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城鄉“增減挂”,從統籌合理利用指標要地
筆直水泥路,聯排小洋房,配建小庭院,大方又氣派。這是柳州市柳南區山灣村、桐村展現的新面貌。
山灣村黨支部書記譚慶旭的話心存感激:“山村面貌的巨變,得益於增減掛鉤項目的實施。”
2011年,柳南區政府開始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柳州市土地交易儲備中心出資作為該項目的項目業主,柳南區政府為實施主體,雙方以合作的形式在山灣、桐村等5個行政村實施拆舊建新。項目所需資金由掛鉤試點中的城鎮建新區土地出讓金解決。
據介紹,拆舊區總面積75.77公頃,可復墾農用地64.45公頃。所建新區位於柳州市區,面積為42.66公頃,其中原有建設用地6.09公頃,新增建設用地36.57公頃。
位於柳江縣穿山鎮的思榮錳礦,經過幾十年的開採,礦區已基本廢棄。礦區內因採礦留下許多深坑,最深的近70米,還有幾十個面積大小不等的泥漿塘。柳江縣通過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將廢棄的採礦用地整理復墾為農用地。
縣長田雯説:“目前在項目區獲得立項批復後先行使用50%掛鉤週轉指標,項目驗收後,可以申請再使用餘下的50%掛鉤週轉指標,總共可獲得129.42公頃建設用地指標,相當於全縣近兩年獲得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的總量。”
廣西國土資源廳提供的一份數據表明,自2009年國土資源部批准廣西為全國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以來,國家累計下達廣西週轉指標6266.67公頃。目前,廣西正在實施的增減掛鉤項目123個,涵蓋了全區14個市66個縣(區)。至今全區已使用1600多公頃增減掛鉤指標用於報批建新區建設項目,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各市建設用地指標的緊張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