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下午,在橫縣縣城一居民區,居民已將垃圾分類,等待環衛工人到府收集。
橫縣因為是“中國茉莉之鄉”而被人熟知,其實它還有另一張響亮的名片——垃圾分類收集的“橫縣樣本”。2000年9月,橫縣在全區眾多縣城中率先啟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經過15年努力,有居民坦言:“現在想不分類都難。”垃圾分類收集在橫縣的效果有目共睹: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目前已達到70%以上,源頭分類正確率超過90%。區內外不少城市紛紛前來橫縣取經
1、探訪
居民稱“現在想不分類都難”
6月初,南國早報記者到橫縣走訪。乾淨、整潔,是這個縣城給人的第一印象。街道兩邊的垃圾箱,註明有“可堆肥”與“不可堆肥”字樣。在自建房居住區,居民會將垃圾按“可堆肥”與“不可堆肥”分裝到兩個桶內,每天的固定時段,他們將垃圾桶放到門口,待環衛人員到府收集。
在單位宿舍區或住宅小區,先由居民從源頭上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再由各單位、小區落實專人,負責確保垃圾分類品質,並確定垃圾臨時存放點。在分類正確的前提下,由環衛站派車收集。若分類不正確,環衛站有權停收停運。
按照生活垃圾成分構成和産生量,結合當地垃圾資源利用的處理方式,橫縣將生活垃圾分為三類:一是可堆肥垃圾,包括動植物、廚余物等;二是不可堆肥垃圾,包括紙、塑膠、織物、玻璃、磚瓦陶瓷、煤渣等;三是危險垃圾,包括廢電池、農藥瓶、熒光燈管、油漆桶等。
走訪期間,記者數次跟隨環衛人員到府收集垃圾,發現多數居民分類基本正確,即使沒有垃圾桶,他們也會用袋子將垃圾按照“可堆肥”與“不可堆肥”分裝。在安寧街,有居民直言:“分類多年了也就習慣了,現在想不分類都難。”對於垃圾分類,橫縣民族中學還特別制訂校規,安排學生檢查各班級垃圾分類情況,檢查結果與班級考核掛鉤。
橫縣環衛站副站長雷承津説,截至目前,橫縣的垃圾分類工作已推廣到城區1萬多戶居民,200多個單位、小區、酒樓及13所中小學校,分類收集率超過70%,源頭分類正確率超90%。“區內很多城市前來交流,區外的廣東、山東、貴州等地,也不時有人組團前來取經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