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要聞 > 

中國名茶之都·黃山 太平猴魁香滿園 2023第十七屆太平猴魁茶文化旅遊節開幕

發表于:2023-04-17 11:35  作者:陳紫芊  來源:中國網韻動安徽  責任編輯:陳紫芊

4月14日,在黃山區新明鄉猴坑村,“中國名茶之都·黃山2023第十七屆太平猴魁茶文化旅遊節”精彩開幕,標誌著太平猴魁正式開園採摘。來自全國各地的茶商和遊客匯聚於此,感受太平猴魁核心産區的茶鄉魅力,盡享太平猴魁文化盛宴。

猴坑村茶園,美若詩行(圖/施亞磊)  

2022年11月29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太平猴魁製作技藝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今天的開幕式現場,猴坑茶農通過迎客茶舞《神奇猴坑》和敬客茶舞《茶香沁心田》,生動展示了茶鄉的美麗風情;《古箏茶韻》表演攜著春天的希望與生機,奏響在如詩如畫的太平湖畔。  

開幕式上,來自阿富汗的合肥工業大學留學生代表哈桑作《述説太平猴魁的海外奇緣》演講,字句之間展現了中國名茶之都黃山的國際形象和太平猴魁茶文化的魅力。黃山市創業服務雲平臺檢驗檢測助農服務包上線儀式、黃山區人民政府與阿里巴巴(中國)軟體有限公司項目框架合作簽約儀式先後舉行。  

同時,在猴村村民組,茶農們還舉行了茶王慶儀式,每年開園,當地茶農都要通過該民俗表演方式,表達對風調雨順和美好生活的祈禱與祝福。  

手工製作技藝,世界非遺  

茶農正在對太平猴魁進行整形(圖/施亞磊)  

茶農正在對太平猴魁進行捏尖(圖/施亞磊)  

太平猴魁茶文化旅遊節已連續17年在太平猴魁核心産區——黃山區新明鄉猴坑村舉辦。去年,太平猴魁製作技藝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本屆茶旅節以“茗茶猴魁 世界非遺”為主題,圍繞“春韻·茶香”“猴魁·生香”“非遺·品香”三大篇章展開,吸引遊客探核心産區茶園之美,品太平猴魁“猴韻”之味,看世界國家雙非遺的太平猴魁製作之技藝,全面展示太平猴魁之獨特魅力。  

茶農正在採摘太平猴魁(圖/施亞磊)  

列入世界級非遺和國家級非遺的太平猴魁手工製作技藝,是黃山區茶農一直堅持並傳承的。太平猴魁是柿大茶良種,經過採摘、揀尖、攤放、殺青、理條、整形、烘乾等多個步驟,才出成品。太平猴魁是一根根數出來的茶葉,一個制茶班子10人,每人每天僅能制出一斤左右的幹茶,一斤太平猴魁幹茶需要鮮葉約1800根。活動現場,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方繼凡向大家精彩展示了太平猴魁手工製作技藝,帶領大家共同品味一杯太平猴魁茶裏的文化積澱。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方繼凡檢查正在攤放的太平猴魁鮮葉圖/施亞磊)  

唯一原産地,名山秀水  

青山碧水展笑顏,百里茶香迎賓客。黃山區位於安徽省南部,處於北緯30度黃金産茶線,是太平猴魁唯一原産地,新明鄉猴坑村是太平猴魁的核心産區。開園活動現場,歌舞《神奇猴坑》為大家藝術化展示了猴坑村的神奇之處。猴坑的神奇源於太平猴魁。在各類綠茶相繼開園之後,太平猴魁才姍姍來遲。每年清明之後,穀雨之前,綠金王子都“盛裝出場”,積聚更多日月精華的太平猴魁,在茶形茶香上,與其他綠茶相比,展現出別具一格的特色。外觀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色澤蒼綠、魁偉重實,其味蘭香高爽、滋味甘醇,被稱之為“猴韻”。自1915年,太平猴魁斬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以來,這份舌根上的誘惑,延續了一百多年,經久不衰,在2022世界綠茶評比會中,太平猴魁再攬最高金獎。徐霞客曾在《漫遊黃山仙境》中這樣評價:“太平猴魁芽雙葉,形扁暗綠方為佳。清綠明凈湯色爽,潤喉提神味甘醇。”登黃山,天下之山觀止矣。品猴魁,茶中翹楚、綠茶茶王!  

猴坑村茶園鳥瞰圖(圖/馬寧)  

好山好水出好茶,名山秀水味更佳。作為太平猴魁唯一原産地的黃山區,位於黃山風景區腳下,擁有一湖碧水太平湖。綠水青山間,漫山遍野的猴魁枝頭透出茁壯的葉芽,透出蓬勃的春之力量。太平猴魁開園之際,走進新明鄉猴坑村,太平湖畔海拔600米左右的高山茶園,常年被雲霧環繞。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走進茶農家,綠色的鮮葉,紅色的炭火,撲鼻的茶香,還有茶農喜悅的笑臉。一年一度的茶季到來,黃山區茶農打開幸福生活之門。4月13日—14日,來自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相聚猴坑村,從採茶到炒茶到品茶,深度體驗中國傳統茶文化魅力。

猴坑村黨總支書記方繼凡與村民喜迎太平猴魁開園圖/施亞磊)  

黃山區擁有太平猴魁種植面積7.5萬畝,2022年該區太平猴魁産量737.1噸、産值37264.6萬元。2022年太平猴魁品牌價值達40億元,較2021年增加2.17億元。由於去年的乾旱和今春的低溫冰凍天氣,今年太平猴魁産量較往年減産10%左右,開園當天價格持同比上浮10%,最高4千元每斤。  

抓綠色防控,品質提升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芽一葉吐芬芳。取適量太平猴魁茶葉,經滾燙的沸水洗茶、沖泡,入杯後茶湯清澈,香氣純而不鈍,蘭香高爽、滋味甘醇。即便是茶過數巡後,余香猶在。不禁讓人感嘆:“好茶!”若想探究太平猴魁高品質有機茶的關鍵,便要追溯生態茶園綠色防控和茶葉清潔化生産。  

黃山區自2020年以來,持續抓好“誘蟲黃板+生物農藥+生態農藝”“病蟲害測報員建設”“發放茶園綠色防控卡”等多項措施,全域推進茶園綠色防控工作。加大源頭管控,實施自主管理、自主監督模式,強化監管限制農殘入園力度。2023年,全區實施茶園綠色防控面積6.89萬畝,插放黃板275萬張。  

猴坑村鳥瞰圖

2021年,黃山區成立了黃山區高品質發展聯合會,目前聯合會有正式會員47家。在執行農殘標準方面,聯合會執行111項農殘標準,比國家標準多5項;在歐盟標準與國家標準中,聯合會堅持誰最嚴格就執行誰的標準,確保農殘值完全合格且指標值最低。2021年和2022年,聯合會生産的太平猴魁茶獲批認定為“安徽氣候好産品”稱號,認證標識也同時生效,允許聯合會會員無償使用。聯合會請中國科學院某科研中心專門開發了區塊鏈平臺,確保聯合會認證基地産出的茶葉管理全程留痕,消費者可溯源查詢。  

在強化生態茶園管理的同時,黃山區狠抓茶葉清潔化生産,於今年在新明鄉猴坑村、龍門鄉龍源村陳家塢組、龍門村街道、三口鎮白果樹村老九組4個試點村組實施茶葉清潔化生産,對茶葉製作的加工場所和加工人員的衛生標準提出嚴格要求,將清潔化生産貫穿到每一片太平猴魁的製作之中。  

延伸茶産業鏈,茶旅融合  

開園活動現場,猴坑村發起了《鄉村振興茶旅融合“猴坑倡議”》,這是茶農們響應黨中央鄉村振興的總體部署,發出振興茶産業的強音。近年來,猴坑村不斷推動茶旅融合,修建的茶文化廣場、茶亭步道等茶鄉特色景觀,為遊客的茶鄉之旅增加了打卡熱度。圍繞茶文化、山水風光、運動休閒,設置多條體驗路線。今年年初,猴坑村啟動了人居環境提升工程,進一步提升遊客旅遊體驗感。2022年,“太平猴魁茶鄉風情遊”入選全國茶鄉旅遊精品線路。  

一袋茶粉,隨時開袋衝飲,成為當下很多年輕一族的喜好。黃山區在發展猴坑茶業等知名茶企基礎上,立足茶産業優勢,立頓、華綠園、水工茶業等多個知名茶企推出多款新型茶飲産品,並具有茶粉萃取領先科研技術,展現更多中國名茶之都的國際范。  

沖泡而成的太平猴魁茶(圖/施亞磊)  

黃山區緊緊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挖掘茶文化、打好生態牌,全力做精做優茶品質、做響做亮茶品牌、做大做強茶産業,讓一片葉子帶富一方百姓,助力推進鄉村振興,取得了顯著成效。太平猴魁茶産業已經成為全區鄉村振興一大主導産業、特色産業和富民産業,茶葉種植提質、茶葉加工升級、茶旅融合新景氣的鄉村振興路正徐徐展開。(文/陳紫芊,圖/陳紫芊、施亞磊、馬寧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