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調查
橫縣也曾遭遇“垃圾圍城”
“橫縣樣本”並非一朝一夕形成。在2000年試點垃圾分類以前,橫縣縣城每天産生的生活垃圾量平均為70噸,高峰期可達100噸。對於這些垃圾,當時或是任意堆放,或佔用農田堆放,污染土壤和水源。後來採取垃圾集中收集填埋方式,可由於技術及管理原因,未經任何處理就填埋的垃圾造成了二次污染。
這種“服務當代貽害子孫”、“清潔城市污染農村”的垃圾處理方式飽受詬病。上世紀90年代,在有關部門的推薦下,菲律賓國際鄉村改造學院(IIRR)與橫縣政府簽訂鄉村綜合改造教育合作協議。此次跨國合作,成為橫縣打破“垃圾圍城”的契機。1999年,橫縣籌建了“生活垃圾資源化綜合管理項目”,並於2000年9月正式開展分類收集試點。
時任IIRR項目中國部協調員的張蘭英説,當時有人提出要從社區這些環境好的地方開始試點,而張蘭英卻認為,要做好垃圾分類,須從最棘手的地方著手,困難才會迎刃而解。最終,試點被選在當時最臟亂差的西街和馬鞍街。兩條街有200多戶居民,房子背靠鬱江,居民們總是隨手將垃圾丟入鬱江。久而久之,在鬱江和這些居民的房子中間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垃圾帶”,臭氣熏天,居民連窗戶也不敢開。
經過3個月努力,兩街居民不僅主動配合環衛站的工作,且分類正確率達到了95%以上。由於試點效果顯著,經IIRR引薦,美國一個基金會和香港浸會大學黃煥忠教授對橫縣給予項目資金、運作和堆肥技術支援,橫縣進而向全縣推廣分類垃圾資源化管理。
3、措施
“軟硬兼施”推廣源頭分類
“橫縣樣本”的特色,在於從源頭將生活垃圾分類。在西街和馬鞍街啟動分類試點後的3個月裏,縣環衛站成立了垃圾分類指導小組,挨家挨戶發放宣傳單,並到府指導正確分辨可堆肥和不可堆肥垃圾。200多戶試點家庭都得到了政府發放的兩個異色垃圾桶,其中一個放吃剩下的食物,另一個放其他垃圾。“這樣的分類很簡單,連老太太都會”。
“環衛站幾乎是全員出動,每天都拿著火鉗,守在住戶家門口翻看垃圾分類是否正確。”有工作人員回憶説。對於分類做得好的居民,環衛站會給予鼓勵,如贈送洗衣粉、牙膏、肥皂等生活用品。
兩街的試點效果有目共睹。後來,垃圾分類收集逐漸推廣到縣城其他街道、小區、餐飲企業、學校等。從2000年到2003年,項目組多次開辦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培訓班,培訓對象包括分管環保的領導、環衛工作人員、各中小學教師、餐飲業主、居民代表等,共有500多人次。同時,依靠居委會,採取召開居民代表大會或發放宣傳資料、分類倡議書等方式,或通過宣傳欄、黑板報及老人志願隊沿街進行文藝表演的形式,進行全方位宣傳。在這樣的宣傳攻勢下,垃圾分類在橫縣家喻戶曉。
“人人都配合是不可能的,垃圾分類推廣工作是個高難度工作。”雷承津説,因無處罰權,若遇到屢次勸説仍不配合的居民,他們就會暫停收運該戶居民的垃圾。“説到底還是要靠居民自覺和有效監督。”她説,目前沿街商鋪及部分外來租戶是實施垃圾分類的難點,但環衛部門有信心啃下“硬骨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