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三“地安門(上)”
緣于“北京是運河漂來的”,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在費孝通等領導、專家的指導與關懷下組織書畫家、專家、學者三百餘人,耗資逾千萬元,歷時八年組織創作了《京門九衢圖》及《古運回望圖》姊妹篇。主創團隊成員83每人平均為國家頂級畫家,採用中國傳統繪畫的長卷形式進行創作和表現,以“工兼寫”的手法,還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門的功能作用和規劃藝術,採用由外觀內的方式,以通州大運河入通惠河過西便門講起,繞皇城後至廣安門結束。
地安門
壬午秋孫克書
咏地安門 〔明〕黃元功
地靜煙雲滿,開軒水上棲。
泥封丹灶濕,竹護藥苗齊。
地安門-作用
地安門位於皇城北墻正中,與皇城南門-天安門相互對應,寓意天地平安、風調雨順。地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70年),稱“北安門”,俗稱“後門”。清順治九年重建,改稱地安門。地安門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因為是皇城的北門,凡為皇帝北上出征巡視時大多要出地安門,親祭地壇諸神時也出地安門。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地安門篇鑒賞
地安門
地安門規制為單歇山黃琉璃瓦頂,磚木結構之宮門式建築,面闊七間,進深三間。正中明間寬7米,兩次間各寬5.4米。左右次間為門,四梢間各寬4.8米,總面闊38米,通高11.8米,進深12.5米。正中設朱紅大門三門,左右各兩梢間為值房。每門各有一對紅漆金釘門窗,無城臺,紅墻,門基為青條石。門內大道兩側有米糧庫、油漆作、花炮作等機構。地安門內左右兩側各有燕翅樓一座,為二層樓,原為內務府滿、蒙、漢上三旗公署。
圖為《京門九衢圖》-眾多著名畫家參加長卷創作研討會留影
地安門見證了百年來中國近代史上發生的一幕幕歷史事件: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慈禧太后和光緒一行就是倉皇出地安門,再走德勝門途經懷來遠逃西安去避難的。後來,溥儀在中外保皇派的支援下,上演了一齣復辟鬧劇並失敗,被驅逐出故宮,也是灰溜溜地通過地安門離開了皇城的。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地安門古跡 1-後門橋
眼前的這座漢白玉雕欄的單孔石橋,俗稱“後門橋”,後門橋原稱“萬寧橋”,位於北京的中軸線上,在地安門以北,鼓樓以南位置。由於與前門南北相對,京城百姓俗稱地安門為後門,因而此橋也叫“後門橋”。橋始建於元代,開始為木橋,後改為單孔石橋,橋下四角各設了一個鎮水獸,兇猛但忠於職守,在河水的相映下更顯威武。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地安門篇鑒賞
元代在北京建都城大都後,為解決漕運,在郭守敬的指揮下,引昌平白浮泉水入城,修建了通惠河,由南方沿大運河北上的漕運船隻,經通惠河可直接駛入大都城內的積水潭。而萬寧橋是積水潭的入口,並且設有閘口,漕船要進入積水潭,必須從橋下經過。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萬寧橋在當時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由於交通便利,又挨著皇城,加之景色不遜江南,因此,當時萬寧橋附近商肆畫舫雲集,絲竹悅耳,酒香醉人,好一派繁華景象。萬寧橋在元大都的建築設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也是北京漕運歷史的見證。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地安門篇鑒賞
地安門古跡 2 -火德真君廟
地安門外火神廟全稱“火德真君廟”,建於元末。春夏之際,綠柳披拂,碎影篩金,映照于漣漪之間,南與白衣庵毗連,西與藥王廟相望,誠為人間仙境。明代文學家袁中道《過火神廟》詩“作客尋春易,遊燕遇水難。石橋深樹裏,誰信在長安?”晚清,地安門外鼓樓前成了繁華的鬧市,火神廟才失去清靜怡然的幽雅環境。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火神廟規模雖不大,但佈局緊湊。原來殿頂都是灰瓦,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為表皇室對火神的崇敬,改增碧琉璃瓦重閣。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時又將山門及後閣頂上加了黃琉璃瓦,從此更加壯觀。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地安門篇鑒賞
火神廟有三進院落,前院是靈官殿,明時有“隆恩”匾額,是明成祖在永樂年間封靈官為“隆恩真君”而來。殿上供奉道都護法,也是火神之一的靈官神像。殿中懸乾隆禦題“司南利用”匾額。昔日,每逢春節,門前做小買賣的很多,好不熱鬧,據説清末年間香火很盛,慈禧太后曾經到此燒過香。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地安門盛景-銀錠觀山
地安門西北有歷史悠久的什剎海,古時稱“積水潭”,由西海、後海、前海組成,為一條自西北斜向東南的狹長水面。與“前三海”一北海、中海、南海共同組成北京內城的六海水系,六水相通,以後海水面最大。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地安門篇鑒賞
自元代在此處建漕運碼頭以來,吸引了眾多的達官大賈、文人墨客甚至方外之人來此或修府第,或建廟宇,更為其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凈業湖、廣化寺、鎮水觀音庵、藥王廟、真武廟、海潮廟、三聖廟等星羅棋佈;恭王府、醇親王府、阿拉善王府、濤貝勒府、慶親王府等宅邸散佈其間。寺廟、宅園與水岸堤橋在西山的映襯下,構成一幅帝京山水畫卷。明人《帝京景物略》中則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來讚美什剎海的季節變幻神韻。有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銀錠觀山”就在這裡。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銀錠指銀錠橋,因為它的形狀兩頭彎,中間拱,像銀錠,所以得名。銀錠橋橫跨湖上,站立橋頭可飽覽西山秀色,令人心曠神怡。元大都規劃恪守《周禮・考工記》提出的“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原則,積水潭地區位於皇城之後,屬於“市”的位置,從功能佈局上奠定了元代這一區域市井繁華、柳綠花紅的景觀基調。積水潭作為北方終點碼頭,成為百貨聚散之地。沿岸建有米麵市、珊瑚市、緞子市、皮帽市、鵝鴨市、珠子市、鐵器市、柴炭市等。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地安門篇鑒賞
馬可·波羅稱讚世界諸城無能與之相比。當時積水潭水深面闊,東西寬二里,“汪洋如海”,北起德勝門西,東南至太液池,中間沒有房屋、堤壩、街道,水天一片,南北往來貨船在這裡停泊,“舳艫蔽水”,漕運功能達到頂峰。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鼓樓前大街(今地安門大街)和積水潭北岸的斜街(今鼓樓西大街)兩旁酒樓茶肆密布,繁華非凡,特別是北岸街坊市肆繁榮,南北客商聚集,茶房飯舍、客棧會館林立,是大都城的商業中心。入夜,從杭州、秦淮兩岸駛來的遊船畫舫上還有管弦笙簫、吳歌楚舞,湖中燈光搖曳,一派繁華景象。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地安門篇鑒賞
什剎海為寺名,在後海西岸段家衚同內,明代始建,清順治和康熙年間重修,又名什剎海庵、什剎海廟、十岔廟,“什剎海”得名于這座寺廟。凈業寺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代重修,該寺地處幽靜,南臨水岸,樹木成蔭,“去水止尺許,其東有軒,坐蔭高柳,荷香襲人”,頗有江南水鄉韻味,尤為盛夏消暑之佳境,明清遊人多至此遊覽,留下很多吟咏凈業寺的佳句。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長卷內容摘要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京門九衢圖》所展現的老北京城以宮城為核心,宮城中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在中軸線兩側,一些壇廟、寺觀、苑林、府第、衚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對稱佈局。格局嚴謹、層次分明形成了這座著名都城獨具特色的整體風貌。
圖為《京門九衢圖》-老北京城門創作資料用圖
經過元、明、清三代發展形成的這座都城,是歷史文化、科技藝術和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集中體現,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
作者介紹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産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京門九衢圖》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國傳統繪畫“工兼寫”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六朝古都北京“內九外七皇城四”二十個城門樓以城墻和護城河為紐帶聯結起來的建築格局,展現清王朝鼎盛時期(康乾盛世)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築、體育、民俗等方面壯麗廣闊的場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