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來臨,全國各地各學校紛紛佈置了形式多樣的“紅色作業”,希望學生能夠從黨史學習過程中,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可以説,“紅色作業”的推出,正當其時,十分必要。可是,如何才能夠讓“紅色作業”産生更好的育人實效?

讓“紅色作業”有意思

談到作業,在一些學生看來,多少還是帶有強制性的;而“紅色作業”,嚴格來説更像是一個“教育活動”,而不像是傳統意義上的作業,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但是,要發揮好它的育人價值,還需要把它設計得更加有意思,讓學生有興趣、有意願、有動力參與到這活動中去。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讓學生自願拿出“玩”的時間,和同學們一起來完成假期的學習任務。我覺得,首先得真正從學生的關注、興趣出發,精選適切的學習素材,如《1921》《覺醒年代》等紅色影視資料、地方和身邊的紅色教育資源等等;其次,就是要對作業進行有趣的設計,比如讓學生精選出自己被感動的片段,開學後一起在課堂上觀看,並現場讓學生作簡要的解説,可能比寫觀後感,更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更能夠增進學生的互動、鍛鍊學生的能力。

讓“紅色作業”有意義

讓“紅色作業”變得有趣還只是第一步,能夠讓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這項學習活動中來,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步,還是要明確“紅色作業”設計的目的和意義,尤其是明確這一學習活動所要追求的育人價值。

無論是語文學科、歷史學科,還是思政課設計的“紅色作業”,都必須用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來進行檢驗和審視,都必須緊密圍繞著回答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來展開,都必須指向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品格”。

就思政課而言,不同學段的思政課課程目標有所差異,大中小學呈現出循序漸進的特點,因此,不同學段的“紅色作業”育人目標達成的程度,也應該有所差異,做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力爭做到適合不同學段學生的學習特點,適合不同地方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學情。歸根結底,需要符合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求,提升課堂的育人實效。

讓“紅色作業”有可能

作業設計得再有意思、再有意義,如果學生實施起來感覺有困難,或者只有部分學生能夠順利完成,那麼,這項作業就依然需要進行優化設計。

讓“紅色作業”有可能,我覺得最起碼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努力:一是考慮資源的可獲取性,主要依託于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社會的素材和資源,來設計我們的“紅色作業”,如採訪身邊“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獲得者,參訪附近的紅色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或者其他紅色資源,就近取材;二是增加任務的可選擇性,每個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特點是有差異的,他們所喜歡的學習活動也有差異,因此,增加學習任務的可選擇性,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擅長的、喜愛的任務,有利於提升學生的興趣;三是設計任務的開放性,提供必要的“量規”、工具和“腳手架”,同一項任務,不同學生能夠完成的程度也是有差異的,作業開放性的設計旨在讓所有學生都有表現的空間,一系列“量規”、工具和“腳手架”的提供,能夠幫助更多學生達成學習的目標。

讓“紅色作業”有反饋

完成作業只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過程,而作業的育人功能絕不僅僅停留在這個環節。要充分發揮好“紅色作業”的育人功能,還必須對“紅色作業”完成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

根據一線教學的經驗來看,開學之初老師們都有非常多的新學期教育教學準備工作,要對學生的假期作業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可能還需要不斷進行形式多樣的創新。如果在學生的觀後感上簡單寫個“閱”,學生也會感覺這項作業不受重視,以後就不會重視這一類型的作業了。開學第一課,老師們可以拿出一節課的時間,讓同學之間交互看看彼此寫的觀後感,然後挑出他們覺得最精彩的一些段落和語言,在班裏分享;或者安排一分鐘的微分享,從一張照片、一件展品、一次訪談、一段經歷等説開去;或者根據同學們假期作業的成果,在教學區組織一次“紅色作業”成果展,讓“紅色作業”的育人作用進一步擴散和延伸……

有意思,學生才參與;有意義,作業才有價值;有可能,學習才有獲得感、成就感;有反饋,才能讓教育更真實地發生,如此,才能真正發揮好“紅色作業”的時代價值。(作者楊小斌北京市十一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