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賓陽縣通過改善辦學條件、發展傳統産業、開發特色養殖等符合農戶發展實際的行動,創造出“造血式”扶貧新樣本。
改善辦學條件推動教育扶貧
賓陽縣許多貧困村由於地處偏遠山區,缺乏教育資源,大多數村民文化程度偏低,沒有一技之長,成為致貧的主要原因之一。武陵鎮四才小學生源來自周邊的12個自然村,目前有近50名學生在學校住宿。因條件所限,只能由學生自己用柴火燒熱水。第一書記黃國輝多次組織南寧的愛心人士、愛心企業到學校實地察看,開展愛心捐款活動,同時爭取後盾單位支援,在學校安裝了一台太陽能熱水器,現場捐贈書包、棉被等學習生活用品。
目前賓陽縣已全面推動“雨露計劃”實施,由扶貧部門通過資助、引導農村貧困戶的初中、高中畢業生和青壯年勞動力接受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增強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實現教育脫貧。
發展傳統産業助力脫貧
沙江村是賓州鎮六明村委的一個自然村,長期以來,瓷器生産銷售一直是周邊村屯的支柱産業和經濟來源。近年來,由於交通條件較為落後,輕便、精緻的塑膠、鋁製品大量衝擊市場,沙江村世代傳承的瓷器生産舉步維艱。
第一書記韋瑜經過大量市場調查後意識到,要促進村民脫貧增收,傳統産業穩定發展至關重要。“傳統産業有它的獨特魅力,只要我們大膽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引導村民建設煤氣窯,生産出來的瓷器一定大受市場歡迎。同時,現有的舊窯爐——‘龍窯’保存得非常完好,有著厚重的歷史積澱,我們可以向上級申請,爭取把‘龍窯’定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再修建一定數量的‘陶吧’,發展旅遊産業,增加群眾收入。”韋瑜信心滿滿地説。
特色養殖助農增收
在馬棉村從事竹鼠養殖的黃秀明在發展脫貧養殖産業過程中,得到了鎮裏幫扶隊員的大力支援,他説:“我想通過養殖竹鼠走上脫貧致富路,之前沒有經驗,養了幾十隻全都病死了,我都沒有信心了。鎮裏的扶貧工作隊員了解到我的情況後,通過縣人社局給我辦理了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幫助和我一樣的養殖戶申請了國家貼息貸款,並介紹養殖專家到家裏來給予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指導。”
如今黃秀明養了200隻竹鼠,生長情況良好,很快就出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