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至13日,2024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在廣州舉行。10月12日上午,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出席大會主論壇,併發表題為《共創AI+新時代 共贏數智新未來》的主旨演講。
楊傑表示,資訊技術既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驅動力。十多年前,“網際網路+”蓬勃興起,推動網際網路深度融入我們工作、學習、娛樂、社交、購物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五年前,我國5G正式商用,我們在當年的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發佈了“5G+”計劃的重點舉措,攜手推動5G+4G協同發展、5G+AICDE融合創新、5G+Ecology生態共建、5G+X應用延展,加速5G融入百業、服務大眾。在廣大産業夥伴的支援幫助下,中國移動“5G+”計劃結出纍纍碩果,推動我國5G在網路建設、技術研發、融合應用、産業發展等各方面實現全面領先,成為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新名片”,為科技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現今,5G網路已經成為社會資訊流動的主動脈。我們攜手推動5G網路“上珠峰、下礦井、登海島、達邊疆”,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5G網路,部署了品質優良、安全可信的5G專網,實現了通感一體、超前智慧的5G-A網路商用,目前5G基站超230萬個,5G-A商用城市超330個。5G網路支撐起海量數據和大規模連接需求,讓全社會的資訊流動更加順暢、更加高效,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更加緊密,經濟社會發展的網路底座更加健壯。5G應用已經成為産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我們攜手推動5G應用“進工廠、入海港、到田間、助抗疫”,5G消息、5G新通話等特色業務全面推廣,5G全連接工廠、智慧港口、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場景應用遍地開花,目前5G套餐用戶超7.8億戶、5G+行業應用案例超4萬個。5G應用加速了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進程,有力帶動了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據測算,5G直接帶動我國經濟總産出約5.6萬億元,間接帶動總産出約14萬億元。5G生態已經成為開放合作共贏的新標桿。我們攜手推動5G與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融合創新,取得了一批硬核科技成果,5G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5G專利數穩居全球運營商第一陣營,自主攻堅“破風8676”可重構5G射頻收發晶片,發射全球首顆6G架構驗證星,主導制定全球首個6G國際標準等等。我們發揮移動資訊現代産業鏈鏈長作用,組織引領産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戰略合作夥伴超160家,各類産業鏈合作夥伴超30萬家,構築起開放、包容、普惠、共贏的産業合作生態,帶動全産業鏈實現群體突破、跨越發展、韌性提升。
楊傑指出,當今,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延展,變革創新的潮流滾滾向前,資訊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以數智化為主要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數據、算力、人工智慧成為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驅動因素。在高品質數據、高性能算力、高水準演算法的共同作用下,AI加速突破應用,為千行百業、千家萬戶注智賦能,將有力推動融合創新、産業體系、企業運營、資訊消費不斷躍升,引領經濟社會從“網際網路+”“5G+”邁向“AI+”,進入AI+新時代。
第一,“AI+”推動融合創新實現躍升,重塑經濟社會發展模式。“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深度融入經濟社會民生各領域、全環節,推動“三個融合創新”加速突破。一是促進資訊能量融合創新加速突破。資訊和能量作為驅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兩條主線,正進入新一輪跨越式發展期。一方面,AI快速創新迭代,有望在未來幾年實現數倍性能提升,推動人類生成運用資訊的水準達到新高度;AI廣泛應用普及,智算規模快速增長,引發綠色能源變革演進,推動人類獲取利用能量的水準邁上新臺階。另一方面,資訊和能量深度融合將加速經濟社會的數智化轉型進程,在AI時代浪潮下,催生出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高度融合、硅基生命和碳基生命深度協同的新型社會形態,成為資訊文明向縱深演進的重要標誌。二是促進新興技術融合創新加速突破。“AI for Science”成為科技創新的新範式,通過發揮AI在融合創新中的“元技術”作用,能夠在實驗歸納、模型推演、倣真模擬等三大傳統科研範式之外,形成突破人類認知極限的“第四範式”,大幅提升對未知領域的洞察能力和未來變化的預測能力,加速未來網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基礎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創新進程,推動新興技術創新進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躍期。三是促進數實融合創新加速突破。“AI+DICT”成為資訊服務的新形態,深度嵌入研發設計、生産製造、行銷服務、運營管理等關鍵環節,加速形成“模型即服務”等新生産平臺、“數字孿生”等新生産模式,充分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助力傳統産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高端化、綠色化、低碳化發展。
第二,“AI+”推動産業體系實現躍升,重塑數智産業發展模式。作為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重要引擎,“AI+”將進一步驅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緊密互動,不斷催生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為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培育戰新産業和未來産業集群、實現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一是加快産業“裂變”。以AI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日新月異,推動戰新産業和未來産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突破式發展,開闢低空經濟、智算服務、視聯網、車路雲一體化、量子資訊等一批百億級、千億級收入規模的産業新賽道。二是加快創新“聚變”。新興技術加速跨行業、跨領域的有機融合與整合創新,特別是在人工智慧領域,計算智慧、感知智慧、認知智慧和運動智慧的深度整合應用,加快推動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腦機介面等新業態走向現實。三是加快經濟“智變”。AI推進生産要素創新性配置,成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和核心能力,由“數據+算力+演算法”驅動、進行智慧化決策和運作的“智慧經濟”正加速形成,數字經濟進入以“智變”推動“質變”的發展新階段。
第三,“AI+”推動企業運營實現躍升,重塑企業價值創造模式。“AI+”促進企業生産要素、勞動工具、組織體系發生深刻變革,形成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價值創造模式。一是數字資産逐步興起,AI大模型將加快企業經營管理各領域的數據沉澱和知識轉化,促進數據資産入表,推動數據價值顯性化,形成新的資産價值評估體系。二是AI生産工具全面普及,AI將從分擔基礎性、重復性工作向完成更複雜、更具創造性的任務拓展,企業內部更擅長使用AI的人將會替代不會使用AI的人,人與AI深度協同成為新的工作模式,勞動生産率得到大幅提升。三是AI原生企業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公司將在企業文化、戰略規劃、産品開發等方面全面融入AI,打造具有超高人才密度、深度契合AI大模型技術特徵的組織體系,推動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決策、自動化的運營流程、個性化的客戶體驗、持續的技術創新、高效的價值轉化,不斷鍛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第四,“AI+”推動資訊消費實現躍升,重塑數智生活服務模式。“AI+”將深度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方式,更好滿足、引領、創造人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的資訊消費需求。一方面,AI智慧體成為資訊服務新入口。AI智慧體通過匯聚社會全量知識,提供面向各類場景、能夠解決複雜任務的專家級、個性化服務,成為幫助人們處理各項日常事務的“生活助理”“工作秘書”“情感伴侶”,未來AI智慧體數量將超過全球人口總和。另一方面,“超級創作者”成為數智生活新風向。AI推動人機交互方式向自然語言交互轉變,實現內容創作、生活服務的高效化、精準化,“一語成文”“一語成歌”“一語成片”等新型服務日益豐富,更多人將有機會成為“小説家”“作曲家”“劇作家”,帶來全新的數智生活體驗。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産要素創新性配置、産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品質為特徵的生産力。“5G+”棋至中盤,“AI+”加速到來。楊傑表示,中國移動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廣大合作夥伴一道,大力實施“AI+”行動計劃,聚力推動“AI+”設施升級、“AI+”場景應用、“AI+”科技創新、“AI+”生態共建,充分釋放AI在技術能力、經濟效益上的規模效應,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産率。
第一,聚力推動“AI+”設施升級,築牢數智服務基礎底座。圍繞“連接+算力+能力”,以算網大腦強化算力網路各類資源的一體化協同調度,提升通算、智算、邊緣算力的互聯效力,加速智算成網,構建泛在融合的智慧化綜合性資訊基礎設施。打造超萬卡智算集群。加快“東中西”“雲邊端”“通智超量”算力基礎設施融合,建設多個超萬卡智算集群,佈局更大規模的智算集群建設,推動邊緣節點升級,實現中心大集群、邊緣廣分佈、中訓邊推、訓推一體,為AI創新發展夯實基礎底座。沉澱數萬億Tokens行業數據集。豐富行業數據集的數量、品質和結構,強化高品質多模態數據集供給。持續推進數聯網優化迭代,加快在更多場景實現規模落地,服務構建國家級、行業級數據基礎設施。訓練萬億參數AI大模型。推廣“九天”多模態通用大模型服務,積極推進更大參數體量、更強推理能力的模型訓練。做強工業、能源、交通、教育等30款自研行業大模型能力,助力各行各業智改數轉網聯。
第二,聚力推動“AI+”場景應用,提高數智服務供給水準。充分發揮場景創新的牽引作用,全力打造AI+標桿項目,推動AI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應用,讓AI不僅會作詩、更要會做事,還能做更複雜、更具創造性的事。圍繞産業煥新打造智慧經濟。構建涵蓋智慧算力、MaaS(模型即服務)平臺、行業大模型、産品應用的AI+DICT服務體系,聚焦製造、農業、物流、交通、金融、能源等重點行業,深入挖掘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場景,促進智慧經濟高端高效發展。圍繞民生改善打造智慧生活。推動AI賦能全量産品和服務,強化AI智慧體、比特數智人、家庭服務機器人等應用突破,加快辦公娛樂、智慧家居、健康養老、文化旅遊等場景創新,推動AI滲透到百姓生活的各類場景、各個方面,讓人民群眾在資訊化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圍繞治理現代化打造智慧社會。全面升級“AI+”城市超腦平臺,推進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數字鄉村項目融雲、融網、融算、融智、融安全,推動AI在公共安全、應急管理、社區服務等細分場景延伸應用,助力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準。
第三,聚力推動“AI+”科技創新,增強數智服務發展動能。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積極探索AI+科研範式落地,推動原創技術創出來、關鍵技術攻出來、創新成果用起來、産業鏈鏈長帶起來。打造AI科創高地。圍繞隱私計算、AI數據湖等方向,攻關提升數據的“採、存、算、治”效能。推動超大規模訓推一體智算平臺、智算超節點、異構混訓、AI原生存儲等關鍵技術成熟,打造規模領先、技術先進、訓練高效的AI智算集群。佈局原生多模態大模型、自適應多智慧體、具身智慧等前沿技術,加速培育一批AI原創性、引領性成果。提升AI科創效能。推進低代碼開發平臺、工控設備自動化編程軟體、工程設計助手、數字孿生體等創新工具應用,融合人工智慧模型演算法和跨領域數據知識,促進科研效能升檔提速。培育AI戰新産業。順應AI技術與産業發展融合創新趨勢,依託AI+加速培育低空經濟、大數據、視聯網、車路雲一體化、沉浸式內容等戰新産業,面向量子科技、空天地一體等前沿領域佈局數智服務新業態。
第四,聚力推動“AI+”生態共建,營造數智服務良好環境。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完善功能互補、良性互動、協同攻關、開放共用的新型合作機制,攜手做大“AI+”生態圈。打造聯合創新平臺。深化産學研用“聯創+”合作,依託創新聯合體、聯合研究院、聯合實驗室等載體,開展跨産業、跨領域的聯合研發和模型創新,突破AI融通發展瓶頸。打造算力供給平臺。推進算網大腦規模商用,高效整合自有算力和社會算力,提供更加靈活、便捷的算力資源,支撐AI全場景應用高效、穩定運作。打造AI匯聚平臺。廣泛匯聚算力、模型、數據、工具鏈等優質創新要素,面向全社會提供模型訓推一體化服務和AI應用孵化服務,促進AI産業能級提升。打造智慧體應用平臺。實施專項計劃,構建覆蓋智慧家庭、手機終端、通信辦公等多場景的智慧體協同體系,推出中國移動AI智慧助理“靈犀”,推動智慧體服務應用加速普及。
楊傑指出,“AI+”不僅推動生産力的快速發展,也帶來生産關係的深刻變革。共創AI+新時代,共贏數智新未來,需要産業各界的緊密協作和共同努力。面向産業鏈合作夥伴,楊傑提出四點倡議:共同推動“AI+”場景創新,在場景創意提出、場景設計開發、場景資源開放、場景應用示範上同向發力,以前瞻性構想和開拓性實踐為起點,運用新模式新方法推動人工智慧應用場景落地;共同做大“AI+”價值效應,基於數據、模型、演算法、算力等能力優勢,當好智慧生態構建者、技術演算法驅動者、場景應用匯聚者、基礎設施提供者,探索合作共贏的商業模式和價值變現路徑;共同培育“AI+”創新人才,依託協同創新平臺,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産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加快培育高層次創新人才,打造適應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新型勞動者隊伍;共同促進“AI+”向善發展,完善AI安全治理體系,推動AI技術普惠應用,促進AI與人類社會的和諧共生,更好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楊傑表示,AI+深入發展孕育著廣闊的空間,中國移動願與産業夥伴進一步深化合作、攜手共進,譜寫數智服務絢麗華章,開創AI+時代美好未來。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