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標識亮相錫城

發佈時間: 2020-09-04 09:25:22 | 來源: 無錫市委網信辦 | 作者: 韓玲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細心的市民或許會發現,位於惠山古鎮下河塘的導覽牌上,多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LOGO字樣和圖案標識。據了解,這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標識形象系統,它是由漢字運河組成的水紋,水紋可以首尾連接,連續不斷,象徵大運河延綿不斷地從歷史中緩緩流向未來。目前進行的標識形象系統導入應用將先期在清名橋核心展示園(如圖)和惠山古鎮核心展示園內呈現,這些標識導覽牌將在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前完成布點設置。之後,我市將適時優化設計運河沿線景觀風貌,加強點線串聯,充分展示大運河無錫段變遷歷史和無錫城區空間記憶標識,展現無錫深厚的文化底蘊。

記者從市運河辦了解到,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是國家推進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有利於生動呈現運河文化獨特創造、價值理念和鮮明特色,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充分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持久影響力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強大生命力。我市根據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保護規劃的相關要求,整合大運河無錫段各類歷史文化資源,對一系列主題鮮明、內涵清晰、邊界明確、功能完善的大運河公共文化空間進行梳理,確定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無錫建設保護區的主要空間佈局結構為“兩園三帶十五點”。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按照文化遺存保護、文化價值弘揚、生態保護修復、沿線環境建設“四個走在前列”的定位,對照建成“先導段、示範段、樣板段”標準,組織編制《無錫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為彰顯無錫發展品質和特色提供方案指導。設立首期4億元的無錫大運河文化旅遊發展基金,為運河沿岸文旅産業提供多樣性、專業化的金融支撐保障。在江南大學成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無錫分院,為大運河傳承保護利用提供智力支援。積極推進闔閭城考古遺址公園、惠山古鎮文化旅遊二期工程、伯瀆河文化公園等一系列大運河重大項目和工程,為建設傳古揚今的文化帶、綠色宜居的生態帶和享譽中外的旅遊帶厚植發展基礎。

下一步,按照規劃要求,我市將強化精品理念,高品質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無錫建設保護區建設工作,確保于2021年完成建設任務。建設過程中將注重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提升配套服務功能、合理組織交通流線、豐富文化體驗活動、加強整體風貌控制,力爭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示範展示區,進一步展示“千里運河·獨此一環”的獨特魅力,擦亮叫響“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品牌。

 

推薦閱讀
9月起進入京杭運河江蘇段船舶必須“零排放” 9月1日起,京杭運河江蘇段船舶和港口水污染防治“二號行動”進入集中整治階段,凡不能滿足船舶污染物“零排放”要求的船舶,不得進入京杭運河江蘇段。記者了解到,“二號行動”自7月20日啟動,僅8月1日至31日期間,全省船舶污染防治檢查1022艘,其中400總噸以上船舶502艘、400總噸以下船舶520艘。對於已經進入京杭運河的船舶,將按規定予以行政處罰,並責令限期就近整改。
大運河與中國古代文學 今天我們邀請了幾位著名的古代文學學者,來到大運河畔的淮陰師範學院,與淮陰師範學院的各位運河文學研究專家共同舉辦這樣一次對話會,希望能對推進大運河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有所貢獻。各位從外地到淮安的學者通過與淮陰師範學院運河文化與運河文學研究專家的交流,一定會對“大運河與中國古代文學”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而大運河和中國古代文學的關係,更是非常密切。
大運河文化 一條流動的“史詩” 中國大運河上下2500多年,綿延3200多公里,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這條以人工之力開鑿的水系,貫通南北,打破了地域的界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中國大運河是縱貫南北、橫亙古今的中華歷史文化長廊和世界文化遺産。兩岸市民們散步、下棋,運河呈現一派自然和諧的風光。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標識亮相錫城 我市根據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保護規劃的相關要求,整合大運河無錫段各類歷史文化資源,對一系列主題鮮明、內涵清晰、邊界明確、功能完善的大運河公共文化空間進行梳理,確定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無錫建設保護區的主要空間佈局結構為“兩園三帶十五點”。在江南大學成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無錫分院,為大運河傳承保護利用提供智力支援。記者從市運河辦了解到,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是國家推進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有利於生動呈現運河文化獨特創造、價值理念和鮮明特色,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充分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持久影響力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強大生命力。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