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江蘇樣板”
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是千年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一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産。過去一年來,江蘇積極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在頂層設計、遺産保護、治理修復、文旅融合等多方發力,高標準、高水準、高品位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讓這一“流動的文化”更加熠熠生輝。
【無錫:保護傳承以河為線串聯城市文脈】
“南長街,運河水,惹人醉;清明橋頭,槳聲驚夢月影陪”,夜晚的無錫南長街光影流連,遊人沉醉。遊客們乘坐畫舫泛舟遊覽,感受著“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的古韻閒情。一位無錫市民説,這是一條很有歷史韻味的古運河,有大城市裏完全感受不到的那種煙火味。
悠悠古運河抱城而過,造就了“千年運河、獨此一環”的秀美奇觀。如何將這段極具江南水鄉風情的古城與運河保護好、傳承好?這幾年,無錫努力彰顯城市歷史的主要特徵,從整體上增強城市的文化含量和歷史縱深感。今年4月,一條長11.8公里的“高顏值”慢行步道正式環通,把清名橋、南長街、南禪寺等一批原先割裂分散的景區街區“串珠成鏈、閉合成環”,拉進了市民遊客與古運河間的距離,使運河與城市真正融為一體,成為當地又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
江蘇古運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楊洋介紹,船在水中游、人在岸上走,實現了水岸互動,使市民和遊客能直接感受到古運河的風光。
【統籌保護規劃先行重點項目加快建設】
無錫古運河畔的悄然變化,正是全省積極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生動寫照。近年來,江蘇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主體責任落實,成立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同時,統籌做好各項保護傳承利用工作。
今年,《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決定》正式實施,成為全國首部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地方性法規。我省還制定出臺《江蘇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編制完成《江蘇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正加緊編制、出臺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文化價值闡釋弘揚、生態長廊建設等6個專項規劃,以規劃引領保護和高品質建設。
過去一年,全省各地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因地制宜、亮點頻出。完成大運河水文化遺産調查,建成了全國首個水文化遺産數據庫;推動淮安板閘、揚州隋煬帝墓等運河重要遺産納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加快推進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臺等一批重大標誌性項目建設。
揚州三灣公司工程建設部部長宋建輝介紹,要通過博物館的建設展示“看得見的文化”,更要挖掘利用“看不見的文化”,使大運河沿線的文化故事、千年遺存得到更立體更豐富的展示,讓更多的遊客能來到揚州,感受千年運河的獨特魅力。
常州市運河辦副主任謝春林介紹,名人文化、紅色文化和工商文化,是常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的特色和亮點。常州將繼續系統化推進運河的歷史文脈傳承、生態環境修復、岸線景觀塑造、綠色經濟發展,努力把大運河常州段建設成高品味、高水準的文化長廊、生態長廊、旅遊長廊。
【創新推動文旅融合擦亮世界文化名片】
與此同時,全省依託大運河“黃金水道”和人文生態優勢,創新推動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打造文化旅遊精品線路,培育文化旅遊新業態,打響“千年運河”國際文化旅遊品牌。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畢然何斐無錫臺常州臺宿遷臺揚州臺淮安臺編輯/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