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六三,廣西首例紅十字會見證的遺體器官捐獻者;唐嘉傑,年僅4歲的他身後捐贈的器官挽救了3個人;何玥,因器官捐獻的大愛之舉,榮獲2012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稱號……每位捐獻者的背後,都有著一個動人心魄的故事。昨日,這些捐獻者事跡又一次出現在廣西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兩週年總結會上播放的20分鐘紀錄片裏,感動了不少參會人員。記者獲悉,從2011年7月廣西正式開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至2013年6月30日,全區共實現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65例,共捐獻腎臟、肝臟、心臟等大器官190個,眼角膜62個,為區內外200多名患者送去了健康和光明。
還記得小何玥嗎?這個稚嫩的小女孩曾感動了無數人。2012年11月16日,廣西陽朔縣女孩何玥因腦膠質瘤醫治無效不幸去世,其父母遵照她生前意願為其做了器官捐獻,換來包括18歲藏族青年索朗旺青在內的3人得到新生。
2011年6月10日,桂林市臨桂縣青年梁六三,因突發腦溢血醫治無效,家人代他作出器官無條件捐獻的決定,這是在廣西紅十字會見證下的首例人體器官捐獻。2012年7月底,梧州市人體器官捐獻自願者陳彩園在過世之後,其家屬根據她生前填寫的捐獻自願書,為她完成器官捐獻意願。這是我區首例在生前親自填寫捐獻自願書並於身故後實現成功捐獻的捐獻者。
在這些先進人物的示範和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理解並接受了器官捐獻的理念,並加入到自願捐獻的隊伍中來。據了解,全國每年有約150萬人需要器官移植,可由於供體稀少,能成功移植的只有1萬例左右。我區每年需要進行器官移植的多達1.59萬人,器官的供需比例嚴重失衡,很多患者都在無盡的等待中逝去。
根據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工作部署,廣西紅十字會先後於2011年、2012年在區內各市級紅十字會和8家移植定點醫院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登記。同時,安排專項資金,對市級、縣(區)級紅十字會人員、衛生行政部門、部分二級以上醫院重點科室人員開展全面培訓。兩年來,參與各級培訓的協調員、資訊員有300多人。自治區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馮國平介紹説,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隊伍是器官捐獻工作的主力軍,有患者希望逝去後捐獻人體器官的,可以和醫院兼職協調員聯繫,由協調員反映給紅十字會。患者逝去後,紅十字工作人員將作為第三方協調見證人體器官捐獻移植。
截至2013年6月30日,全區共實現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65例。同時,還實現了遺體捐獻12例,為我區的醫學研究事業作出了貢獻。另外,全區有近400名公民登記成為器官捐獻自願者。
■相關連結:
1.器官捐獻者需具備什麼樣的基本條件?
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並無絕對年齡限制,主要視捐獻器官及組織的可用性而定。原則上,有關器官或組織的功能良好,沒有感染艾滋病或其他嚴重傳染病,沒有癌症(處原發性腦腫瘤)者,一般都適合捐獻器官。另外,專門的醫療小組會評估捐獻的器官是否適合用作移植後,才會進行手術。
2.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有哪些方式?
包括兩種方法:①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通過書面申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並且沒有撤銷該登記,待其身故後進行的人體器官捐獻。②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見捐獻其器官,待其身故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達成一致意見,共同或委託代表以書面形式錶示同意的人體器官捐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