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在《張朝陽的物理課》開播三週年之際,搜狐創始人張朝陽受邀回到母校清華大學物理系講物理,現場推演了其第三卷新書中關於核磁共振的量子力學原理。
張朝陽還總結了堅持物理科普的三大動力:帶著做這件事有意義、對物理的興趣,以及直播互動式學習的激發。他認為,通過直播、短視頻、文字和書籍等多種新媒體形式,可以將深奧的物理知識轉化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這一嘗試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這次長達四小時的課程中,張朝陽深入探討了核磁共振的原理,這是量子理論在工業實踐中的應用典範。他運用量子力學的方法,詳細解釋了在不同磁場下自旋系統的行為,並推導出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核心公式。他特別指出,核磁共振與核輻射無關,而是質子自旋的共振現象。
張朝陽還與在場的學生就核磁共振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應用進行討論。他解釋説,核磁共振的信號強度和頻率與質子的數量和環境密切相關,能夠精確地揭示物質的結構。他還提醒,由於磁場的強大作用,進行核磁共振掃描時應避免攜帶金屬物品。
張朝陽的物理課不僅包括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等基礎理論,還涉及地月潮汐、恒星末日等自然現象,以及醫療設備、汽車等工業領域的物理原理。出版的三本科普著作已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
回顧物理課開播三年,張朝陽用“意義感”、“興趣”和“直播互動”三個關鍵詞來總結他堅持物理科普的動力。他希望通過視頻和文字為中文網際網路上的物理學內容做出貢獻,並表示未來將會在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上繼續研習引力波、宇宙學。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