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由“鎮”到“城”,“運河第一鎮”的小城鎮發展之路

發佈時間: 2020-09-11 16:00:52 | 來源: 光明網 | 作者: 李慧 | 責任編輯:

海寧長安鎮(高新區),是一座歷史文化深厚的千年古鎮,數百年前曾是運河上漕運船隊的必經之地,被稱為“運河第一鎮”。

1個29億級的商業綜合體、2個城際站點、50個高品質樓盤、2所大學、10個城市社區……近年來,古鎮長安正加速由“鎮”向“城”跨越。

在政策稟賦上,長安早在2014年就被列為省級小城市培育試點鎮;在區位優勢上,它的南端與杭州錢塘新區緊密相鄰;在産業發展上,高端裝備、電子資訊、智慧醫療三大産業欣欣向榮。

“要高起點邁開融杭步伐,加快錢塘國際新城建設,打造杭嘉一體化發展先行示範區。”海寧市委常委、長安鎮(高新區)黨委書記汪國鋒發出融杭發展“最強音”。海寧長安鎮(高新區)的探索為我國城鎮化發展提供了諸多思考和啟示。

由“鎮”到“城”,“運河第一鎮”的小城鎮發展之路

建設美麗城鎮,重塑顏值與業態

近年來,隨著創建省級中心鎮、入圍省級小城市培育試點鎮、打造省小城鎮綜合環境整治樣板鎮、創建美麗城鎮等一系列重大變革,長安鎮(高新區)這座千年古鎮在不斷孕育新生。

目前,長安通過近6年的省級小城市試點培育鎮建設,形成了以長安新城為主中心,高新區為副中心,涵蓋運河古鎮、科教新區、特色農業區、回頭潮景區、融杭商貿區“一體兩翼五大組團”的發展格局。

今年以來,長安將創建“都市節點型”美麗城鎮樣板鎮作為一項中心工作,項目建設挂上了“加速擋”。在全民健身中心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有序施工,項目將進入場館內部建設以及室外附屬配套工程,預計明年5月可以全面完工交付使用。

“隨著融杭進程的不斷加快,杭海新區建設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長安人、新長安人對品質生活提出更高要求。”海寧長安鎮(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民健身中心項目的建設、使用,將助力“15分鐘健身圈”的打造,同時也為完善杭海新區民生設施配套添磚加瓦。

打開長安美鎮建設17個項目“作戰圖”可以看到,綠化景觀提升完成100%、杭海城際鐵路長安鎮站臺建設項目完成89%、鎮容鎮貌綜合管理項目完成100%……已有多個項目完成或接近尾聲,全力助推鎮(區)高標準建成具有時代特徵、現代品質的美麗城鎮樣板。

豐富産業內涵,鑄就城市高品質

乘坐杭州地鐵一號線往下沙(江濱)方向行進,在文海南路站下地鐵後,只需要6站公交車的距離,就可以抵達一個規模龐大的商業綜合體——下沙·奧特萊斯廣場。一路上,道路兩旁高樓林立,城市建設如火如荼,浙A牌汽車川流不息,讓人以為這裡是杭州的郊區,但其實是海寧的長安鎮(高新區)。

近日,記者來到這座購物廣場,儘管是工作日的下午,但前來逛街的顧客絡繹不絕。這個在長安成長起來的“杭州商場”即將迎來10年大慶,吸引300多家品牌店進駐,每年都在進行品牌迭代。去年,奧特萊斯接待顧客約600萬人次,營業額29億元,已連續4年每月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幅度。今年雖受疫情影響,營業額卻逆勢上漲。

身處海寧的一個鎮,卻自帶“杭州”光環,奧特萊斯的市場優勢也是長安的高品質發展的潛質。為高水準推進融杭發展統領“省級美麗城鎮樣板打造”和“國家級高新區創建”,長安還主動接軌國際,明確由新加坡墨睿設計事務所“劉太格設計團隊”承擔長安鎮的“駐鎮規劃師”職責;邀請華南理工大學袁奇峰教授團隊進行錢塘國際新城城市設計深化,提升城市規劃品位。

“今年,奧特萊斯二期義大利風情街順利開工,目前項目已完成今年投資額的54%。三期正在謀劃,項目全部竣工後銷售規模預計達40億元以上,將成為融杭‘時尚標桿’。”海寧長安鎮(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説。

優化公共服務,促進城鄉協同發展

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定居在長安的杭州人大約有10萬人,轄區內多個小區有95%以上的住戶都是杭州戶籍,還有很多杭州企業落戶高新區。在年初疫情嚴峻形勢下,跨越行政區域的人員流動成為復工復産和疫情防控的難題。

為此,海寧和杭州錢塘新區兩地政府積極溝通,推出“杭州錢塘新區與海寧市長安鎮(高新區)往來人員互認”通行證,符合條件的人員,在杭州錢塘新區與海寧市長安鎮(高新區)之間往來將不受阻攔,各卡點予以放行,大大提高通行效率,為疫情期間推動兩地間經濟社會有序恢復提供了極大便利。

去年10月23日,海寧和錢塘新區還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海寧“杭海新區”正式納入錢塘新區戰略規劃範圍,雙方約定打造浙江省跨行政區一體化發展的示範區、領率區、樣板區和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的標誌性大平臺,而長安就地處杭海新區核心區域。

去年12月1日,杭州錢塘新區與海寧以互設自助終端專區的形式,實現了政務服務事項異地自助通辦和“數據跑路”,年度窗口辦件量達20萬件以上,海寧首臺杭州綜合辦事自助機就位於長安的杭海新區政務服務中心。

當前,長安正著力打響“錢塘國際新城”這張嶄新名片,在基礎設施、産業發展、民生配套上與杭州高度融合。文海路、之江路等4條道路與杭州同名貫通;二級甲等醫院、省級高等院校、五星級酒店等高端融杭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在黨建聯盟、平安建設、文化交流等方面全面推進與杭州合作交流……

“接下去,長安充分依託鄰杭臨江資源,高起點對接杭海新城規劃,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運河古鎮和融杭新城,與杭州臨平、下沙共同成為城東智造大走廊與G60創新走廊對接的關鍵節點。”汪國鋒表示。

推薦閱讀
寧波積極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地標”城市 浙東運河(寧波段)位於大運河末端,是中國大運河重要組成部分。自2014年“兩段一點”(浙東運河虞余段、浙東運河寧波段和寧波三江口的慶安會館)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後,寧波不斷做好浙東運河的保護傳承利用文章,充分發掘大運河(寧波段)“河海聯運”的獨有特色,為城市高品質高品位發展注入新活力。
由“鎮”到“城”,“運河第一鎮”的小城鎮發展之路 海寧長安鎮(高新區),是一座歷史文化深厚的千年古鎮,數百年前曾是運河上漕運船隊的必經之地,被稱為“運河第一鎮”。1個29億級的商業綜合體、2個城際站點、50個高品質樓盤、2所大學、10個城市社區……近年來,古鎮長安正加速由“鎮”向“城”跨越。
無錫:一體化中構建生態宜居現代“運河之城”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在進入蘇南境內後,遙別長江,一路浩浩蕩蕩,經鎮江、常州、無錫、蘇州,直達太湖、杭州灣。作為京杭大運河唯一穿城而過的城市,無錫在擁有40.8公里長河段的同時,還獨佔整條京杭大運河中保存風貌最完整、保存歷史遺存最多、最具江南水鄉風情的“運河絕版地”——長約1.5公里的跨塘橋至清名橋環城古運河段。
江南大地上,古老運河這樣萌動生長 西元前486年,在今天的揚州蜀岡周邊,挖下了中國大運河的第一鍬。幾乎與此同時,在吳國大本營江南地區,一套完備的運河體系也即將形成。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