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文化 一條流動的“史詩”
中國大運河上下2500多年,綿延3200多公里,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這條以人工之力開鑿的水系,貫通南北,打破了地域的界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展現出我國勞動人民的為偉大智慧和勇氣,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明,是一部書寫在華夏大地上的宏偉詩篇,更是一條流動的不朽“史詩”。
挖掘運河文化內涵,打造運河文化符號。“寄語飛南歸北雁,大河頭尾是家川。”大運河承載的不僅是自然風光和運河兒女的悠悠鄉愁,更重要的是那流淌千百年的歷史文脈,這才是運河文化最為恒久的魅力所在。
因此要挖掘大運河蘊含在其外顯形態之中的隱性的內涵、價值觀、審美心理與生活方式等,並將其整合與轉化,提煉出大運河特色文化符號,在促進産業融合、做大産業載體、融入運河旅遊網等方面下足功夫,最終將運河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産業發展優勢。
更新資源活化方式,煥發文化遺産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中國大運河是縱貫南北、橫亙古今的中華歷史文化長廊和世界文化遺産。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大運河為中國經濟發展、國家統一、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留下了寶貴的遺産和流動的文化。現如今大運河文化,已內化為中華民族悠遠綿長的文化基因,成為其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展現出巨大的文化和旅遊價值。
2014年,大運河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産項目。作為中國大地上一度最繁忙的黃金水道,更大範圍激活了對大運河文化遺産進行保護、傳承、利用,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為一條高顏值的生態長廊、高品位的文化長廊和高效益的經濟長廊,帶動全流流域的文化繁榮、産業升級和社會進步。
因此要把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人文積澱及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結合起來,保護好、傳承好大運河沿岸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推動大運河特色體驗旅遊業的發展。
統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生態環境。生態是大運河的一張“金名片”。行走在運河邊,所到之處,遊目騁懷,河水浩蕩而過,兩岸綠樹茵草,親水步道,花木景觀等十分怡人。兩岸市民們散步、下棋,運河呈現一派自然和諧的風光。這得益於打造大運河文化帶,深入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
因此要積極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配套,以豐富的運河文化資源為依託,打造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地方景標,將文化資源保護與公共文化空間結合,不僅為大眾提供了休閒娛樂空間,也豐富了群眾文化及相關保護知識,營造區域文化氛圍,增強地方文化認同,在創新文化保護傳承形式的同時豐富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了二者的有效聯動。
常言道:“欲亡其國,必亡其歷史;欲滅其族,必滅其文化”。反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興旺,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不倒,就必須牢記歷史、傳承和發展民族優良的傳統文化。大運河文化歷久彌新,文化底蘊深厚,只要我們保護好、傳承好大運河所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喚醒時代價值,那麼這條流動的“史詩”必要會源遠流長,煥發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