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傳承運河千古文脈 淮安盱眙舉辦第一山文化論壇

發佈時間: 2020-06-15 09:37:39 | 來源: 中新網江蘇新聞 | 作者: 許萱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山似翠屏水若練,秀峰聳峙長淮邊”,這就是被北宋大書法家米芾讚譽的淮安盱眙第一山。如今,第一山正在打造歷史文化街區,以“最美運河地標”的原味、古色古香的風味、美食飄香的韻味,展現出運河明珠的雋永光芒。6月14日,因山而設立的“第一山文化論壇”輝煌啟幕。

“莫論橫霍撞星斗,且是東南第一山。”千年之後,第一山依舊成為文人雅集、縱論大勢的風水寶地。第二十屆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第一山文化論壇”在“同一片山水,共無限活力”的主題下,雲集了眾多知名學者、專家,共商高品質發展新路徑,開啟創新驅動新引擎,建設開放發展新空間。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東南大學教授段進,政策研究和傳統文化學者、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王丹譽,雲龍書院院長、原江蘇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徐放鳴等專家學者通過主旨演講、嘉賓對話,共同探討傳承運河千古文脈,扮靚盱眙山水風采,打造運河文化地標,共推文化旅遊品牌。

“一條河盡顯千年文化,一座山展示盱眙之美。”近年來,盱眙縣以“山水盱眙,有滋有味”為文化基因,呵護青山綠水,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利用棚改契機,做好歷史文化古城的保護和修繕。通過對第一山景區改造升級、修建歷史建築官廳、配套基礎設施等多項措施,全面提升山水景觀效果,凸顯文化特色,使第一山舊貌換新顏。

為踐行創新發展理念,精心保護大運河遺産,有效傳承大運河文化,第一山文化論壇契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表達“傳承千年山水文脈,激發當代發展活力”的題義,以運河文化為根、以開放進取為魂、以山水文化為脈、以美食文化為媒,力爭使運河文化的點線面融會貫通、人水城亮點良性互動,全面激發盱眙發展活力。

推薦閱讀
“古老的運河講新時代的故事”系列報道之徐州篇 其中的徐州衛、徐州左衛駐守徐州,大河衛負責大運河的保衛工作。”(《徐州志》)徐州參將府管轄範圍很廣,北至山東鄄城、曹州(今菏澤)、滕縣一帶。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徐州篇四河交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樞紐城市圖為《古運回望圖》徐州段采風資料圖京杭大運河全程約1800公里,其中徐州市擁有約181公里河道,為大運河流經8省市之中,大運河長度最長的地級市。
傳承運河千古文脈 淮安盱眙舉辦第一山文化論壇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東南大學教授段進,政策研究和傳統文化學者、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王丹譽,雲龍書院院長、原江蘇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徐放鳴等專家學者通過主旨演講、嘉賓對話,共同探討傳承運河千古文脈,扮靚盱眙山水風采,打造運河文化地標,共推文化旅遊品牌。如今,第一山正在打造歷史文化街區,以“最美運河地標”的原味、古色古香的風味、美食飄香的韻味,展現出運河明珠的雋永光芒。為踐行創新發展理念,精心保護大運河遺産,有效傳承大運河文化,第一山文化論壇契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表達“傳承千年山水文脈,激發當代發展活力”的題義,以運河文化為根、以開放進取為魂、以山水文化為脈、以美食文化為媒,力爭使運河文化的點線面融會貫通、人水城亮點良性互動,全面激發盱眙發展活力。
大運河北京段考古摸清張家灣古城墻基址結構 將建設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大運河北京段考古摸清張家灣古城墻基址結構張家灣古城東城墻基址鑽探現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供圖通過考古工作,基本明確了位於昌平區的古代白浮泉的流向和九龍池範圍,了解了明代張家灣古城墻基址的建築結構,掌握了漢代路城城外西南部區域的聚落分佈情況。為進一步加強對張家灣古城的保護,了解城址基本形制與埋藏狀況、保存程度等,自2005年5月至2019年7月,北京市文物局組織考古人員陸續對該古城遺址開展了考古工作,主要包括調查了城址所在區域的現狀和地形,勘探了城址的西南部和東南部,發掘了南城門基址和東城墻基址南段局部等。
觸摸運河文脈 感受非遺之美 京劇、曲藝、古琴等優秀非遺項目在古香古色的戲樓上一一展演,南開非遺購物節民間美食和工藝品展示展賣吸引了很多遊客和市民。通訊員王爽星攝。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