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養肝,夏天徒傷悲。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萬物生長、發展的規律。養生也必須要遵循這一規律。《黃帝內經》説,春天要養“生”、夏天要養“長”、秋天要養“收”、冬天要養“藏”。現在是春天,自然要以養“生”為重,以養肝為要務。

沒有“春生”,何來“夏長”“秋收”與“冬藏”

假如沒把肝養好,後果很嚴重。後果嚴重到什麼程度?

《黃帝內經》説:“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又説:“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什麼意思?“春氣”屬木,與肝對應。肝為“少陽”,是一身陽氣的升發點。如逆了“春氣”,體內的陽氣就升發不起來,導致肝氣鬱結,內變成疾。

此外,傷肝還會引起連鎖反應。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生機勃勃,才能有以後的“夏長”“秋收”“冬藏”。由於春天不懂“養生”,把肝傷了,便導致陽氣不足。到了夏天,肝氣微弱,生不了心火。如此一來,提供給“夏長”的能量就少了很多,就會發生如“飧泄”之類的寒性疾病。

有人説,現在清明已過,已到了暮春時節,在這個時候還提養肝,是不是為時已晚?一點也不晚。養生之道,講究的是順時而為,並無遲早之分。只要春季還沒結束,都要把養肝放在首位。

季春三月,仍是肝氣當令之時,是肝臟疏泄功能最強的時候,這時養肝,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那些自入春以來不注意養肝的人,更應及時抓住春天的尾巴,把可能已受損的肝臟呵護好。

護肝養肝,先戒掉這些壞習慣

如何護肝養肝?

首先要戒掉一些傷肝的壞習慣。

日常生活中,傷肝的行為主要有四種:一是情緒波動大,容易發脾氣,令肝氣鬱結;二是飲酒過量,損害肝臟功能;三是熬夜,影響肝藏血的功能;四是用眼過度,耗損氣血。

負面情緒傷肝:春天萬物生長,草長鶯飛,生意盎然。肝屬木,有草木的生發之性,這個時候應放鬆心情,讓肝氣條達舒暢。如果負面情緒多,心情壓抑,就會把肝氣給堵住了。而肝主疏泄,最怕堵塞,肝氣一旦抑鬱不暢,五臟的氣機、血液運作就不正常了。

酒傷肝:《黃帝內經》説:“酒氣盛而剽悍。”酒固然有溫經散寒行氣活血的作用,但過量飲酒,危害甚多。由於酒精是通過肝臟進行代謝,因此過量飲酒就會大大加重肝臟的消化負擔,從而引起肝損傷。

熬夜傷肝:中醫認為肝為血臟,主藏血。血生於心,卻被儲存在肝裏,在氣的推動下,轉輸到身體各部位,給全身供應營養。《黃帝內經》説:“人臥則血歸於肝。”如果不睡覺,“肝火”一直燒著,便會直接影響肝藏血的功能。

用眼過度傷肝:《黃帝內經》説:“肝開竅于目。”中醫認為,久視傷血。整天看手機看電腦看電視,首先傷的是肝臟收藏在內的肝血,久而久之,便造成肝血不足。

“古法”養肝

只有戒掉一些壞習慣,正確的養肝方式才能打開。

飲食養肝:肝屬木,木色為青,故青色入肝經,因此多吃綠色蔬菜,能益肝氣、緩解肝鬱、防範肝疾。農曆三月,肝木氣旺,脾土氣也旺,腎水之氣和肺金之氣都弱,因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宜適當減酸減甘,以防止肝火太旺、脾土太旺。

按摩穴位養肝:“太衝穴”是肝經一個重要穴位,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穴。這個穴位很好找,就在腳背上大腳趾與二腳趾骨頭連接的盡頭處。每天按揉幾分鐘即可。

另外,可每天按揉大腿內側來疏通肝經,用掌根從大腿內側推至膝蓋處,推幾分鐘即可。

吐納養肝:據《遵生八箋》介紹,每天早上向東平坐,叩齒三通,吸東方之氣入口九次吞之,可補肝虛受損。

導引養肝:清明節後,每天早上盤腿而坐,左右手作開弓勢,各七八次。穀雨節氣後,每天早上盤腿而坐,一手上舉,一手平移至胸前,掌心向上,各七八次。這兩種坐功既能養肝,也可補脾益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