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碧製作點米畫吸引遊客駐足觀看
一粒粒大米、黃小米、黑米等各種米粒,點製成一幅幅高雅的繪畫作品。這種傳統點米畫的手工藝術品,在邕寧區蒲廟鎮孟連村那蓮街一帶非常盛行,當地村民喜歡把生活中所看到的美好事物,通過米粒繪製成畫。曹文碧是“賽巧節”第五代傳承人,而點米畫是“賽巧節”上最搶眼的手工藝品。這一期“手工南寧”,記者帶大家走進點米畫的世界。
平時食用的五穀雜糧經曹文碧染色後變得五彩繽紛
美好傳説造就一代代點米畫巧手
在每年七夕節前一天晚上,邕寧區蒲廟鎮孟連村那蓮街家家戶戶都要在家門口擺上糖果和自己製作的小手工藝品等,迎接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這些小手工藝品中最搶眼的是當地獨特的點米畫。
點米畫在當地已經有上百年曆史。每每準備到七夕節,家家戶戶的巧手們便開始提前製作點米畫,專門用來迎接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畫作的主題多以男耕女織和牛郎織女傳説故事等傳統文化為題材,用大米等五穀來作畫,展現當地村民心靈手巧,寄託了大家對家庭和睦、美好愛情的追求,以及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點米畫《荷鯉相鄰》
藝術魅力畫作精緻備受遊客青睞
點米成畫講究的是作畫者心境的平和,要製作出精緻的點米畫需要沉下心。坐在桌邊點米,也許一點就是一天、兩天甚至是半個月的時間。
點米畫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眾多遊客。每年舉行的賽巧節,許多遊客前來訂購點米畫,價格根據點米畫內容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一幅不等。點米畫也多次在各種展會上亮相,許多國外遊客十分驚詫于這精細的手工點米畫,這些點米畫更是受到了東盟客人的喜愛,不遠萬里將這些點米畫帶回自己的國家。
曹文碧説,為了把手工點米畫這門藝術發揚光大,她還成立了那蓮鄉村民俗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希望借助當地傳統節日賽巧節的平臺,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點米畫。
點米畫《喜上眉梢》
手工情懷點米畫承載溫暖親情
在工業技術發達的今天,為何當地還一直傳承並堅持著程式麻煩的傳統手工製作點米畫?提及此事,曹文碧笑了笑説,從5歲多開始,她就跟著媽媽學做點米畫,而媽媽小時候也跟著大人做,就這樣,一代代傳承著這門手藝活。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做點米畫的一幕幕,也在歲月的流逝中,讓這份親情的溫暖得以永遠留存。
在當地,點米畫也成為維繫鄰里情、親情的紐帶。“每年賽巧節這一天,大家都會熱鬧地在聚在一起製作點米畫,一些遠嫁他鄉的女子也回來跟家人一起製作點米畫,不知不覺成為了當地的一種文化。”曹文碧稱,她40多年來一直堅持傳承著這門手藝活,點米畫的原料取材天然,比如黑米、黃小米等,小孩也適合參與製作。
點米畫製作步驟
第一步:選米
點米畫取材:大米、黃小米、黑米、芝麻、麥子、高粱等。曹文碧稱,選米如選美,製作什麼類型的畫,選米也有講究。比如用來做樹葉的米,就需要較長顆粒的米,這樣才能將樹葉形狀展現出來;做花瓣的米,則需要用飽滿顆粒的米,才能體現出花朵綻放時的美。
第二步:染色風乾
給米上色的可以是植物染料也可以是作畫用途的染料,看個人喜好來定。一般來説作畫用的染料不容易褪色,保持時間相對長久,而植物型染料環保但顏色保持不久。曹文碧説,將米染色後,要將染好色的米放在紙上自然風乾,不要曬太陽,因為曬過太陽後,染色的米會開裂。
第三步:繪畫
將一張紙覆蓋在碗碟、托盤或者竹篩等圓形物品上,用鉛筆在紙上勾勒出草圖,鯉魚、梅花、荷花、牡丹、卡通人物等,都是大家所喜歡的造型。當然,一幅精緻的點米畫製作成功,需要有紮實的畫畫功底,已經52歲的曹文碧,為了提升自己的繪畫技藝,報名學習國畫。她説這對色彩搭配和繪畫都有很大的幫助。
第四步:點米成畫
將事先涂染上各種顏色的大米、小米、芝麻等沾上糨糊,用牙籤一顆一顆地點粘到畫作的輪廓圖上,最後繪製成為一幅精美的點米畫。需要提醒的是,在點米作畫時不能分心,否則會出現米粒粘不均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