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杭州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劃出年度重點

發佈時間: 2020-08-03 10:51:00 | 來源: 杭州日報 | 作者: 朱穎婕 | 責任編輯:

流淌千年的大運河,見證著杭州的成長變遷。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決策部署,也是杭州展現城市魅力的重要工程。《杭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已獲市委常委會審議並原則通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將全面啟動。7月31日,杭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進一步明確了工作計劃。

今年7月,《杭州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已完成初稿,正在徵求意見建議。10月底前,將研究細化大運河沿岸標誌性的博物館、檔案館、科技館,以及古村古鎮歷史文化街區的項目論證和實施方案,一批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標誌性項目也將集中開工。

到今年年底,杭州將謀劃實施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公園項目建設,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大運河杭鋼工業遺址綜保項目等都將開工,並將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

杭州列入“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的河道總長約110公里,有5個遺産河段和6個遺産點,河道沿線遍佈各類歷史文化遺産,遺産區面積約7.73平方公里。會上,拱墅區、蕭山區和余杭區等單位提出了當地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計劃。比如,拱墅區將進一步推動實施大運河亞運公園等十大文化項目,新建華豐工業記憶走廊等新文化地標項目,開展半山立夏節等活動,並進一步打響“夜運河·月光經濟”品牌,支援沿岸文創産業高品質發展;蕭山區將有機串聯城墻遺址、古城門,融合沿線省級非遺文化傳承,改造提升運河兩岸設施,打造展示蕭山歷史文化的運河古街;余杭區將開展廣濟橋安全監測和其他文物的安全檢查巡查工作,佈局運河文化主題酒店、自駕車露營基地,建設客運碼頭、遊客集散中心等旅遊公共服務設施,與主城區聯動開發大運河文旅産品。

推薦閱讀
河北青縣:大運河荒灘變身生態公園 8月1日拍攝的青縣運河灘地生態修復示範區(無人機照片)。河北省青縣運河灘地生態修復示範區原是城區北部大運河沿線的一處荒灘。近年來,青縣全面推進大運河沿線生態修復工程,通過河道清淤、拆遷拆違、垃圾清理等措施,將這裡打造成面積200余畝的生態公園,假山、湖泊、甬路、廣場等休閒景觀錯落有致,于2019年投入使用。
京杭運河淮安段過閘難基本解決 為應對蘇北運河低水位應急保通工作,省水利廳根據旱情、航道水位、待閘船舶數量等情況,加強用水管理,控制沿運用水,實行錯峰調度,在保障城鄉居民生活、重點工業用水需求的同時,兼顧維持了蘇北運河航運水位。“船舶過閘難,難在水位低,現在這個問題基本被解決了,水位上升,我們心裏就有了底,相信還在積壓的船舶,會在最快時間被陸續安排過閘。8月3日18時30分,京杭運河淮安船閘上游水位9.5米,下游水位6.4米,高於最低通航水位0.4米,上下行待閘船隊81個、貨輪1699艘,共約2500艘,較最高峰時下降3500余艘。
常州新北區奔牛鎮打造“融·美”大運河黨建文化示範帶 建立“紅色聯盟”,構建區域化黨建共同體。探索“融入式”黨建,推動黨員服務轉變。構築“紅色堡壘”,打造一體化黨建生態圈。
鶴壁大運河文化帶項目集中開工 其中,投資5億元以上項目3個,包括浚縣黎陽故城森林公園項目、淇縣全域旅遊集散中心項目、鄭濟高鐵滑縣浚縣站浚縣片區綜合樞紐停車場及聯絡通道等建設項目。據悉,浚縣擁有類型豐富的大運河遺産,涵蓋水工遺存、附屬遺存、相關遺産3個大類,其中黎陽故城、黎陽倉、浚縣古城等已被納入《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2020年07月31日07:43來源: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郭戈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秦川)7月29日,鶴壁市2020年大運河文化帶項目暨浚縣古城文化遺産保護傳承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浚縣舉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