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徐淑軍主任醫師帶領下,醫院癲癇診療中心神經外科團隊李超副主任醫師、徐碩副主任醫師等借助機器人輔助立體定向腦電(SEEG)技術,順利完成4例難治性癲癇患者的致癇灶定位,療效滿意。

患者1,男性,11歲。患兒11個月前跑步時出現意識喪失,跌倒,持續3分鐘左右緩解,醒後不能回憶。之後多次出現類似發作,表現為跌倒,頭部向一側歪斜,雙眼凝視,右下肢抽搐,發作後有時伴有腹痛、嘔吐。于2019年行顱腦CT檢查示左額腦溝加深,呈片狀低密度,顱腦MRI示額頂交界腦實質內異常信號。患者後又出現新的發作形式,表現為忽然愣神,頭眼左側偏斜,動作終止,持物掉落,咀嚼數次,持續半分鐘左右。發作前無先兆,發作後嗜睡,有時腹痛,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之後發作頻繁,10余次/月。患者入院前口服奧卡西平及左乙拉西坦,效果欠佳。

患者2,女性,21歲。患者15歲時無明顯誘因出現熟睡中雙手攥拳,口唇青紫,持續5-6秒,喚醒後患者對發作無記憶。半年後再次出現以上類型發作,遂就診于我院神經外科門診,給予行顱腦MRI示右側顳極蛛網膜囊腫,建議口服藥物治療,給予奧卡西平治療,後患者發作發生改變,表現為愣神伴口中咀嚼動作,手捻物品,發作前無明顯先兆,疑似似曾相識感,否認肢體強直及抽搐,每次發作4-5min,每日發作3-4次。患者曾行經顱磁刺激治療並口服卡馬西平和丙戊酸鈉,效果欠佳。

患者3,男性,14歲,6年前患兒在家看電視出現嘔吐,意識喪失,雙上肢屈曲,頸部右轉,雙眼右視,四肢抽搐,發作前無先兆,發作後數小時不能説話,頭痛;1年前出現第二種發作形式,睡眠時驚醒,屈頸,雙上肢屈曲強直,呼之不應,持續約數秒緩解,發作後仍無法言語,頻率每月2次左右;後又出現第三種發形式:睡眠清醒均有,具體表現為胡思亂想,持續數秒緩解,每月10余次左右(視頻腦電捕捉)。患者入院前口服奧卡西平、托吡酯等,近3個月來患者發作頻繁,嚴重時每晚均有第二種發作形式。

患者4,男性,18歲。患兒1歲左右出現頭後仰跌倒,枕部著地,未行特殊檢查;患兒15年前出現發作性愣神,伴持物掉落,每日發作1次或者數日發作1次(患兒自訴雙眼發黑)。行顱腦MRI示左枕葉軟化灶,12年前曾于外院行左側枕葉病灶切除術,8年前再次發作,表現同術前,即愣神伴跌每日幾乎均有發作。此後又出現另一種發作形式,表現為低頭,頭向右側偏轉,站立時可跌倒。近1年出現雙上肢強直上抬,幾乎每日均有發作,站立時可跌倒。入院前患者口服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托吡酯、丙戊酸鎂緩釋片、卡馬西平等,效果不佳。

對藥物難治性癲癇而言,如能夠準確定位致癇灶並進行切除性手術,術後患者無發作率可達60-80%,因此術前評估一直是癲癇綜合治療的重點與難點。現階段,對致癇灶的定位主要通過症狀學、神經電生理、影像學及PET-CT等無創手段進行。如果上述手段無法準確致癇灶位置及範圍,則有必要引入SEEG等有創診療技術。SEEG技術將定位手段從顱外引入顱內,從平面引向立體,可直接將電極放置至異常腦溝溝底、大腦內側面、顱底、海馬-杏仁核等常規皮層電極無法達到的部位,對大腦進行全方位立體化覆蓋,從而準確定位病灶並判斷致癇網路。在神經外科外科副主任、癲癇診療中心主任徐淑軍教授帶領下,癲癇診療中心外科團隊先後完成了省內首例SEEG電極植入、機器人輔助SEEG植入及無框架SEEG植入等手術,是目前省內完成SEEG手術臺數最多,植入電極根數最多的單位,術後無顱內出血、感染等嚴重並發癥,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及患者滿意度。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癲癇診療中心在多學科診療模式下,由神經內科、兒科、神經外科、電生理、神經影像、神經病理、康復科、心理科及神經藥理等科室及亞專業于2016年初步組建,2020年正式成立,近期已順利通過中國抗癲癇協會初步評審,力爭成為省內首批中國抗癲癇協會認證的“綜合癲癇中心”。

(通訊員:徐碩,王文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