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2020年鎮江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召開

發佈時間: 2020-05-27 10:22:50 | 來源: 鎮江日報 | 作者: 陳志奎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26日上午,2020年鎮江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召開。市委書記、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馬明龍在會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部署要求,緊扣“江河交匯山水名城”的城市定位,圍繞“江河交匯津渡文化示範區、古今水利航運科技文化體驗區”的目標定位,積極構建“三園兩帶十六點”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格局,全力打造特色、走在前列。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徐曙海出席會議並作工作部署。

馬明龍指出,去年以來全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規劃編制初步完成,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協調機制逐步建立。馬明龍強調,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和短板,真正搞清楚“缺在哪、差在哪、弱在哪”。要對文化抱持敬畏之心,始終對標“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挖掘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著力解決疑難問題,補齊突出短板。要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搶抓政策機遇,夯實工作基礎。

馬明龍要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從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全力建設好大運河文化帶。要胸懷“大格局”,堅決扛好使命擔當,體現更強的政治擔當、歷史擔當和責任擔當,做到既對歷史負責,也要對今天和未來負責。要堅持“大保護”,緊盯關鍵補好短板,用心把文化遺産保護好,持續把水環境治理好,著力把傳承展示謀劃好,建立健全展示展陳體系,塑造統一的視覺形象品牌,打造大運河特色文化活動。要注重“大統籌”,堅持規劃要先行、機制要暢通、重點要聚焦,健全協調協作機制、督查考核機制、社會參與機制,一著不讓盯項目、“接天線”、強保障,形成齊抓共建的強大合力。

就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徐曙海指出,各地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強化規劃引領,強化項目支撐,強化保護利用,強化組織保障,嚴格按照成員單位任務清單,加大推進力度,確保年底考核得高分;市大運河辦要會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完善月度調度、季度督查、年度考核等機制,以“硬考核”推動任務“硬落實”。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孫曉南主持會議,通報去年以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情況,並就會上下發的《2020年全市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要點》和各成員單位任務清單等文件作了説明。

會上,市發改委、市文廣旅局、市水利局、市交通運輸局、丹陽市等5家單位負責同志先後作交流發言。


推薦閱讀
大運河體育、文化、旅遊需走融合發展之路 深化大運河體育文化旅遊産業的文化品質文化是大運河體育文化旅遊産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只有通過展現大運河體育文化風貌、喚醒大運河體育文化記憶,方能革新大運河體育文化的時代精神,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大運河體育文化旅遊産業的核心競爭力。其次,基於數字化手段喚醒大運河體育文化記憶。因此,首先應基於非遺體育元素構建大運河城市體育文化基因。
多元並舉推進大運河體育文化産業創新發展 運河體育文化既是運河文化的分支,又是地方文化的體現,具有特殊的時空規律性、歷史演變性、地方紮根性和社會變遷性,是自然文化、社會文化、時代文化的融合體。體育文化産業是體育産業與文化産業融合發展的新型業態,是基於體育産業跨界融合、創新發展的戰略選擇。具體而言,第一,基於實際,細分體育文化市場。
大運河體育文化産業創新發展的時代價值 《意見》指出,要發展特色運動,發展武術、龍舟、舞龍舞獅等民族民間健身休閒項目,傳承推廣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加強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發展。其中,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産極其豐富,也不乏體育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如武術、氣功、雜技、遊藝、民間傳統遊戲、民間傳統舞蹈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另一方面,運河傳統體育項目在一些當地學校中的普及性並不高,無論是省市級比賽的項目設置,還是城市文體活動,運河傳統項目的身影正逐漸退去。
天津市寧河區薊運河險工險段治理基本完工 截至目前,寧河區薊運河右堤西關村基段1.3公里、右堤寧河六村至五村段2.6公里、左堤劉莊段3.3公里、左堤還鄉河故道至北埋珠段3.1公里、左堤南埋珠段0.7公里、左堤清泥村基段0.4公里以及大楊河圈小北段、李莊子段1.4公里等7處約12.8公里堤防險工段應急除險加固工程已完工、完工率95.5%,預計6月10日前完成全部治理任務,補齊堤防短板迎戰汛期,全面確保薊運河安全度汛。自4月29日起,寧河區按照“輕重緩急、節約投資”的原則,主要採取用土料編織袋方式打築子埝、對堤防薄弱段進行加高加固、用土工布維護迎水側防止水流沖刷等方式進行除險加固,“多點開花”同步實施各項工程,爭分奪秒確保汛前完成治理任務。本站訊為全力做好超標準洪水防禦準備工作,天津市寧河區水務局組織防汛領域專家對區域內一、二級行洪河道開展拉網式檢查,共排查出薊運河存在堤身薄弱、堤坡陡立、高程嚴重不足、以村基代堤防等問題的險工險段7處、13.4公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