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4米 長48米 5000多個人物“演繹”運河史詩
安玉民和他的作品
落筆的最後一個人物,是一位身穿白衣、手持折扇的年輕書生,滿面春風行走在大街上,微風拂過掀起對面轎簾,裏面端坐著一位俏麗的小姐。他的目光立刻就跟隨了過去。小姐倒是沒有在意,旁邊的管家卻注意到了,略帶著警惕的目光,瞄著書生。
畫中場景,是宋代開封。在上千個人物中,這段小故事只是極小的一部分。
上千個人物構成的宋朝畫面,也不過是1/4。歷經大半年的創作,揚州國畫院院長安玉民終於完成了“大運河史詩圖卷”的歷史部分,四個場景,四幅畫面,高度2.4米,長達48米,5000多個人物,共同構成了空前的“運河史詩”。
【48米畫卷上的傳奇】
四幅歷史片段見證運河
彰顯運河的光榮與夢想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歷史卷又該如何呈現?答案是四幅畫面,四個具有代表性的片段濃縮這條河的光榮與夢想。
吳王夫差的北伐夢
這條河曾凝聚著吳王夫差的北伐夢,夫差自己肯定沒有想到,他下令挖河的這個創舉,會書寫如此久遠的歷史傳奇。中華民族需要一條南北方向的運河,而這條運河最早就形成于江淮之間。在後來的漫長歲月中,這段運河也一直成為整個運河中最為風韻成熟的地段。流過戰爭的血雨腥風和王侯將相的權力爭奪,揚州邗溝又回歸於平民母親般的本色,溫暖而輕柔。
隋煬帝楊廣的繁華夢
這條河曾流淌隋煬帝楊廣的繁華夢,在中國的歷代帝王中,大多數定鼎北方,而楊廣是較早具有南方意識的帝王。一個日益富庶和覺醒的南方,正在以精美而富有靈性的生活方式進入北方的視野。在大隋帝國的旗幟下,南北財貨融會貫通,八方衣冠各競風流。那些民工通達了運河,讓一條大運河容光煥發,讓大唐盛世緩緩走來。
宋朝皇帝的安逸夢
這條河曾伴隨著宋朝皇帝們的安逸夢,那是12世紀初期的開封,富麗甲天下,而這樣的富足,也主要來自於運河的供養。事實證明,這條運河如果運載的是關係國計民生的物資,那麼帶來的一定會是國泰民安。如果運載的是臭名昭著的“花石綱”,那麼就離亡國不遠了。一條河,也和整個國家的運勢息息相關。
元世祖忽必烈的天下夢
這條河曾聚集著忽必烈的天下夢,在他的指揮下,大運河完成了從北向南的基本走勢,奠定了現代大運河的雛形,從草原到中原,忽必烈的心中,裝著一個滿滿的天下。他一定也看中了南方的富庶,所以人在馬上,心在河中。
如果大運河是一條時光之河,那麼夫差、楊廣、忽必烈等人,就分別站在河流的不同位置。他們所代表的朝代,已經被時光覆蓋了,但是這條河還在,永遠都在。
【一位揚州畫家的挑戰】
運河沿線城市博物館幾乎都跑遍了
高度2.4米,長達48米,5000多個人物。安玉民感嘆,“畫面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必須合情合理,他穿著什麼衣服,拿著什麼工具,為什麼出現在那裏,都是有講究的。”
那麼,這樣的“合情合理”從何而來?那就需要畫家自己進行大量的資料積累和現場考察。運河沿線城市的博物館,安玉民幾乎都跑遍了。相關的文獻,他也查閱了很多。如此,一個個人物的形象才慢慢在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來。
春秋的衣冠。在吳王夫差的年代,當時人物所穿的衣服配飾,其實很難考證。此外,還有髮型。春秋時期的人,不論男女,很少剪髮。那麼,長髮如何束于頭頂,都有什麼髮型?每一次落筆,每一個形象都要經得住推敲。數以千百計的人物勞作形象,也是紛繁複雜,動靜結合。這些人物,都需要在落筆前全都構思得當,才能傳神如生。
隋朝的柳樹。隋煬帝下揚州,龍舟的奢豪自然不必言説。而在兩岸勞作的民工則是畫面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群。在作畫時,安玉民用現代的筆法將人群的磅薄描繪得如臨其境。這些民工,如同兩岸的柳樹堅韌不拔。
宋朝的扇子。“中期成果畫面中的城門模倣了《清明上河圖》,這是宋朝鮮明的標誌,但是,這次在定稿時,我還是把城門拿掉了,藝術不能附著于之前的畫作,要憑自己的創意再現大宋開封之繁景。”所以,在宋朝的開封城,沿街賣花的,店舖賣酒的,商業極為繁華。甚至,安玉民認真研究了宋代人關於扇子的使用,可以用來納涼,可以用來風雅,也可以用來掩面而過。
元朝的船隻。到了忽必烈的畫面,河道之上,有兩種規格不同的船隻。北方來的船隻體積較大,帆廣勁足,而南方的船隻體型較小更為靈活,這恰恰能夠表明,南北河道在這裡的交匯,甚至在南北船工的服裝上,都有明顯區別。
所有的細節,都在畫卷中一一呈現,最終呈現出四幅運河歷史篇章。
塑造5000多個不一樣的人物造型
除了考驗塑形能力還考驗體力
“沒有細數過,總有5000多個人物吧。”安玉民説,“我所追求的,每個人物的神態都是各不相同的,因為在我的構思中他們都是真實的人,生活在不同朝代……”如此鴻篇巨制,安玉民的經驗就是不斷打草圖。48米的長卷,就畫4.8米,或是10米的草圖,在草圖上不斷安排人物,不斷調整,直至每個人物以最合適的姿態,出現在最合適的地方。塑造5000多個不一樣的人物造型,對於畫家的塑形能力來説是個極大的考驗。更大的考驗,還是體力。如此大尺幅的畫面,需要長時間站立,還要不斷調整姿態,將畫紙鋪在地面上觀察。“那段時間,換了好幾副眼鏡,度數增加了100度。”
為了創作,大半年時間內,安玉民每天都要保持著最充沛的精力,其實是“逼”自己,“逼”自己時刻都處於最佳的狀態。
安玉民介紹,最先畫的是吳王夫差,這是運河的源頭。第二幅畫的是忽必烈,因為自己也是內蒙古人,所以對於馬上民族的描繪,最是得心應手。隨後畫的,則是隋煬帝楊廣。而宋代的畫面,因為人物最多,難度最高,放在了最後。而他在畫面中,也“設計”了很多人物故事,比如秀才上街遇小姐等。“不能只是人物的堆砌,我希望他們之間是有故事的,哪怕是眼神,都要有所交流。”
史上最長運河圖卷,一人完成歷史部分,對於任何一位畫家來説,都是一次極大的考驗。對於安玉民來説,這也是他畫過尺幅最大的畫作。“現代畫家所畫的歷史人物,一定要具有時代性。同樣是吳王夫差、隋煬帝楊廣這樣歷史人物,距離現在一兩千年了,過去的畫家肯定也畫過。那麼,現代畫家又該如何呈現?畢竟,此時此刻筆下的人物,是代表著當代的筆墨,當代的審美,一定要具備當代的精神。我要做的,就是為運河,為揚州,留下當代的筆墨”。
大運河史詩圖卷
檔案
由大運河沿線書畫家組成的創作團隊共同完成,終稿高2.4米、長120米。
來自不同省份的藝術家走到一起,彼此間也許是第一次合作,其中涉及觀念、想法、畫風的磨合、切磋,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靈感火花。
采風考察期間,畫家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有些還自駕穿越了運河沿線省市,收集了第一手資料,繪製了無數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