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0日,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以及《南寧日報》《南寧晚報》等20多家媒體參加2015年南寧市駐邕主要新聞媒體聯席會暨“走基層”新聞採訪活動,充分感受了南寧市近年來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效,老記們也通過此行發現了不少新聞,紛紛感慨最鮮活的新聞永遠在基層。
三級媒體聯合進村入戶
7月8日上午,兩輛中巴車開進了賓陽縣古辣鎮政府,車上坐著的是前來參加2015年南寧市駐邕主要新聞媒體聯席會暨“走基層”新聞採訪活動的20多家新聞媒體機構的記者們,他們當中有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的中央媒體,也有《廣西日報》《當代廣西》等自治區媒體,更少不了《南寧日報》《南寧晚報》等市屬媒體。
賓陽縣的古辣鎮是此次“走基層”活動的第一站。
車一停穩,老記們就被滿地曬著金黃稻穀的壯觀場面給吸引了,紛紛掏出“長槍短炮”,對著這彰顯豐收的場景一陣狂拍。最讓大家覺得意味深長的是,附近的農戶不僅把政府辦公室樓外的球場、平整的空地曬滿了稻穀,還把稻穀曬到了古辣鎮政府辦公室前的空地上,政府的所有上班人員都要小心繞過曬在地上稻穀才能走進辦公樓。
古辣鎮鎮長解釋説,現下正值收割稻穀的季節,各家各戶看到有平整的水泥地面就“搶”地“搶”晴天曬糧。為此,鎮政府辦公區也向附近的村民“敞開大門”,把辦公區內平整的硬化地面全面讓出來給村民們曬糧。
滿地的金黃讓記者體會到了豐收季節的壯美,曬到鎮政府辦公樓前的稻穀則讓記者們感受到了政府同民眾間的和睦與深情厚誼。“沒想到第一站就看到了這麼壯觀且有溫度的情景。”南寧電臺的記者陳嬙嬙説,美好的開始讓她對3天的“走基層”活動充滿了期待。
在3天的“走基層”活動中,來自中央、自治區、南寧市的駐邕主要媒體記者前往賓陽縣的黎塘鎮,上林縣的巷賢鎮、白圩鎮、大豐鎮,馬山縣的弄拉生態旅遊區、古零鎮、喬利鄉、白山鎮等地進行了採訪。
新農村帶給老記新感受
此次“走基層”活動旨在通過進村入戶的深入採訪,讓各駐邕主要媒體進一步了解南寧市近年來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效,感受農村的新變化和農民的新生活,體會南寧的新農村在鄉村文明建設中取得的新突破。隨著一步步地深入基層,南寧的新農村、村民的新生活也真的給各位記者帶來了驚喜。
作為上林縣2013年打造的綜合示範村,大豐鎮的雲裏村內裏莊已經被很多人所熟知,這裡有氣派的歡樂湖水霧音樂噴泉,有凸顯“壯”文化元素的氣派小樓,還有湖心小島、景觀橋。這些美景不僅改變了村民們的生活環境,還幫助他們鼓了腰包。
今年初,蒙少香夫婦的歡樂農莊試業,當天就有周邊縣、鄉的200多名遊客前來吃飯消費,一天純賺近2000元。現在蒙少香家的農莊,一個月的營業收入達到兩三萬元,忙的時候,她需要請10多個人幫工。這樣的營業額讓現場的許多記者不禁對蒙少香豎起了大拇指。
而馬山縣古零鎮古零村弄拉屯也通過因地制宜、以點帶面,大力推廣治理石漠化、靠山林致富的“弄拉模式”,改變了昔日偏僻山窩窩不為人知的面貌,成為自然生態遊的熱門地。2014年該屯依靠旅遊業增收,年每人平均收入達到近萬元,比2008年開發建設前增加了5000多元。這樣大幅度的增收也讓現場採訪的記者感到了驚喜。
沉下去三天撈出不少好料
採訪沉下去,鮮活撈上來。此次“走基層”活動也讓老記們發現了不少鮮活的新聞,並根據各自媒體的特點,鎖定了新聞線索。
《工人日報》記者趙勁經過3天的走訪後對賓陽縣的大陸村及馬山縣的弄拉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陸村村長韋進群把外出做工程的錢拿出來投入自己家鄉的新農村建設,與“80後”村幹一起,帶領村民們,統一全村的宅基地管理,整體規劃,每家每戶自籌10多萬元資金,建設108棟小洋樓,同時還規劃全村的産業發展佈局的事實,讓趙勁感受到了滿滿的正能量。而弄拉屯建設的帶頭人李榮光,多年堅持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讓趙勁心生敬佩。
趙勁説,只有深入基層才能更直接了解當地的發展情況,與當地的村民面對面交流並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這樣得到的資訊更直觀、更準確,更利於發現、采寫鮮活的新聞。
《當代廣西》記者陳斯雅也表示,此次走基層讓她撈到不少好料,如賓陽縣大陸村村長韋進群等,上林、馬山等的扶貧新做法、新亮點也值得別的地方學習,值得推廣開去。
《農民日報》記者則表示此次“走基層”活動涉及面廣,給媒體展現了多個縣多個鄉鎮的新農村建設的新成績、新經驗,讓大家更深入直觀地了解了農民的生活狀態,但是時間相對比較趕,沒法更深入了解是一個小小的遺憾。
廣西新聞網的記者韋春雨則表示,自己平日進村入戶的機會不少,但中央、自治區、市三級媒體一起走基層的機會不多,這次活動也為三級媒體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渠道與平臺,是一個與其他媒體交流、向其他媒體學習的好機會。
記者們在採訪馬山縣弄拉生態旅遊景區的建設帶頭人李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