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正陽門(上)”
緣于“北京是運河漂來的”,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在費孝通等領導、專家的指導與關懷下組織書畫家、專家、學者三百餘人,耗資逾千萬元,歷時八年組織創作了《京門九衢圖》及《古運回望圖》姊妹篇。主創團隊成員83每人平均為國家頂級畫家,採用中國傳統繪畫的長卷形式進行創作和表現,以“工兼寫”的手法,還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門的功能作用和規劃藝術,採用由外觀內的方式,以通州大運河入通惠河過西便門講起,繞皇城後至廣安門結束。
正陽門
王琦書
咏正陽門 〔清〕查嗣瑮
棋盤街闊靜無塵,百貸初收百戲陳。
向夜月明真似海,參差宮殿涌金銀。
正陽門-作用
正陽門俗稱“前門”,位於內城中段中央,是明、清兩朝北京內城的正南門。高達九丈為內城城門之首,是皇家車轎出入之地。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正陽門篇鑒賞
正陽門
正陽門拔地而起、突兀而立、一座山似的建築,好不威武!“前門樓子九丈九,四門三橋五牌樓”;“前門樓子九丈九,九個衚同九棵柳”;“前門樓子九丈九,王口花炮響上頭……”這些走馬燈似的老北京民謠有多重涵義:一是象徵正陽門之高,二是昭示正陽門之大,三是體現了正陽門深厚的文化內涵。“聖立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這是正陽門的含義。
圖為《京門九衢圖》-長卷創作完成發佈會留影
正陽門-城樓
正陽門城樓坐落在磚砌城臺上,城臺上窄下寬,有明顯的收分,寬95米,厚31.45米,高14.7米,城台南北上沿各有1.2米高的宇墻,佔地3047平方米,城臺上以城磚海墁。城樓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檐歇山三滴水樓閣式建築,樓脊飾龍頭獸吻,每面有檐柱、老檐柱和金柱三層柱子,朱紅梁柱,金花彩繪,樓上樓下四面均設門,面闊七間,進深三間,上下設回廊,上層前後裝菱花格隔扇門窗,下層為朱紅磚墻,明間及兩側正面各有實榻大門一座。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城樓兩端沿城墻內側設斜坡馬道以通上下。通面寬41米,通進深21米,樓身寬36.7米,深16.5米,高27.3米,整個城樓通高43.65米,為老北京所有城門樓中最高者。城樓外側重檐以上懸挂木質大門匾。城門洞為拱券式,開在城臺正中,五伏五券,內券高9.49米,寬7.08米,外券高6.29米,寬6米。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正陽門篇鑒賞
正陽門-箭樓
正陽門的箭樓是最能體現古代軍事防禦思想和技術水準的建築,為一磚砌堡壘式建築,雄踞于磚砌城臺之上。城臺高約12米,上窄下寬,亦有明顯收分。城臺正中辟券門,與城門相對,五伏五券,門洞內設"千斤閘",南側寬10米,北側寬12.4米,佔地面積2147平方米。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箭樓上下四層,樓頂為灰筒綠琉璃剪邊重檐歇山式,飾綠琉璃脊獸。南、東、西三面辟箭窗,以作對外防禦(射擊)之用,南面四層,每層13孔,東、西各四層,每層4孔,連抱廈2孔,共辟86孔。箭樓的結構為前樓後廈,面闊七間,寬62米,進深20米;北出抱廈閘座,面闊五間,寬42米,進深12米,整座樓通高35.37米。在明清北京城垣的箭樓中,唯正陽門箭樓辟門,亦最為高大雄偉。形式比較獨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徵。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正陽門篇鑒賞
正陽門-甕城
箭樓與城門樓之間為甕城,甕城為長方形,南北長108米,東西寬88.65米,東北、西北兩內角為直角,東南、西南兩外角為抹角,甕城將城垣、城門樓、箭樓和兩座閘樓連接起來。甕城城垣與城墻高度相同(高約11.36米),略窄些,內為土墻心外甃大城磚。上頂甬道海墁城磚,外側築雉堞,內側築女兒墻,內有空場。甕城四面各開闢拱券式門洞一座,東、西、南為吊落式閘門。北門在宏偉的城樓之下,南門在高大的箭樓之下,東西門則在甕城東西正中的閘樓之下。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甕城內,城樓南側靠北門兩側,建有關帝廟、觀音廟各一座,關帝廟居西,觀音廟居東,均為南向,一層殿宇、兩側廡廊,規模較小。但兩廟的香火很旺。明清時,北京內城的九座城門甕城內,全部依例建有廟宇,除德勝門和安定門供奉真武大帝外,余均供奉關帝,以祈護國佑民。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正陽門篇鑒賞
然而九門之中,以正陽門關帝廟規模最大,傳説其中關羽的塑像原係明朝內廷所供奉,因此香火一直興盛。明清時期正陽門關帝、觀音兩廟,曾留下了許多奉祀、紀事的碑刻、詩文,是研究北京城垣建設史和社會文化史珍貴的石刻文獻。甕城東西兩側建有閘樓,閘樓面闊三間,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歇山小式屋頂,外側辟箭窗兩排共12孔,下設閘門以通行人。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正陽門-雉堞和女兒墻
雉堞和女兒墻是沿城垣上頂內外修築的矮垣墻。雉堞位於城垣頂外側,築為齒狀,起盾牌作用,以保護守城者免遭敵人攻擊。女兒墻亦稱女墻,為城垣頂內側修築的矮垣墻,作用是攔擋守城者,免於摔下。老北京內城雉堞高為1.9米,寬為1.5米,厚為0.75米,其間距在0.5~0.8米之間。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正陽門篇鑒賞
外墻雉堞高1.3米,寬約1.2米,厚為0.5米左右,其間距在0.5米左右,內外城共有雉堞20772個。雉堞都是用白灰漿、大城磚砌成。平頂,四側四棱見角,非常牢固。女兒墻高約1.2米,厚約0.75米,以白灰漿、大城磚沿城垣形制砌成,上頂一般砌成饅頭頂或是泥鰍背頂。正陽門與內城其他八門一樣,城臺外側建雉堞,內側建女兒墻,規制亦與城垣相同。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正陽門-馬道
馬道是供守城部隊上下城用的專用斜道,它附貼在城墻內側墻體上,坡度約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間,馬道寬約四、五米,斜道外側砌築一道矮墻。內城共有二十七對馬道,每對馬道呈內八字形或外八字形,從左右兩條馬道都可以到達城頂。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正陽門篇鑒賞
正陽門設有馬道兩條,均在月城內緊貼城垣內壁而築,分別通向城樓與箭樓(今已廢)。建築方法是將馬道土心與城垣土心夯為一整體,另一側以白灰漿、大城磚砌成一米厚的磚層,成為馬道的外包皮磚層。在這層外包皮磚上,與馬道斜面平行砌起一道矮墻,其長與馬道斜面同,寬約0.75米、高約1.2米,稱為馬道扶手墻。馬道土心部分是以黃土夯成,其上再夯築一層約50釐米的三合土,再上以大城磚立砌一層,成"礓碴"式馬道路面。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正陽門-鋪舍
鋪舍是城垣頂上駐軍值班房,供守城兵士休息或堆放守城武器等物之用。明代稱為鋪舍房,清代稱堆撥房。基本上是每座"馬面"之後的城垣頂上即築有一所,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為硬山式。陳宗藩《燕都叢考》中記述:內城垣上有"旗炮房九所",分佈在九座城門樓旁,"堆撥房一百三十五所,儲火藥房九十六所";外城垣上有"堆撥房四十三所"。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正陽門篇鑒賞
正陽門古跡 1-正陽橋
正陽橋是位於北京舊城中軸線上最大的一座古橋,造型宏大壯觀。始建於明正統二年(1437年),完工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該橋原有漢白玉石橋一座,因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壇、先農壇必經之路而得名,俗稱“禦路”又叫“天橋”。天橋平時有木柵欄封擋,三路橋面,四道欄板,三個拱券,官民只能通行于兩側的木橋。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正陽門古跡 2-五牌樓
五牌樓原是樹立在正陽門橋南的一座“五間、六柱、五樓”柱出頭式木牌樓,上書“正陽橋”三個大字,老北京人也把前門大街稱為“五牌樓大街”。明朝正統四年(1439年)建成時為木結構,根立柱均為通天柱(亦為沖天柱),每根立柱各有一對戧柱,每間上有兩道額倣,倣間有鏤空花板,倣上各以鬥拱承樓頂,五樓均為四坡頂,正間額倣間鑲“正陽橋”匾額,夾桿石上有石雕小獸。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正陽門篇鑒賞
正陽門古跡 3-大柵欄
大柵欄由明代繁華興盛至今,都源於當時北京有“宵禁”一説,明代為防止盜賊隱藏在大街小巷之內,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戳起了木柵欄,有差役把守,所以“大柵欄”就成為這條衚同的名稱了。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大柵欄的老字號有:瑞蚨祥綢布店、內聯陞鞋店、六必居醬菜店、榮寶齋文房四寶店、同仁堂藥店、千芝堂藥店、長春堂藥店、張一元茶莊、月盛齋熟肉店、都一處燒麥館等等。大柵欄是有名的“金融街”,珠寶市曾集中了數十家銀爐,經官方批准承擔著將各省上繳的稅銀熔鑄為銀錠交戶部的任務,還定期公佈銀錠與碎銀兌換的比價。大柵欄的銀爐再加上一百多家錢莊、銀號、金店,培育了北京金融市場的萌芽。大柵欄與戲劇有緣。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正陽門篇鑒賞
乾隆皇帝八十大壽(1790年),三慶徽班進京賀壽,演出後就留駐在煤市街惠濟祠。著名的“同光伶十三絕”和“四大名旦”、“四大鬚生”等都曾住在大柵欄。另外文化名人紀曉嵐、王士禎、李漁等名流的故居也在這裡,還有七十余處會館,居住過的應試舉子難以計數。大柵欄真是一個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樣雜耍,聲色犬馬的聚集地。一句話,大柵欄活脫脫一個老北京市井文化的博物館。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長卷內容摘要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京門九衢圖》所展現的老北京城以宮城為核心,宮城中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在中軸線兩側,一些壇廟、寺觀、苑林、府第、衚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對稱佈局。格局嚴謹、層次分明形成了這座著名都城獨具特色的整體風貌。
圖為《京門九衢圖》-老北京城門創作資料用圖
經過元、明、清三代發展形成的這座都城,是歷史文化、科技藝術和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集中體現,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
作者介紹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産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京門九衢圖》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國傳統繪畫“工兼寫”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六朝古都北京“內九外七皇城四”二十個城門樓以城墻和護城河為紐帶聯結起來的建築格局,展現清王朝鼎盛時期(康乾盛世)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築、體育、民俗等方面壯麗廣闊的場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