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小學體育老師來“取經”
▲“壯族迪尺”第一環節——“飛棒”。
▲陸顯通示範“壯族迪尺”第二環節——“打拐”。
只用一長一短兩根木棒,就可以在田間地頭開展一項有趣的競技運動,這便是“壯族迪尺”。這項在廣西有著悠久歷史卻逐漸被人淡忘的壯族特色體育項目,將再次回歸大家的視野——“壯族迪尺”將在南寧各小學推廣、傳承,同時市有關部門計劃在今年“三月三”期間舉辦專項比賽。
1月24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壯族迪尺”傳承基地第一期輔導員培訓班在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舉行,曾在自治區體育局、自治區群藝館工作的專家黃德長、方立仁為前來“取經”的來自南寧市各縣區的小學體育教師講解 “壯族迪尺”的歷史淵源、打法、技巧以及規範試行比賽規則等。
田間地頭的競技項目
什麼是“壯族迪尺”?其實民間的叫法是“打雞頭”或“打勒則”(記者注:也有的地方叫“打拐”或“打尺”)。玩法比較簡單,在地上挖個小坑(即“雞穴”)形成陣地,工具是一長一短兩根木棒(長的為“母尺”,短的為“尺子”),便可以兩人對局。攻方用“母尺”將“尺子”打出陣地,守方則要空手接“尺子”。一局有三個環節:“飛棒”、“打拐”、“敲雞頭”(記者注:一些地方也稱‘撩拐’‘打拐’‘敲雞’)。
記者注意到,當專家在介紹這個項目時,許多學員有些不明就裏,但到了示範課程,大家恍然大悟:我們小時候經常玩這種遊戲啊。在田間地頭挖一個小坑,隨手找一長一短兩根木棒,就可以玩了。
確實,“壯族迪尺”是壯族男女老少都喜愛的一種民間傳統體育競技活動。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方寧介紹,這項運動來源於壯族人的狩獵傳統,遠古時代,木棒是人類的主要工具,人類用木棒打野獸,為了投擲得更準確,平時就要練習。後來,狩獵工具得到改進,有了彈弓和弓箭後,不再依靠木棒擲擊野獸,這種練習逐漸演變成一種體育競技活動。
“近年來,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組織專家和文化工作者深入壯族地區開展調查研究,並進行有關資料的收集、整理,組織召開‘壯族迪尺’活動研討會,對‘壯族迪尺’進行全力挖掘、整理、保護和弘揚。如今,‘壯族迪尺’已被列入市級和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壯族迪尺”將進校園
1月24日晚,記者在網路上進行調查發現,許多“70後”“80後”都表示小時候玩過個遊戲,並稱“小時候是‘打尺’好手”,但現在很少看到有人玩這個遊戲。網友韋先生在南寧市十三中工作,來自扶餒縣,他估計山區的農村孩子可能還會玩,“但城裏的孩子都是打電子遊戲、看電視、寫作業,幾乎沒有孩子會玩‘壯族迪尺’了。雖然我小時候經常玩,但現在聽你介紹才知道這是一種民間傳統體育活動。”
正是因為“壯族迪尺”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計劃在全市小學推廣這項傳統運動,當天舉辦的“壯族迪尺”傳承基地第一期輔導員培訓班就是第一步。
“壯族迪尺”要打得好,還要講究技巧。就像打保齡球一樣,雖然容易上手,就算是“菜鳥”也可以打出全倒,但要真正每局都能打倒7個瓶以上,還需要技巧和實力。當天的示範課程就鬧出一些笑話,有位學員信心滿滿地“飛棒”,卻由於用力過猛導致“母尺”折斷,“尺子”仍穩穩橫在“雞穴”上。而一些學員在第二、第三環節時,“母尺”都沒能碰到空中的“尺子”,更不用説把“尺子”打出陣地。
來自南寧市秀安小學的體育老師陸顯通是個好手,他自告奮勇地為大家示範。陸顯通告訴記者,“壯族迪尺”非常有趣,以前各村各寨的老老少少都愛玩,現在在各小學推廣這項運動非常有意義,能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壯族文化傳統,“我覺得個活動對現在城裏的孩子來説新鮮、新穎,相信一定會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