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運
         

揚州交通助力提速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31:48 | 來源: 揚州網 | 作者: 朱雲 黃媛媛 | 責任編輯:

5月3日晚,揚州古運河水面流光溢彩。在交通海事引導船的率領下,揚州號、通州號、濟寧號、杭州號……16艘形態各異的花船從京杭之心出發,順著流淌千年的大運河緩緩前行,向世人展示著運河沿線城市的獨特魅力。

在這些運河沿線城市中,身為“運河長子”的揚州顯得有些特別。在這裡,運河和長江實現了“十字”交匯。打開揚州的航運圖可以看見,長江自揚州市南側蜿蜒而過,京杭大運河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兩大黃金水道在施橋口門處實現了交匯。

揚州境內河道縱橫、航道成網,水運資源得天獨厚。全市內河航道184條,通航總里程2298公里,里程和密度均居全省前列,內河航運以其獨特的優勢,孕育了燦爛的航運文化,形成了沿河城鎮和産業帶,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産力合理佈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1

京杭運河“三改二”工程

當年水運貨物通過量達1.5億噸

古運河兩岸,數不清的市民和遊客駐足觀看花船巡遊的盛況。觀看花船的人群中,帶著兩個孩子的王芳顯得特別激動,“像你們這麼大時,媽媽就住在運河邊上,真沒想到,如今的運河竟然變得這麼美了!”

小王的父母都是船民,在她的印象中,她的整個童年都是在運河上度過,“從這邊向東,到了現在的茱萸灣風景區附近,有一個地方叫‘壁虎河口’,我小時候,聽到這個名字就害怕。”

小王口中的“壁虎河口”地處揚州境內的淮河泄洪通道區域,1996年至2003年,每年都有船沉人亡等重大水上安全事故發生,因此,也被船民稱為“鬼見愁”。

“大約13年前,京杭大運河航道要進行升級改造,我家那時也從運河邊搬到了城市裏,我的父母還是跑船做生意,吃‘運河飯’,但是生活,卻和普通市民一樣了。”

2006年,京杭大運河“三改二”工程啟動,首期工程就是整治壁虎河口段3.5公里航道。工程完工後,原來有“鬼見愁”之稱的壁虎河口行洪通道拓寬近兩倍,通航條件顯著改善,以航道、航標塔、碼頭、駁岸、綠化為標誌的生態航道環境已經形成,數百戶百姓告別孤島,喜遷新居。“鬼見愁”不但不再愁,還成了風景區,不僅船民們稱讚,周圍居民還常常去附近散步欣賞風景。

京杭運河揚州段“三改二”工程的實施,使京杭運河揚州段當年水運貨物通過量達1.5億噸,實現了沿線航道、船閘通過量以年均17%的速度遞增,並真正打造成一條集交通、旅遊、生態于一體的現代型航道。

2

今年啟動航道整治工程

打造會呼吸的生態綠色航道

大運河是揚州的母親河。圍繞京杭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以及文化帶建設的國家戰略,在揚州地方政府的策應支援下,江蘇省交通廳航道局啟動了京杭大運河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航道整治工程,實施環境綜合整治。目前項目已完成工可報告,提交省發改委審查,計劃于2019年開工建設。

京杭大運河此次航道整治工程起點為施橋船閘下游引航道,終點為六圩入江口門,全長約5.37km,沿線三座橋梁,分別為施橋運河大橋、六圩大橋、京杭運河大橋。作為運河航道的入江口,這段航道日常通行量大,過往船隻多,經過多年的服役,已有多處不足。

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這段航道沿線大部分是老舊的漿砌塊石護岸,多數破損較嚴重。同時,航道沿線房屋較多,大部分較為破舊,甚至有一些臨河而建,一些生活垃圾可能直接傾倒入河,不但顯得兩岸環境較差,更可能造成安全隱患。

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段航道下游設有一座錨地,錨地長約950m,但由於該段航道船舶流量較大,泊位嚴重不足,部分船舶在航道中間拋錨待泊,影響船舶航行及過閘安全。此外,經實地調查,京杭運河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航道五公里多的沿線有12個碼頭,其中10個碼頭前沿線距離航道中心線較近,碼頭作業時及待港時均佔用航道水域,影響航道通航安全。

而此次航道整治工程,將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據介紹,此次航道整治工程包括航道工程、護岸工程、停泊區工程、配套工程(橋梁工程、綠化工程、施橋3號閘下游右岸污水管改造設計)等,可以説涵蓋了整個航道入江口方方面面。

在整治過程中,將根據地勢、地質、水位及現狀情況採取新建護岸,新建護岸一級墻採用混凝土結構,二級墻採用生態結構,二級墻後方設置綠化景觀。同時,結合揚州地域特色,將進行環境及文化建設,包括現有生態駁岸設計、綠化景觀設計、場地設計、沿線大運河文化小品設計、六圩古渡碼頭原址保護、六圩燈塔主題園建設等。

“護岸採用生態駁岸,可以説是會‘呼吸’的堤岸!”市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生態結構運用之後,既能讓水草穿透出來又能防止水土流失,駁岸下留有空隙利於水草生長和魚兒生存,駁岸上種植植被保護生態。

除此之外,為解決施橋船閘下游航道現狀錨位嚴重不足,影響通航安全及施橋船閘使用效率的問題,本次設計擬採用在沿航道兩岸增設停泊區方式,使船舶有序停靠待閘,優化通航條件、消除航行安全隱患、保障通航安全、提高施橋船閘使用效率,計劃新建泊位數102個。

據悉,整治工程還將進一步完善江蘇省幹線航道網,提升區域航道服務水準。“工程完成後,將大大優化通航條件、消除航行安全隱患、保障通航安全、提高施橋船閘使用效率。”該負責人表示,除此之外,還將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體系,降低綜合運輸成本,緩解陸路交通壓力,提高區域綜合交通運輸網的經濟效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作為京杭運河當道的入江口,此次工程將改善航道沿線生態環境、提升沿線居民生活品質、打造優美口門、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3

注重大運河生態保護

推動水運綠色、迴圈、低碳、可持續發展

促進可持續發展,這對運河的保護與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運河清水永續東流,才有黃金水道,才能産生黃金效益。

揚州有著長江經濟帶、大運河文化帶、江淮生態大走廊等重大戰略疊加的區位優勢,南水北調船舶污染防治體系示範區又被列入省交通運輸廳“一市一試點”示範項目中。共護碧水藍天、共建大美運河,推動水運綠色、迴圈、低碳、可持續發展,揚州交通水上部門責無旁貸。

記者從交通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市大力推進船型標準化,已完成557艘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改造,並委託第三方開展船舶生活污水抽檢;在全省率先完成2艘危險貨物運輸船舶警示標識試點,並全面禁止單殼化學品船和600載重噸以上的單殼油船進入我市通航水域。交通海事部門還加大推廣清潔能源的使用,引導LNG動力船舶建造和改造,共完成新建船舶4艘、改造船舶10艘,改造數量在全省位居前列。

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要求,配合市經信委等部門,共同推進長江沿線水域、“七河八島”船廠、砂石碼頭的搬遷關閉。此外,協同配合開展長江非法過駁專項整治,護送離揚浮吊船34艘。積極會同蘇北處、港口等涉水部門,清理非法浮吊船11艘,責令5艘浮吊船停止作業,對京杭沿線浮吊船嚴看死守,驅離裝卸作業的船舶562艘。

4

“十三五”揚州水上發展目標

搶抓水運發展機遇,全力推進航道建設

“如果説,‘十二五’末,揚州幹線航道實現了與長江航道的無縫對接,貨物‘通江入海’的目標,那麼,站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揚州航道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搶抓水運發展機遇,全力推進航道建設’。”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揚州航道計劃投資60億元,實施通揚線、京杭運河長江口門段、鹽寶線航道整治等水上工程。

“十二五”以來,揚州水上基礎設施建設邁上了新的臺階,相繼實施了京杭運河揚州段“三改二”、施橋、邵伯三線船閘建設以及寶應、芒稻、運東船閘擴容改造“六大工程”,揚州航道基礎設施面貌顯著改善,京杭運河通向沿海地區的水運瓶頸逐步打通,幹線航道整體通航能力提高2倍左右。

“十三五”期間,揚州航道計劃投資60億元,搶抓水運發展機遇,全力推進航道建設,實施通揚線、京杭運河長江口門段、鹽寶線航道整治工程。尤其是去年底已開始實施的通揚線高郵段航道整治工程,總投資超21億元,這也是揚州水運建設史上投資量最大的項目。據悉,高郵段航道整治工程完工後,通揚線全線航道通航等級將達到三級標準,可滿足1000噸級船舶暢行,形成繼京杭大運河後揚州的第二條內河“水上高速”,極大降低航運成本,提高航運效益。

推薦閱讀
近日滿載電煤的船舶通過京杭運河山東臺兒莊船閘 受寒潮天氣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走低,為緩解電煤供應緊張,山東省棗莊市航運部門和水上派出所為電煤船舶開闢綠色通道,為電煤船舶做好資訊服務和護航服務,臺兒莊船閘和萬年船閘可24小時辦理進出閘手續,縮短船舶過閘、待閘時間,確保電煤運輸水上大通道安全暢通。
水脈文脈交融 跟記者一起尋訪大運河古韻今風 浙江省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共9段遺産河道、13個遺産點,全長約327公里,涉及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5個設區市20個縣(市、區),遺産區面積2658公頃。歷史之河閱不盡豐盛文化大運河上文化豐饒,形制不拘一格。為了留住運河文脈,活化文化遺産,長安鎮啟動了“一壩三閘”周邊清代、民國歷史街區的保護修繕工程。
蘇州打造“運河十景”激發大運河文化帶活力 蘇州是大運河沿線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遺的城市。去年,蘇州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牽頭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等,向群眾廣泛徵求意見,開展專題調研工作,初步形成了《蘇州“運河十景”建設工作方案(討論稿)》。在推進大運河和景觀文化帶建設過程中,蘇州市綜合考慮運河沿線遺産保護、防洪防汛等工作要求,整治提升運河沿線風貌,推進健身步道、景觀綠化等周邊設施完善,確保與運河主題景觀交相輝映。
一部運河史,半部中華文明史 因此大運河是一條河,更是一種制度、一個知識體系和一種生活方式。運河學何以成為一門學科所謂學科,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有相對獨立知識體系的一門學問,二是指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專業設置。運河學的知識體系內涵清晰,但內容豐富龐雜,其理論構建和方法運用具有極強的學科交叉性,分屬自然與人文類的研究理論和方法都可為其所用。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