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資訊 > 

桐城市文昌街道:“巷”往的生活 背街小巷治理有新法

發表于:2023-03-14 16:54  作者:楊建、張潤  來源:中國網韻動安徽  責任編輯:劉宇欣

一步一景流轉傳統文化、一物一品傳誦紅色故事,一草一木煥發勃然生機……在這裡,背街小巷搖身一變,成為了紅色文化陣地,也成為了古樸風雅的網紅打卡點,這就是桐城市文昌街道西苑社區的錢尚書院巷。

背街小巷向來都是社區治理的一大難點,文昌街道西苑社區地處桐城老城區,歷史老舊小區多,背街小巷臟亂差,居民出行受阻困擾,影響著區域的宜居指數。近幾年,社區把背街小巷環境衛生提升作為文明創建工作的重點,不斷加大轄區背街小巷改造力度,使背街小巷環境衛生面貌大幅改變,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背街小巷該如何改造,又該如何治理?西苑社區的西門街、錢尚書院巷圍繞“一巷一方案,一街一特色”的深度策劃,通過深挖紅色資源、活用紅色元素、串聯歷史建築、巧用傳統文脈,進行拆除私搭亂建、增加綠化面積、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加強自治管理等工作,以點帶面實現環境整體躍升。在背街小巷的治理整改中,走出了一條創新有效之路。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背街小巷“脫胎換骨”

“以往都不樂意往小巷裏走,又臟又亂又臭,現在通過整治後,晚上一個人走都不怕。花草綠植多了,空氣也清新了,現在還多了喝茶聊天的地方,在這裡住得確實很舒心。”盧姨現在最喜歡的就是搖著蒲扇,在樓下伸伸腿腳,與街坊鄰居們閒話家常。

拆旱廁、增綠化、刷立面、建設施、補短板,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幾個關鍵措施下來,通過“微整治”,社區的宜居程度得到有效提升。拆旱廁,把三公祠周邊旱廁拆除,並保持街巷環境衛生常態化;增綠化,在居民房前屋後增加小面積的草坪、景觀園林等綠色植被,通過園藝造景,清新空氣,添加生機,也增添了生活情趣;刷立面,針對破損路面進行修補硬化,對墻體外立面風化的地方進行了整體的修補、粉刷,整個小巷煥然一新;建設施,因地制宜地將西門街49號改建為便民健身場所,增加運動健身設施、座椅休息區,讓居民日常裏有遛彎健身的去處;補短板,關注居民日常生活所需,新建紅色港灣睦鄰點,銀色時光老年食堂,一來環境整治得到提升,二來老街坊們有了納涼、聊天、喝茶的地方。

“微提升” 傳承古樸風雅文脈

尋常巷陌,老井依墻,匾額嵌墻,往事已往。承載著眾多歷史記憶的錢尚書院巷現已深隱民居,大多年輕居民可能都不知道,這裡的三公祠曾是明代英烈張利民、楊爾銘、竇成勇毅守城的見證,“鐵打的桐城”因此而來。歷史的煙雲雖已散去,但對先賢的紀念、對歷史建築和文脈的保護應代代相傳。

為此,西苑社區邀請了名城辦以及專家進行系統性和專業化的指導,針對西門街的97號的施家大屋、操家巷的光家大屋、錢尚書院巷的古井、古墻、三公祠等歷史古建築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維護修繕,打造出古樸風雅的社區氛圍;此外,還在這些古建築旁,通過製作宣傳欄、錄製音頻和視頻,向居民和周邊訪客介紹桐城派文化相關的人物、物件、建築的歷史故事和背景。在社區內營造讀歷史、明古今、愛學習、愛讀書的文化氛圍,讓居民特別是孩子們能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到這些傳統文化的熏陶。

“微治理” 提升幸福居民指數

家門口的“微黨課”、院子裏的“微論壇”、巷子的“微治理”,紅色歷史和基因在曲徑通幽的古街巷中傳播,流傳,繼承。西苑社區積極發掘西門街的紅色元素、紅色歷史、紅色符號,因地制宜、巧取活用,探索出了一個構建城市社區黨建品牌的新法子。

黨員家門口的小院子、巷子裏的口袋公園、小區黨員活動室、快遞小哥驛站等地方都是黨的新陣地,通過講歷史、談體會等方式把黨課、黨員活動搬到家門口,在街巷中融入紅色元素,由優秀黨員示範戶引領帶頭,推進黨建引領街巷微治理;此外,探索推行“黨員街巷長制”,結合四事四權工作,召開網格支部黨員大會説事、召開居民議事會徵求意見,解決難題,真正做到“背街巷子是我家,宜居生活靠大家”。帶動居民積極參與到街巷的亂停車、出店經營、環境衛生等整治工作中,搭建起黨群連心橋,打造既有溫度,更有亮度的城市基層黨建品牌。

“微分享” 營造信用建設濃厚氛圍

明禮知恥、待人誠信、友愛親鄰、團結互助……這是錢尚書院巷著力營造的和諧生活氛圍。西苑社區以“信用社區建設”為抓手,鼓勵小巷居民在“文都e家”微信公眾號“未來社區”反饋欄用文字、照片等形式報送社會治理事項,問題隱患隨手拍、發現問題隨手報,將支援疫情防控、文明創建、反詐宣傳等工作;積極踐行熱心公益、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行為作為文明評議、信用加分的重要內容,並將評議結果直接運用到背街小巷“黨員之家”“巾幗之家”“最美庭院”“身邊好人”“信用之星”等一系列稱號評比,評選出社區的先進優秀典範。

通過將先進典型事跡分享到社區微信公眾號,切實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鼓勵用身邊人説身邊事,以身邊事帶動身邊人,使居民明禮知恥、崇德向善,把正能量的觸角延伸到巷、覆蓋到戶。此外,社區聯動商戶、居民、城管等多方代表,推動小巷周邊商戶從被動管理轉變為主動參與,為誠信經營的商戶授予“信用聯盟商家”稱號,創新打造背街小巷紅色“信用商圈”,鼓勵信用級高的居民享受信用聯盟商家的折扣,實現居民和商戶的互利互惠的雙贏局面,也將誠信文明和諧的正能量繼續在人與人之間傳遞、分享。

400年古老街巷煥發新顏、歷史建築承載古今、紅色故事在西大街中流傳、歷史文脈在聲聲朗讀中,悠揚地回蕩在錢尚書院巷裏。微改造、微提升、微治理、微分享,背街小巷既維持著古樸典雅的風貌特徵,也在系列“微舉措”中脫胎換骨,成為了社區對外宣傳的一張靚麗名片。在“小而美”中傳遞微幸福,在“巧而雅”中散播微美好,這就是文昌街道西苑社區所傾力打造的宜居“巷”往生活。(圖文/楊建、張潤)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