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圍繞長城大運河保護開發 山東這幾年做了這些事

發佈時間: 2019-12-09 14:57:51 | 來源: 大眾網 | 作者: 劉兵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據新華社消息,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設任務。

據了解,此前7月24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正式審議通過《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並提出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對堅定文化自信,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持久影響力、革命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具有重要意義。要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堅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對各類文物本體及環境實施嚴格保護和管控,合理保存傳統文化生態,適度發展文化旅遊、特色生態産業。

什麼是國家文化公園?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我國在文化建設中首次提出了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國家文化公園是一類文化資源的典型代表,對於闡釋、解説或研究國家遺産的自然或文化主題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是國家文化財富的寶貴載體。國家文化公園也是國家形象特徵和文化傳統的標誌體現,飽含了一個國家的歷史起源、民族精神與國家價值觀的滲透。

這次要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與山東有何關係?眾所週知,除了分佈在北京河北等地的明清長城外,山東境內還有齊長城,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齊長城遺址始建於春秋時期,距今已2500餘年,源於濟南市平陰縣,古濟水河東岸,從大峰山山頂通過,蜿蜒千里,直達青島市黃島區東于家河村北入海;東西蜿蜒千余裏,幾乎把整個山東南北分為兩半,主要有長清段、泰安段、萊蕪段、五蓮段等遺址。作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長城,山東在保護開發齊長城方面下足了力氣。

早在2008年山東就啟動了“齊長城資源調查”項目,經過近4年持續不懈的努力,在全國率先完成了早期長城的田野調查工作,首次實現了對齊長城的全面踏察,最終確認齊長城總長度為641322.40米。依據齊長城資源調查獲得的詳細資料,編制完成《齊長城總體保護規劃》。

2012年12月,“齊長城文化帶”就被確定為山東省“十二五”期間主要目標和任務之一。明確在保護方面,先要制訂總體保護規劃,然後開始齊長城墻體保護工程。齊長城沿線兩側自然山谷以上的山坡區域自然環境恢復治理和相關的軍事設施、村鎮兵營的保護也要進行。沿線的黃石關、青石關、錦陽關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工程。

2015年8月,淄川齊長城文化旅遊創意園項目簽約,作為山東省“齊長城特色文化旅遊帶”首個進入開發合作階段的齊長城文化旅遊項目,該項目的簽約標誌著淄博齊長城開發與保護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2016年3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齊長城保護管理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加快推進齊長城立法保護工作,嚴禁借齊長城之名,無限度、無規劃地惡性開發和利用。

2017年10月20日,齊長城文旅融合發展座談會在原萊蕪市雪野旅遊區召開,現場舉辦了《世界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專題攝影展。會議圍繞齊長城資源保護、齊長城文化遺産傳承、齊長城開發利用、齊長城旅遊發展等方面進行探討,助力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和旅遊強省建設。

而同樣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京杭大運河山東段全長645公里,貫穿棗莊、濟寧、泰安、聊城、德州五市。

2013年10月,《山東省大運河遺産山東段保護管理辦法》施行,大運河山東段的保護變得有法可依。這是我國第一部由省級人民政府頒布實施的大運河保護專項政府規章,也是山東省第一部關於大運河遺産保護的法律法規。同年,原山東省文物局啟動了“大運河歷史文化長廊”規劃建設和後續重大保護工程規劃設計工作。

2015年7月,山東省首屆運河論壇舉行。2019年10月,第五屆運河論壇舉行。

2016年,由原山東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牽頭編制的《“魯風運河”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總體規劃》通過評審,同年12月,“魯風運河”品牌聯盟成立,沿線五市“牽手”,形成了一個對外展示、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全新區域合作平臺。

2018年2月,山東將大運河文化帶納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列入全省十大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核心區。

2019年6月21日,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聊城大學主辦的大運河文化數據平臺、《中國大運河藍皮書:中國大運河發展報告(2019)》發佈會暨“大運河文化學術研討會”在舉行。國內首個大運河文化數據平臺在山東建成並運作。

推薦閱讀
京杭大運河北京多河段將實現遊船通航 北運河將於2021年6月前實現遊船通航。記者了解到,大運河北京段的多河段將逐步實現遊船通航。潮白河部分河段將於2022年12月之前實現遊船通航。
圍繞長城大運河保護開發 山東這幾年做了這些事 會議圍繞齊長城資源保護、齊長城文化遺産傳承、齊長城開發利用、齊長城旅遊發展等方面進行探討,助力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和旅遊強省建設。這次要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與山東有何關係。2013年10月,《山東省大運河遺産山東段保護管理辦法》施行,大運河山東段的保護變得有法可依。
大運河沿岸圖書館將共建共用文獻資源 因運河而興的山東臨清鈔關見證了近600年運河兩岸經濟和商業的發展,目前保護完好的京杭運河臨清段的戴灣閘和二閘同樣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研究古代經濟、政治、文化、漕運和治水的珍貴實物資料。此次多家圖書館達成共建共用大運河文獻資源的共識,是傳承和保護大運河文化的基礎條件和重要保障,是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的重要一環。日前,來自京杭大運河沿岸城市公共圖書館的32位館長及代表齊聚浙江嘉興,就大運河文獻資源共建共用達成共識。
奔流吧,大運河 “明年的全國兩會,我會繼續提交保護運河文化遺産的提案,發揮洛陽在大運河文化經濟帶建設中的文化資源與技術等優勢,助力大運河文化經濟帶建設。在省委省政府重視下,河南成立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起草組,多方調研,明確了大運河文化遺産資源挖掘、研究、本體保護、展示利用等系列工程的工作思路,摸清了686公里河南段運河沿岸文化遺址家底,籌措專項資金用於大運河沿線文物保護和博物館建設,在大運河申遺點段建立遺産檔案和監測系統,水質斷面整體達標率也提升了67個百分點……大運河一切向好。連續3年堅持以“隋唐大運河的保護與傳承”為提案的梁留科,帶領團隊成立了大運河研究院,爭取了專項研究基金,集結編印了《大運河文化論壇論文集》《隋唐運河故事》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北京、洛陽相繼召開高規格的大型研討會,有力推動了隋唐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納入國家規劃。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