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秀新院士到南寧市指導柑橘生産·南寧石門森林公園的櫻花開了 春節或滿園花開·廣西木薯食品加工有成果 苦木薯去"毒"後可做蛋糕·未來10天廣西或迎今冬最冷 寒冷強度與2008年相當·上月廣西受理旅遊投訴14件 一旅行社分社停業整頓·“夢裏壯鄉”景區“五一”建成開園 風光如夢如幻·竹嶺立交路段今起實施三方向分流 認清車道別錯過·2015年度中國小説排行榜已揭曉 廣西四位作家上榜·探尋旅遊處女地報道引反響 南寧掀起“尋美”風潮·70個城市商品房均價環比下降 南寧市樓市開始回暖·中等收入群體婚姻幸福感較低 高學歷人群更覺幸福·警方聯合銀行對最新十種網路詐騙揭秘 市民要當心·邕寧區衛計局春節前關愛人口計生特殊家庭·西鄉塘區安吉食藥所年貨博覽會嚴把關 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武鳴縣快檢設備把關校園“舌尖上的安全”·橫縣2015年艾滋病防治宣傳工作有成效有亮點
 
南寧市委關於部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
發佈時間: 2016-01-19 15:01:36   |  來源: 南寧新聞網-南寧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沈曄

中共南寧市委員會
關於貫徹中央和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 重大決策部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
(2016年1月15日中國共産黨南寧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會議通過)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吹響了“十三五”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自治區黨委十屆六次全會對我區脫貧攻堅作了具體部署。首府南寧農村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是全區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市“十三五”時期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事關群眾福祉和城鄉協調發展。為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於扶貧開發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堅決打贏南寧市脫貧攻堅戰,作出如下決定。

一、牢牢把握脫貧攻堅戰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中央“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自治區“兩個建成”戰略目標,深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理念,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基本方略,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國家和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連片特困地區和貧困村為主戰場,以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為核心,紮實推進我市脫貧攻堅“七個一批”“七大工程”,凝心聚力、精準發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主導,合力攻堅。既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支援力度,又要充分發揮貧困群眾主體作用,廣泛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扶貧的積極性,形成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的脫貧攻堅合力。

——堅持精準施策,統籌兼顧。按照“六個精準”要求,區分類別,因地制宜,定向施策,確保精準扶貧到村到戶。堅持區域發展帶動脫貧攻堅、脫貧攻堅促進區域發展,切實做到發展脫貧並重,推進全面脫貧。

——堅持夯實基礎,增強脫貧能力。將打基礎與增能力結合起來,既要加大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又要抓好教育培訓,增強貧困群眾就業創業能力和致富本領。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結合貧困地區資源、生態環境等要素,科學合理佈局扶貧産業和項目,突出生態保護,探索綠色産業扶貧、鄉村旅遊扶貧等生態扶貧新路子,確保扶貧開發實現綠色化、可持續發展。

(三)主要目標

——實現“兩個確保”。到2020年,確保現行標準下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上林、馬山、隆安、邕寧4個貧困縣(區)和全市421個貧困村脫貧摘帽。鼓勵青秀區、興寧區等條件較好城區率先完成脫貧任務,鼓勵其他非貧困縣(區)提前完成脫貧任務,支援邕寧區提前摘帽。

——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兩高於、一接近”。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和貧困村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於全市平均水準,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市平均水準。

——實現貧困村“五有四通”。到2020年,努力實現村村有特色富民産業、有經濟合作組織、有公共服務場所、有安全飲用水、有新村新貌;實現村村通寬頻網,20戶以上的自然屯通電、通路、通廣播電視,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生産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二、精準識別扶貧對象,做到按需幫扶,精確管理

(一)強化扶貧資訊管理。精準識別貧困戶,對識別出來的貧困戶建檔立卡資訊及時錄入數據庫並實時更新。運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全市扶貧資訊管理平臺,構建覆蓋市、縣(區)、鄉(鎮)、村、屯、戶的六級扶貧資訊網路系統。加強扶貧資訊隊伍建設,各級扶貧部門和鄉(鎮)、村配備資訊員,定期進行全面核查和資訊更新,實行資訊動態管理,確保全面及時掌握貧困村、貧困戶基本情況和幫扶成效。

(二)摸準貧困群眾脫貧需求。按照精準識別的數據,依託扶貧資訊管理平臺,根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貧困村、貧困戶不同層次和因災、因病、因學、缺土地、缺資金、缺技術等不同致貧原因,按實際需求精確劃分年度扶貧項目,列出清單,建立臺賬,制定精準脫貧計劃和年度幫扶具體方案。

(三)加強脫貧動態管理。建立脫貧村、脫貧戶退出識別機制,明確標準、程式和後續扶持政策,每年精準識別脫貧村、脫貧戶。建立脫貧戶由政府與貧困戶進行“雙認定”機制,防止發生“被脫貧”現象。

三、推進“七個一批”精準脫貧

(一)大力培育扶貧産業,發展生産脫貧一批。加大貧困地區産業培育扶持,因地制宜發展貧困地區特色産業。統籌謀劃産業發展,引導發展優質糧、特色果、四季菜、經濟林及畜禽養殖等特色農業,培育發展鄉村旅遊,加快農村商貿流通業和農産品加工業發展,力爭每個貧困縣(區)引進、培育形成2至5個特色優勢産業,

貧困村形成1個以上脫貧致富主導産業,基本實現“一村一品”目標。積極培育貧困地區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引進和發展龍頭企業,力爭每個縣(區)引進培育2個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帶動特色産業發展壯大。因村、因戶施策,尊重農民意願,發展脫貧産業,到2020年,貧困縣(區)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增長率比全市平均水準高1個百分點以上。

(二)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轉移就業脫貧一批。以全市工業化、城鎮化及服務業快速發展為契機,進一步加快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的步伐。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貧困戶勞動力就業能力。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大力開展訂單、定向、定崗培訓,提高培訓補貼標準,給予職業介紹補貼和食宿交通等補助。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主要吸納貧困村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健全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加快健全城鄉均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完善職業培訓、就業創業服務、勞動維權“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強化區域勞務合作,組織開展重點面向貧困地區的就業招聘會,積極引導農村貧困勞動力有序向非農産業和城鎮轉移,每年推薦就業1.5萬人以上。出臺促進貧困戶勞動力就業的補貼政策。鼓勵本市企業招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對與貧困戶勞動力簽訂勞動合同且勞動力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企業,按其吸納就業人數給予穩定用工補貼。加強貧困戶勞動力創業幫扶,優先給予小額擔保貸款等政策,鼓勵貧困戶勞動力創業脫貧。

(三)有序推進扶貧移民,易地搬遷脫貧一批。對“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難以實現就地脫貧的貧困人口,按照政府主導、群眾自願、積極穩妥的原則,有規劃、分年度、有計劃實施易地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科學合理確定扶貧移民搬遷對象,主要針對居住在石山區、深山區、交通不便且生産生活困難,居住在地質災害嚴重或地質災害頻發地區,居住在生態保護區、生態脆弱區、生態修復區,居住在10戶以下自然村(屯)且戶與戶之間分散居住、聯繫不便、路水電基礎設施落後、適宜整村(屯)搬遷的貧困群眾。要在尊重扶貧移民搬遷對象意願的前提下,採取集中安置、就近搬遷、插花安置等移民搬遷方式,以縣城及縣城規劃區、産業園區(工業園區)、重點城鎮為主,實行集中安置、有序搬遷。確保到2020年實現具有搬遷條件和意願的貧困戶應搬盡搬。

(四)加大貧困地區生態保護,生態補償脫貧一批。堅持生態恢復、生態保護、生態惠民、生態致富理念。在貧困地區深入實施重點生態工程,給予項目和資金傾斜,提高貧困人口參與度和受益水準。對重點生態功能區增加財政轉移支付,通過設立公益性崗位、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成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實現生態功能區貧困人口就業增收。積極推廣生態保護、惠民脫貧的馬山縣“弄拉模式”,鼓勵企業、社會資本與地方合作,對生態功能區進行保護性開發,拓寬增收渠道,提高區域內貧困人口的收入水準。

(五)深入實施教育精準扶貧,發展教育脫貧一批。加快發展貧困地區學前教育,完善學前教育資助制度,保障貧困家庭幼兒接受學前教育。加快推進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統籌教育資金和項目向貧困地區傾斜,優化學校佈局,支援新建、改擴建一批寄宿制學校,改善和提高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和基本生活條件。加快普及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改善辦學條件,免除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中生學雜費。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實施12年免費教育。落實職業教育免學雜費政策,讓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都能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就讀。深入實施定戶、定人教育精準扶貧,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從入學到畢業就業進行全程資助、全程扶持。對考取普通高等院校和就讀于中高職院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給予政策補助,全力推進“雨露計劃”,做到“應補盡補”。落實鄉村教師支援計劃。

(六)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醫療救助脫貧一批。逐步提高貧困人口醫保補助、門診和住院治療費用報銷標準。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建立貧困人口健康卡,保障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對貧困人口大病實行分類救治和先診療後付費的結算機制。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範圍,使貧困人口大病醫治得到有效保障。加大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力度,鼓勵市級三甲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醫院與貧困地區縣級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醫院建立結對幫扶,實行市級、縣級各類醫院對口支援貧困地區鄉鎮衛生院。加強貧困村衛生室建設,加大配套投入力度,2017年實現貧困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全覆蓋。加強貧困村醫療服務隊伍建設,逐步提高貧困村衛生室鄉村醫生合理收入,通過返聘、招聘和培訓等方式,實現村村有醫師,所有村醫具備鄉村醫生執業資格。建立引導醫療衛生人員到貧困鄉村工作的機制,對貧困村衛生室實施定點幫扶工作,鼓勵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上的醫療機構執業醫師到村衛生室開展多點執業。對農村五保和農村低保對象參加新農合的個人繳費部分給予補貼,確保貧困村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95%以上。擴大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病種和救助對象範圍,實行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

(七)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兜底脫貧一批。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産業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標準,實現低保政策與扶貧政策有機銜接,將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納入農村低保範圍,做到應保盡保。加大臨時救助制度在貧困地區落實力度。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將貧困地區城鄉居民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實現人人有社保。提高社會保障標準,並逐步縮小城鄉社會保障標準差距,編織兜住貧困地區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社會安全網。構建政府部門救助資源、社會組織救助項目與特困戶救助需求相銜接的幫扶資訊平臺,鼓勵和支援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愛心人士開展脫貧幫扶和慈善救助。

四、實施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七大工程”

(一)道路硬化工程。加快貧困村通暢工程建設,對居住相對集中、基礎條件較好的村(屯)道路進行硬化,提高村(屯)道路硬化率,加快打通鄉鎮與村、村與村之間的連接道路,確保實現“村村通”水泥(柏油)路目標。提高貧困地區農村公路建設補助標準,繼續推進“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把財政投資與社會捐款集資、群眾投工投勞結合起來,不斷加大投入力度。鼓勵和支援農村土地流轉承包商等出資建設農村道路,積極探索既降低農村道路建設成本,又能確保工程品質的有效途徑。到2020年,實現全市421個貧困村中20戶以上自然村(屯)通屯道路硬化率100%。到2020年底,滿足客運班線通行條件的行政村實現客運網路全覆蓋,切實解決貧困群眾行路難問題。

(二)安全用水工程。實施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提高貧困地區自來水普及率,力爭到2017年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75%以上,到2020年達80%以上,切實解決貧困村飲水安全問題。完善中小水利管理機制,支援貧困地區的中小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五小水利工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優先在貧困地區安排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解決好産業發展的用水需要。支援貧困地區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和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重點支援貧困縣(區)防洪抗旱減災工程建設。實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和水生態修復,改善貧困地區生態環境。

(三)安全用電工程。持續加大農村電網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農網供電能力和供電品質,切實解決貧困地區生産生活用電難問題。對貧困村(屯)的供電網路和老舊設施進行更新改造,建設一批高能變電站,發展一批新能源、綠色能源項目,解決貧困戶的生産生活新增用電問題。到2018年,解決22個仍未通生活用電自然村(屯)的生活用電問題,生活用電通電率達100%;到2020年,解決67個仍未通生産用電自然村(屯)的生産用電問題,生産用電通電率達100%。

(四)危房改造工程。加快推進貧困地區農村危房改造,把建檔立卡貧困戶放在優先位置,提高補助標準。建立危房改造政策落實機制,以縣(區)、開發區為單位,建立農村危房改造政策落實包村包鄉(鎮)責任制。開展社會互助,動員機關單位、工商企業、社會各界捐款、捐物支援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快危房改造工作。統籌兼顧未列入當年精準脫貧的貧困村(屯)及面上村中貧困戶的危房改造。到2020年所有貧困戶住上安全房,實現農村安全住房全覆蓋。

(五)“網際網路+”扶貧工程。加強貧困地區網路電商基礎設施、服務網點和物流配送網路建設,完善農産品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貧困地區快遞服務業,鼓勵和支援貧困面廣的鄉(鎮)建立電商物流配送門店,貧困村建立快遞服務點。積極推進知名電商落地,引導和支援電商企業進入貧困地區開展業務。對貧困家庭開設網點給予網路資費補助、小額信貸等支援。強化産銷對接服務,培育一批“網際網路+特色農業”知名品牌。加強與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合作,在國內知名電子商務平臺搭建南寧特色農産品專區,提高我市特色農産品知名度。加強對村幹部、大學生村官、致富帶頭人的電商知識培訓,幫助貧困戶對接電商平臺。支援貧困地區參與電子商務示範縣建設,到2020年,每個縣建設1個以上電子商務應用水準較高的農村電子商務示範鄉(鎮)。

(六)村莊環境建設工程。繼續加大上林、馬山、隆安三縣石山地區退耕還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護等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力度,保持貧困地區良好生態環境。科學編制村屯規劃,逐年推進村屯建設改造工作,2017年底前,實現50戶以上村屯規劃全覆蓋。結合“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推進貧困村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完善環衛、生活污水處理等設施,改善村莊人居條件。推進垃圾污水無害化處理重點項目建設,開展村屯綠化和改水、改廁、改灶、改圈工程,有計劃、有重點向具備條件的貧困村屯傾斜,切實解決農村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到2020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0%以上。

(七)文化設施建設工程。加強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文化館(站、室)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改善貧困群眾文化生活條件。推進村史室和民俗民居示範村建設,加強對古村落、古建築、傳統民居的修繕保護,深入挖掘、整理、展現民俗民族文化,實現鄉村建設與傳統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統籌推進有線電視、直播衛星、地面數字電視等到村到戶,提高貧困地區廣播電視節目覆蓋率。在未通有線電視的272個貧困村實施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到2020年,實現貧困村100%通有線電視。加強貧困村資訊網路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基本實現行政村寬頻資訊網路全覆蓋。

五、完善工作機制,確保人員資金獎懲措施到位

(一)強化組織保障,解決“誰來扶”問題

1.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並強化市、縣(區)領導“市級統籌、縣(區)負主責”,部門“上下銜接、左右聯動、加大傾斜、合力推進”,幹部“責任分解到位、聯繫指導到位、駐村幫扶到位”的扶貧工作機制。市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抓好目標確定、項目下達、資金投放、組織動員、監督考核等工作。各專責小組根據職能分工,制定工作方案,負責具體實施。各縣(區)、開發區領導小組及工作機構,負責對本轄區脫貧攻堅工作進行組織指導、協調監督。

2. 嚴格責任落實。實行黨政“一把手”脫貧攻堅責任制,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組長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全市扶貧開發工作。各縣(區)、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作為本轄區脫貧攻堅工作第一責任人,各有關行業部門主要負責人作為行業扶貧開發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領導責任,統籌抓好轄區和行業部門脫貧攻堅工作。堅持把縣(區)作為脫貧攻堅的責任主體、實施主體,全面落實責任、權力、資金、任務“四到縣”制度,立下軍令狀,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層層分解目標任務,確保責任到位、工作到位。

3. 強化考評獎懲。完善貧困縣(區)脫貧考核獎懲辦法,提高扶貧減貧指標權重,對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邕寧區全面實行以脫貧實績為主的分類考核。強化脫貧工作責任考核,建立年度脫貧攻堅報告和督查制度,加強督查問責,嚴格兌現獎懲。對提前脫貧摘帽的縣(區)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人,予以嘉獎並作為提拔、重用的依據;對未能如期脫貧的,嚴格問責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人並在全市通報批評。建立貧困縣(區)退出機制和脫貧摘帽激勵機制。對2020年前脫貧摘帽的縣(區),實行摘帽不摘政策,保持扶貧政策不變、扶貧投入不減、對口幫扶單位和扶貧工作隊不撤。創新完善定點幫扶單位和人員考核激勵機制,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定點幫扶單位、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考核依據。對成績突出的單位給予表彰,對脫貧攻堅業績顯著的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優先晉陞定級或提拔重用。對工作不重視、幫扶措施不力、幫扶效果不明顯的定點幫扶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5年內不得提拔重用,當年幫扶單位績效考評及單位主要領導年度考核不能評定為優秀。對群眾不滿意、工作表現差、工作成效不明顯的第一書記實行召回制度,被召回的第一書記5年內不得提拔重用,當年年度考核不能評定為優秀。

4. 加強基層建設。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著力建設好鄉鎮黨委、村黨(總)支部和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強化以村黨(總)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打造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對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成績突出、實現脫貧摘帽的村級黨組織、村民委員會幹部,在招錄鄉鎮公務員時,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繼續精準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到貧困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改善駐村工作隊(組)工作條件,加強經費保障。鼓勵和選派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的優秀年輕幹部、致富帶頭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退伍軍人、高校畢業生等到貧困村工作。

(二)精準投入扶貧資金,解決“有錢扶”問題

1. 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市、縣(區)財政將年度扶貧資金預算單列,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當年增量部分優先用於精準脫貧,根據貧困人口和脫貧目標安排扶貧支出。市本級及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按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量的20%以上,邕寧區按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量的15%以上,其他縣(區)按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量的10%以上增列專項扶貧預算。整合現有專項資金,統籌當年公共財政預算增量、中央和自治區轉移支付資金以及歷年結轉結余資金,市縣(區)將當年清理回收存量資金中可統籌使用資金的50%以上用於扶貧開發。市行業部門每年安排的涉農項目資金原則上50%以上投向貧困縣(區);縣(區)行業部門每年安排的涉農項目資金原則上50%以上投向貧困村。

2. 做好金融扶貧文章。以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積極向國家政策性銀行申請貸款,積極與自治區級投融資平臺建立對接,拓寬扶貧項目資金來源渠道,多方籌措資金,重點支援易地扶貧移民搬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體城鎮化建設、教育衛生等扶貧項目建設。加快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步伐,各縣(區)通過利用財政扶貧資金、吸引社會資本等方式,設立扶貧小額信貸風險獎補資金,全面開展扶貧小額信貸風險獎補工作,加快推動扶貧小額信貸發展。

3. 確保資金精準使用。加大對扶貧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專款專用。啟動以扶貧績效為導向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分配機制,將扶貧資金分配與貧困率、減貧人口、扶貧績效和項目建設、資金使用效果等掛鉤。加強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嚴格落實扶貧項目資金公告公示制度,加強項目資金效益評估和內部監督管理,對項目資金、物資使用等實行動態監管。嚴把扶貧項目調研、論證、申報、招標、監理、報賬、審計等關口,對虛報貧困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脫貧村、減貧人口等行為要嚴格追究相關責任。

(三)精準發力推動落實,解決“扶到位”問題

1. 強化挂圖作戰。對脫貧攻堅工作實行挂圖作戰,將工作流程、目標任務、幫扶措施、幫扶責任等上墻公示,制定“施工圖”“進度表”,做到定時間、定任務、定措施、定人員、定責任,倒排工期,將作戰圖與減貧脫貧人口臺賬有效銜接、精準掛鉤、高效實施,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和任務標準紮實推進。

2. 強化結對幫扶。強化各級幹部定點掛鉤、對口幫扶作用,加大市領導及市直、縣(區)直機關、企事業單位與縣(區)、鄉(鎮)結對幫扶力度,確保全市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鄉(鎮)有市領導包抓,貧困村有縣(區)領導和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包村”幫扶,貧困戶有縣(區)直機關單位和鄉(鎮)幹部“包戶”幫扶,實現全市貧困戶幫扶責任全覆蓋。繼續深入開展市內條件較好城區(開發區)對口幫扶貧困縣(區)活動,逐步加大幫扶力度。

3. 凝聚社會合力。完善社會力量精準幫扶機制,建設資訊平臺和服務網路,推動社會扶貧資源與貧困村(屯)、貧困戶扶貧需求精準對接。落實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市場主體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等支援政策,鼓勵國有企業、非公經濟、社會組織參與扶貧開發,倡導企業包村包屯扶貧。廣泛動員社會組織、志願者等社會力量,以愛心幫扶、慈善救助等方式,關心支援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形成全社會共同推動脫貧攻堅的良好局面。

 
中國--東盟博覽會 更多
·中國-東盟禮儀形象大使大賽總決賽即將打響
·中國─東盟博覽會促多方合作共贏
·2012中國-東盟青年營:共鑄友誼之柱 同頂發展藍天
·中國—東盟博覽會:南寧市跨越發展的助推器
·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成效回眸 品牌影響力提升
·中國-東盟油畫展展示交流成果
·4個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落戶廣西
·廣西與東盟職業教育合作日益深化 期待細化合作
·中國-東盟物流合作論壇:陸上通道亟待"無縫銜接"
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 更多
·“一聲所愛”新星放歌大地飛歌 拿手民歌大放異彩
·南寧,在用民歌向世界表白
·2013年民歌節文藝演出簡約不簡單
·汪小敏奪得2013“一聲所愛·大地飛歌”冠軍
·香港天后鄭秀文將亮相民歌節 粉絲關注升溫
·林志穎將首次登上“大地飛歌”舞臺
·“艷”“粧”以待 驚艷“大地飛歌”
·2012南寧民歌節開幕晚會門票開售 超過4萬5千張門票
·《一聲所愛》十強誕生 高曉松現場買斷選手原創版權
節慶活動 更多
·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10月在南寧舉行
·宋壽金彭永強書畫作品展中國-東盟藝術館開展
·園博會南寧各縣區活動日內容豐富 展示原生態文化
·園博會各縣區活動日精彩繼續
·第三屆廣西園林園藝博覽會南寧活動日啟動
·首屆東南亞植物花卉·水族造景展覽會開幕
·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農業展9月3日將正式開展
·今年“兩會一節”南寧市區放假兩天
·自治區、南寧市工商加強“兩會一節”節前食品安全監管
版權所有 南寧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電話: 86-0771-552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