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措手不及的痛
近日,36歲清華IT男在馬桶上猝死,死前稱“太累了”,記者調查發現——
90位南寧年輕人 8成感到累
年輕人為什麼感到累?養家就業排前列
核心提示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這是對奮鬥拼搏希望改變人生的一種寫照,但是也有人因此拼博過了頭,造成過度勞累,付出了生命。近日,一則“清華學子張斌36歲過勞猝死”的帖子在朋友圈及網路論壇瘋傳,引起社會極大關注。讓人心酸的是,死前他曾説“太累了”。
其實,這樣的猝死並非個案。記者這兩天走訪了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西民族醫院這兩家醫院,因過度疲勞猝死的案例在南寧也有。
那麼,南寧年輕人感到累不累?到底累在哪?這兩天,記者隨機調查了90個南寧年輕人,8成人感到累。
勞累 90位市民八成喊累
長期的“累”,最終可能引起極端的後果就是猝死,根據國家統計局對於青年的年齡界定,15歲至34歲均屬於青年階段。我們身邊的年輕人到底累不累?請看記者的調查。
4月11日-12日,記者在網路上隨機選擇了90位年輕人進行了調查,職業有學生、IT白領、醫生、快遞員等,在 “你感到累不累?”的問題中,有8成的年輕人感到“累”。累的主要表現是,養家、找工作、學習等。
感到累的人群,主要分佈在24歲至40歲,因個體不同而感到不同的累,其中養家及就業(找工作)是第一累,其次是學習上的累。
不過,15-23歲的年輕人,是20%中“不累”的主體。主要原因是,他們還是學生,除了學習外,對生活沒有什麼負擔。
今年24歲的小胡,剛大學畢業,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自己很累。“雖然我剛畢業還年輕,但是現在找的工作薪水不高,若想養家糊口,以現在的薪水,肯定不能維持個人以及家庭的生活。如果不能提高現在的收入,找到好的工作,那麼以後過的日子會不會很艱難?自己的能力不能提升,做什麼事都覺得是瓶頸,沒有能力又幻想過高的目標,所以才會覺得很累。不可以不累!”
對此,有的心理專家分析認為,現在社會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讓不少年輕人感巨大的生活壓力,為此,心理就容易産生消極、焦躁、無安全感的狀態。
警惕猝死就在我們身邊
這兩天,記者走訪了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院、廣西民族醫院急診科,得到一組關於猝死的數據。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院急診科,2014年接到猝死共計42人,其中男32人,女10人,18-45歲猝死者,佔了近3成。
廣西民族醫院急診科今年3月份就有5例猝死病人,均是男性,年齡分佈在18-40歲,年齡最小的僅有18歲,都是平時沒有什麼病徵,突然間就去世了。醫生介紹,4月8日,就接到一位40多歲的猝死病人,家屬介紹,平時病人沒有什麼異常,身體好好的,但是前幾天感到頭昏腦脹,渾身無力和胸悶。殊不知,送到醫院時,已無力回天了。
據統計,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達60萬人,而工作節奏極快的IT、網際網路領域,更是過度勞累而猝死的重災區。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寧宗副主任介紹説,根據臨床經驗,年輕人猝死的原因有,心肌炎等各種心臟原因、肺栓塞以及造成外傷的意外事故;中年人和老年人則更偏向於“三高”,血管心肺功能受損,引起腦血管意外,以及心肌梗塞,心臟、腦部的傷都有可能引起猝死,臨床表現為呼吸驟停和呼吸停止。
現在,年輕人經常熬夜、加班、酗酒、暴飲暴食,不注意休息,出現身心疲勞,也是猝死年輕化的一個因素。
自治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盧國皓則認為,猝死沒有明顯特徵,心源性猝死,在醫學上講,主要由6方面引起,低氧血症、休克、低體溫、低鉀血症、低血糖、酸中毒,而現在年輕人過度勞累而引起的猝死,很多是患有心肌炎所致。為此,出現疲勞,休息是最好的抗疲勞方法。
拯救聽聽醫生的建議
如何減緩疲勞?專家建議,感到累了,不妨給心放個“假” 。
據寧宗介紹,疲勞會引起亞健康狀態,心肌不好,人長期疲勞,處於勞作的狀態,抵抗力就會下降,生活作息不規律,引起“三高”,如果運動,就會加重心臟負擔,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寧宗建議,無論哪個行業,都會有工作期和休息期,勞逸結合最關鍵。成年人一天最少要有6-8小時的休息時間。如果長時間休息不好,再飲用大量的咖啡和各種提神的飲品,也會令身體感到不適。人都有主動休息和被動休息,主動休息就是當身心感到疲勞時,最好給“心”放個假放鬆一下,如去打打球、和朋友聊聊天、聽聽音樂和旅遊,轉移個人注意力,達到放鬆的效果。被動休息就是躺下來或者趴在桌子上休息,包括晚上的睡眠時間。
其次,要注意體檢。猝死的原因,是平時可能太過於關注工作,忽略身體症狀,並不是覺得自己熬一下就過去了或者不用去醫院就沒事了,要定期去醫院檢查,至少一年一次。通過體檢,可以及早發現身體是否存在心臟疾病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問題,及時治療,才能降低猝死率。
最後,一旦發現自己哪不舒服,在喝酒、熬夜、加班等方面就要學會控制,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醫院看看。
【知多點】
猝死
所謂猝死,一般是指患者在出現病症後一小時內,自然發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發病後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
猝死主要成因是冠心病、心臟衰竭和遺傳性心臟病,患者病發時會心律不正,心臟突然跳得過快、收縮過速,而導致輸出血液不足,令腦部和其他身體器官缺氧,心臟同時因停頓而死亡。
猝死的高危因素
過度勞累:經常熬夜人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處於功能失調的狀態;吃飯、作息不規律會引起低糖低鉀,電解質紊亂,導致心律不齊,這是引發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肥胖:肥胖人群易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冠心病則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抽煙喝酒:吸煙的人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是常人的3倍。
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都會損傷血管內皮,引發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等。
壓力大:焦慮、高壓、驚恐、抑鬱等情緒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等。還會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痙攣的風險,甚至誘發猝死。
打呼嚕:打鼾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一個徵兆,如果“睡眠呼吸暫停”時間一次超過120秒,很可能發生睡眠中猝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