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美食體現一種生活。

一張涼皮20載,拌的是辛苦,揉的是不易,蒸的是堅持,釀的是90後的情懷,調的是五味生活……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會寧涼皮老品牌——路霞涼皮店,一起品味這碗會寧涼皮。

一張涼皮20載

來到路霞涼皮店,老師傅王強和兒子王啟明和我們簡單地打了招呼,便話不多説,穿衣戴帽,開始準備起做涼皮。

“做涼皮20年了。”王強説。

時間在手指間揉搓翻飛,老王的手制涼皮也從一把一把的揉洗到開始和兒子用機器拌面、揉面、洗面、蒸面……在一張張蒸熟的面皮裏,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歲月,還有王強對以後時光的希望。

“今天一共做了180張,一天能賣完嗎?”

“可以,一天就賣完了,180張的話就是200份涼皮。”王強説,“用機器做涼皮兒以後感覺蒸面皮比以前更順手了,口感跟手工做的差不多一樣的,因為都是拿蒸汽蒸的”

“涼皮做的好不好吃,要嘗面筋。我們這個面筋味道特別好吃,你夾一塊嘗一下”。這是王強的經驗之談,是王強用20年的堅持和付出換來的經驗。

涼皮中有90後的夢想

“兒子接手了我的手藝,接手我這個生意,我心裏高興。以前我還以為他們不接手我這個手藝,他幹別的我還有點不放心,現在他接手了這個,我非常的高興,他一天也起得早,晚上下班也收拾的遲,吃苦精神可以説是要超過我現在,吃苦精神可以幹這一行。”王強説。

作為一個90後小夥,面對如此瑣碎、辛苦的工作,王啟明卻毫無抱怨,他説,做涼皮的時候,他時常想到的是爸爸以前靠這個手藝把他們兄弟拉扯大,供應上學,再到後來的成家立業,做涼皮不僅僅是他的事業的開始,更是他兒時的一種情懷。

王啟明告訴記者:“我已經買來了設備,用機器代替了人工,想起以前我爸爸蒸涼皮的時候,早上四五點就起來了,的確很辛苦。但是幹什麼都要用心操心做就好了,這是一個最簡單的,再沒有辦法,吃苦的話,我也不怕吃苦。”

“接手我爸的涼皮生意以後,我就想把它做好做精,一直走下去,把它在我們會寧縣城做成一個老品牌,讓咱們會寧人吃自己的涼皮,放心的涼皮”王啟明滿懷信心的説。

癡迷的不光是味道

“從開始做涼皮堅持到現在,把娃娃們都拉扯大了,把他們供應念成書了,再沒別的也沒想,我的想法還是堅持做涼皮小本生意,可以養家糊口就是這樣的,多的不求少的斷不了,經常有就是這樣的”王強感慨的説。

興許是小兒子做涼皮的手藝越來越好,讓老王倍感欣慰,一直比較內斂的老王,似乎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和我們談過去,談以後,談的分外盡興。

“有些娃娃從母親帶上,抱著放在凳子上吃,從這麼小的時候開始吃,一直吃到小學唸書,初中唸書,高中唸書,大學畢業到單位工作回來還吃,就是這樣的,你的涼皮就伴隨著他的成長,就是,從小吃到大的,胃口也沒變,涼皮也沒變,味道也還是那個味道,調料水都沒變過,只不過涼皮兒從手制的變成機器的,從厚一點變成薄一點。”

“好多的大學生,放假回來以後先不回家,先就來我的涼皮舖子來了,拉著自己的箱子就來吃涼皮,先吃一碗再提一碗再往家裏面走”

在談話中,大家對他們的涼皮這麼肯定,王強父子分外自豪。他們説,這些年來,他們感覺做的不僅僅是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