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運河宿遷城區段綜合整治暨水上服務區創建紀實
7月16日,交通運輸部專家組到達江蘇,對京杭運河宿遷城區段綜合整治暨水上服務區等內河水運示範工程進行驗收。驗收會議上,專家組對宿遷航道建設與城市規劃相結合的新方式、管理與服務轉換的新理念、航道發展與城市發展的新思路及水上服務區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7月下旬,記者冒著高溫酷暑來到剛剛驗收不久的京杭運河蘇北段的宿遷水上服務區。儘管烈日當空,記者看到過往船隻仍整齊有序地停靠在岸邊,絡繹不絕的船民上岸後悠閒地逛著各家商鋪,選擇自己需要的物品或服務。一位山東船員告訴記者,船民到這裡可以辦理港航監督、船舶檢驗、航證許可、運政管理、規費繳納等所有水上交運手續,同時還可以享受購物、醫療、餐飲、加油等全方位服務。不僅使千里運河無服務區的歷史從此結束,而且讓我們這些常年在水上漂的船員有了一個歇息的“家”。
臟亂差困擾大運河
京杭運河是宿遷的母親河,其在宿遷境內112公里,途經宿豫區、宿城區和泗陽縣二區一縣,其中宿遷城區段全長18公里,並穿城而過。在其境內,分別配布有皂河、宿遷、瀏老澗和泗陽等4道船閘。去年,京杭運河蘇北段貨物通過量超過1.6億噸。京杭運河造就了宿遷城河相依的城市形態,帶動了宿遷傳統産業的蓬勃興起,奠定了宿遷悠久深厚的文史底蘊。但是,長期以來京杭運河宿遷城區段污染嚴重、淤泥深厚、航道變窄、水路不暢,沿河綠地面積少、臨河廠礦企業多,致使“有河不見水”,污水排放使運河水質惡化,船行波使岸坡坍塌;運河兩岸建築雜亂,房屋擁擠、垃圾成堆,加上倒閉企業的破損廠房、倉庫和荒廢的土地,雜草叢生,殘垣破壁隨處可見,沿岸生活居住環境十分惡劣。
隨著宿遷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水運事業的快速發展,船舶數量增多、噸位變大,導致過閘船舶待閘的時間長,錨地積壓船舶多,船員在船閘附近逗留時間較長。但是,京杭運河沿線為船民服務的場所和設施主要是以船閘上、下游遠方調度站為中心並在其周圍搭建起來的小規模的店舖、油罐、修理點等,由於是自發、無序和隨意發展起來的,可以用“散、亂、臟、差、低”這五個字來形容,即服務場所相對分散、佈局混亂、環境衛生臟、服務態度差、商品檔次低。同時也沒有專門的部門進行管理和引導,社會治安不良,嚴重影響運河的對外形象和船民的生活水準。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宿遷市交通局及所屬的航道管理處積極把握宿遷三線船閘建設契機,在提高航道、船閘通行能力的同時,在京杭運河沿線率先規劃建設宿遷水上多功能綜合服務區,便於船民休閒、娛樂、購物、船舶維修、加油、寄泊,提高宿遷整體水運層次和服務品位。
讓200萬船民有一個“家”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自古至今最著名的水上要道之一,不論是它起建之初的軍事價值,還是明清時期的漕運功能,都無愧於國之命脈的稱號。現在的京杭大運河仍承擔著年近2億噸的貨運量,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相當重要。
全長683公里的江蘇段是京杭運河中通航條件最好、船舶通過量最大、航運價值最高的“黃金水道”,來往運輸的船隊為各個城市的建設提供著建材、能源的物資保證。到去年底,僅宿遷市從事船舶運輸的人員已超過1.5萬餘人,加上每年40萬艘從宿遷段運河過境的船舶,有近200萬人需要在宿遷境內消費購物、維修船舶、添加油料和餐飲娛樂。
但是水環境的特殊性以及水上服務區的缺乏,使得常年生活在水上的船民無論是購買生活用品還是醫療看病都必須等到停航上岸,船舶維修、配件購買都要在起航前進行。若是依靠一些瞅準商機,利用小船在運河上流動營業的“貨郎船”和“加油船”的話,既影響航道安全,船民的利益也無法得到保障。
為了營造“暢、潔、綠、美”的通航環境,打造“綠色水岸”、“生態運河”,2003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宿遷市交通局、航道管理處和市水務局抓住有利時機,結合中運河綜合整治工程的實施,籌措5000萬資金,率先在運河上啟動了京杭運河宿遷段水上服務區工程,並於2007年底建成,使千里運河無服務區的歷史從此結束,讓百萬船民在京杭運河宿遷段有了一個歇息的“家”。
宿遷市交通局副局長、市航道管理處處長王彬告訴記者,服務區位於宿遷船閘上游,橫臥京杭運河北岸,東西長1.5公里,佔地近200畝,主體工程總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配套綠化景觀區8萬平方米。服務區按照功能分為農貿市場、餐飲部、行政樓、船舶配件城、加油站、回收站等六大板塊,其中行政樓內包括行政服務中心、銀行、醫療等機構。
該服務區不僅解決了船民購物、醫療、餐飲、加油等日常所需,同時對往來船舶産生的廢油、船民的生活垃圾進行集中回收和及時處理。從而為打造綠色通道,生態水域提供有力保障。
該服務區除主體工程按照高標準建造外,還根據地形地貌特點,為服務區量身訂做一件“生態外衣”,即在服務區身旁建成約20000平方的綠化景觀區,景觀區按照園林風格設計,內置親水步行街、林蔭大道、生態小島、苗木園藝、生態防護林等,與中運河綜合整治工程交相輝映,打造出富有特色的“綠色名片”。
水上服務區一瞥
傾心拯救千年“母親河”
隨著宿遷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運河城區段眾多潛在的問題日益嚴重,直接影響中運河綜合效益的發揮,生活在沿岸的人民群眾開始強烈要求改變中運河的環境,拯救這條滋潤西楚人民千年的“母親河”。
2002年6月中運河綜合整治工程開始實施,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堅持綜合整治與城市總體規劃相吻合,防洪治污與經濟開發相結合,景觀建設與文化傳統相融合的指導思路,貫穿“以人為本,以生態為源”的規劃設計理念,緊扣“園林式,生態型”城市發展目標,按景觀主題化、序列化要求,進行概念性規劃,以人水和諧為宗旨,充分考慮水、堤、路、橋、綠、歷史文化等因素和排澇、調水等方案。
2005年10月30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來宿視察中運河城區段綜合整治工程時表示,宿遷下的決心很大,治理效果很好,整個工程的投入合理而且節省。2007年,運河風光帶被省政府批准為省水利風景名勝區。
無限風情的中運河成為這片古老的西楚大地上最具活力的血脈,它將帶領這座新興的城市,這群滿懷激情的人們,共同在新時代的舞臺上再鑄輝煌。
凝聚宿遷人智慧和汗水的京杭運河宿遷段暨水上服務區已成為運河史上的一個亮點。它不僅體現了人性化關懷和創新精神,更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服務民生做出了巨大貢獻。京杭大運河宿遷水上服務區已被交通部明確為示範工程,並在全國作為典型推廣,宿遷的第一將為全國水運服務業的發展做出示範。京杭運河宿遷城區段綜合整治暨水上服務區工程的建成使用,不僅為“生態宿遷、綠色家園”再添一道亮麗風景,也為宿遷實現“水運強市”戰略打了堅實的基礎。
行政服務中心辦公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