是街道或建築群的名片。由於當時一般房屋矮小,牌樓就顯得巍峨高大。東四牌樓每個牌樓有三個出入口,在四牌樓附近有許多商家店舖,顯得非常熱鬧。東四牌樓上有燕窩,一到晚上,無數只燕子圍繞牌樓尖叫盤旋,形成一個獨特的景觀。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明代初期,由於連年戰亂,北京城人口驟減,當時城外交通困難,城內到處都是大片的空地。為此,遷都北京後,為鼓勵工商業的發展,朝廷先後在內城鐘鼓樓、東四牌樓、西四牌樓,以及朝陽門、安定門、西直門、阜成門、宣武門附近,興修了幾千間民房、店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貨,叫作“廊房”,以促進北京城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東四地處內城中心區域,商業就發達起來。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東安門篇鑒賞
明代積水潭停止漕運後,南方水運來的貨物多至京東張家灣和通州的運河碼頭棄船裝車,由水路運輸轉為陸路運輸抵達北京,從朝陽門入城運到內城各處,東四乃處要衝之地,許多從京東來的客商都要在朝陽門至東四的大路兩旁用餐、購物或進行交易,由此這裡的商業繁榮發展起來。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地安門古跡 2-隆福寺
隆福寺,坐落在東四北大街西,始建於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清雍正九年重修。隆福寺在明代是京城唯一的番(喇嘛)、禪(和尚)同駐的寺院,清代成為完全的喇嘛廟,北京隆福寺曾是朝廷的香火院之一,成為京師著名的大廟會。因坐落在東城,與護國寺相對,俗稱“東廟”。清代,舊曆每月逢一、二、九、十開廟,1930年改用陽曆一、二、九、十開廟。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東安門篇鑒賞
隆福寺廟會在每月逢九逢十,“百貨具備,目迷五色,王公亦復步行詳玩”(靠近西四的護國寺廟會則定在每月逢七逢八日,相互錯開)。這些,都促進了東四商業的繁榮。“百貨駢闐,為諸市冠”、“凡珠玉綾羅、衣服飲食、古玩字畫、花鳥魚蟲,以及尋常日用之物,星雜技之流,無所不有”。著名的四大恒錢莊,當鋪、綢緞莊、藥店以及老字號的飯莊、茶園等,都分佈在東四附近。
每逢廟會,人流如潮,附近王府居住的貴族、東交民巷使館區的外國人、貧苦市民和近郊農民都來趕廟會。在這裡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土特産品,可以吃到多種北京地方風味小吃,可以看到北京的民間戲曲。《北京竹枝詞》中説,當年廟會全盛時期“一日能消百萬錢”。
廟會之日,全國各省的商賈匯集於此,經銷各地出産的商品,拜會俱全,以至“夷蠻敝貊之珍異,三代八朝之骨董,五等四民之服用物”大聚會。當年,在東四南街西,還有皇帝和宦官合夥開辦的寶和、和遠、順寧等皇店,自然是店大牌亮,不可小瞧了。舊北京有“東富西貴”的説法,即在京的巨商富豪多居住在東城,本大氣粗的店舖和有名的錢莊,集中在東四附近,一些王公大臣和在京的外國人,也來此蒐羅古玩珍奇。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長卷內容摘要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京門九衢圖》所展現的老北京城以宮城為核心,宮城中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在中軸線兩側,一些壇廟、寺觀、苑林、府第、衚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對稱佈局。格局嚴謹、層次分明形成了這座著名都城獨具特色的整體風貌。
圖為《京門九衢圖》-老北京城門創作資料用圖
經過元、明、清三代發展形成的這座都城,是歷史文化、科技藝術和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集中體現,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
作者介紹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産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京門九衢圖》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國傳統繪畫“工兼寫”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六朝古都北京“內九外七皇城四”二十個城門樓以城墻和護城河為紐帶聯結起來的建築格局,展現清王朝鼎盛時期(康乾盛世)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築、體育、民俗等方面壯麗廣闊的場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