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京19部門公佈每人平均工資:最高14萬最低8萬·電子發票兩大問題待解:無法報銷 平臺不互通·苦候10年終獲身份 私募基金告別野蠻生長·銀監會發佈新版管理辦法 金融租賃公司·嘀打車本月第四次降補貼:每單補貼5元·鋼價下滑至五年來最低 行業冬天遠未結束·工業園區當起污染大戶"保護傘" 權威人士...·食藥監總局出手嚴 打倒逼醫療器械行業整...·尼康發聲明道歉 稱將按規定為用戶更換新...·支付寶回應央行叫停虛擬信用卡等業務:請...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 網路維權 轉播到騰訊微網志 字號:

微信朋友圈集讚送港澳遊? 或為“零團費”陷阱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時間: 2014-03-18 來源: 中國廣播網  王利 張建亞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不少玩“微信”的朋友,可能都喜歡有空時刷一刷“朋友圈”,看一看親朋好友發佈的照片、分享的公共賬號文章等。遇到自己喜歡的,還可以點個“讚”,讓朋友知道。

不過最近在微信上點“讚”,可能不僅是出於個人偏好了。有的朋友會分享一些商家行銷活動的文章。有的商家甚至説:只要關注他們的公共賬號,在朋友圈裏分享這篇文章並收集到多少個“讚”,就有機會贏取獎品。

如果獎品只是個小禮物,您可能不會太在意。如果是5天4夜的深港澳雙人遊呢?這個誘惑可不小。不過您可能會問,這是真的嗎?會不會是“忽悠”人的?最近合肥市民袁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合肥市民袁女士習慣性地刷微信朋友圈。其中,一個同學發的資訊引起了她的興趣,標題是“集讚”可雙人免費五天四夜遊深港澳,發佈者為“凱旋旅遊”的公眾賬號。其中提到,集滿38個讚贈送港澳四天雙人遊,集滿68個讚贈送深港澳五天雙人遊。

袁女士關注了這個賬號之後,對方立即給她發來一個資訊。

袁女士:我剛一關注,對方就給我發來了一條資訊,要求我填寫收件人姓名、地址、手機號碼,説會將港澳雙人遊代金券郵寄給我。

這讓袁女士生出不少疑惑。

袁女士:我還沒集滿38個讚啊,這樣能直接獲得代金券?當時我就猶豫了一下,我當時就沒有填。

記者致電凱旋旅遊,工作人員表示獲得代金券後,遊客吃住行全部免費,遊客需自行前往深圳,香港方面會有旅行社接應。

工作人員:來回的交通費不包,過來深圳集合,每人交220的司機小費。

記者查詢凱旋旅遊官網發現,該旅行社總部在加拿大,並未在中國內地設有分社。而記者了解到,早前已有網友進行類似投訴諮詢。

香港旅遊發展局官方客服答覆稱,此類貴賓券(卡)其實是零負團費的翻版。通過多次強迫購買價格水分超高的商品,賺取高額回佣及支付遊客在港的旅行支出。兩地經營貴賓券業務的旅行社,多為未註冊或非持牌旅行社,一旦需要維權,困難重重。

而另一個點讚免費旅遊的公眾賬號,聲稱是“鵬城康輝旅遊集團”,規則是只要用戶關注公眾號,轉發累積獲得28個讚,就能獲贈單人深港澳五天四晚遊,獲68個讚就送雙人遊。

經記者調查,深圳只有一家鵬城康輝旅行社。但這家旅行社職員明確否認,公司從未在微信上開展過集讚促銷活動,對方毫無疑問是冒牌的,提醒消費者不要上當。

負責人周女士:從來沒有過,好多人給我打電話説這個問題。因為我們公司從來不搞網上什麼團購和什麼點讚,從來沒有的。不知道是誰做的廣告,一天到晚有很多個電話打過來,莫名其妙。我還想問是誰做的廣告?!

“零團費”,顧名思義就是不花錢就能免費旅遊,聽起來是佔便宜的事兒。前些年這種旅行團曾吸引不少遊客,但因為強制消費、自費項目氾濫等,許多參團的朋友不僅沒能省錢,還帶回來一肚子氣。

正因如此,在去年新修訂的《旅遊法》中,“零團費”甚至“負團費”旅行團被明令禁止。想不到新版《旅遊法》實施才半年,“零團費”旅遊就換了個“馬甲”,通過社交網路死灰複燃。

據我們了解,通過微信點“集讚”行銷“忽悠”人的商家,並不僅僅是非法組織“零團費”旅遊的旅行社。有商家承諾“集讚”送禮品,卻以各種理由食言;還有不法商家把電信詐騙的套路複製到微信上,以送禮為名,行詐騙之實。微信“集讚”活動如何監管?消費者利益如何保障?

所謂“集讚”是微信興起之後商家的一種行銷方式。

律師丁興:商家的這種行為,類似于合同法當中的懸賞廣告。也就是説,商家以公共號發佈這樣的消息,構成合同法意義上的要約,就構成了合同法意義上的承諾,有要約有承諾,雙方就構成了一個合同關係。

記者了解到,目前微信對於以企業名義申請的公眾賬號要求先經過工商等第三方資格認證;但對於個人申請的公眾賬號,無法進行資格認證,一些不良商家因此“鑽空子”。

騰訊方面表示,不鼓勵商家利用公眾平臺群發行銷資訊,強制或誘導用戶分享至朋友圈的行銷行為。一經發現此類資訊將堅決打擊,情節嚴重的,將被暫時封號或永久封號。

騰訊公關經理曲慧菁:近期,我們收到很多用戶對於誘導分享行為的舉報。經核實後,對涉及誘導分享的公眾賬號進行了處理。我們日後也將繼續堅決打擊各類違反《微信公眾平臺服務協議》的內容和行為。

有業內人士表示,針對這些新媒體的行銷,廣告法等相關法規並未涉及,相關部門也缺乏合適而有效的監管渠道,市民一定要擦亮眼睛謹防“忽悠”。

的確,眼下網路行銷監管的相關法律比較滯後,消費者在參與網路行銷活動時切勿盲目跟風,參與前要了解活動是否真實,再決定是否參與。“集讚”有風險,“點讚”須謹慎。

責任編輯: 曹洋
熱點觀察
傳媒動態
·網路時代需要強化“領網主權 ...
·網路交易管理辦法實施 網購可...
·網路交易成侵權重災區 網購維...
·新浪微網志廣告收入1/3靠阿裏 ...
·第三方支付轉賬擬年累計不超1...
·網際網路協會倡議網購退貨 建議...
·海外網奉獻兩會全媒體盛宴 全...
·樂視公佈2014年15部新片計劃 ...
·《十萬個為什麼》推平裝版 比...
·新聞客戶端除了看新聞 還能幹...
聯盟發佈
·陜西茶企將抱團闖市場 做響做...
·新時代呼喚中國文化復興的生 ...
·走訪百家企業 見證品牌魅力
·廣州軍區石馬鋪幹休所 讓雷鋒...
·“一張一世 真愛永恒”中藝金...
·關於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4年 ...
·中國將組隊海釣國家隊參加夏 ...
·同濟大學出版社總編姚建中一 ...
·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20週年書...
·亞太合作發展委員會北京辦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