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的蔬菜大棚裏,自動化的作業系統根據農作物的生長變化改變光照和濕度;熱鬧的農貿市場上,掃描豬耳標就可以了解豬的生長資訊和品質……隨著5G、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科技的應用給農業生産帶來了方方面面的變化,助力農業開啟數字化進程。

智慧化控製作業環境

今年年初,陜西楊淩的一家食用菌生産企業,在寮國萬象建成食用菌種植基地。這個能滿足寮國國內40%食用菌市場需求的農業基地依靠的正是智慧化生産。以物聯網、網路通信、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為核心,在田間地頭部署各種傳感節點,一旦低於作物最優生長環境範圍,就通過無線通信網路控制水泵、補光燈等設備,自動進行溫、光、水、肥等的補充,達到智慧農業的效果。換句話説,一旦菌棚裏二氧化碳濃度過低,系統就會自動補充;一旦菇房裏濕度過低,系統就會自動觸發加濕器。員工只需經過簡單培訓就能管理種植基地,大大節省人力物力。

近年來,數字科技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農業生産中。它改變了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特性,可以智慧化掌握農作物的生長環境,控制農業作業環境,節約農業生産的人力物力成本。在智慧化生産的輔助下,傳統農業正一步步邁向精準、可視的精耕細作。

在黑龍江寧安市民生瓜菜專業合作社,馬鈴薯和圓蔥剛剛結束了一場豐收。寧安以生産圓蔥和馬鈴薯聞名,並出口至俄羅斯、南韓、朝鮮等國家。為了保障農作物綠色生産和出口,合作社率先提出“數字農業”。過去完全憑經驗和感覺的傳統作業方式,有時會出現肥多水大、易得病、産量低的問題。如今,合作社建立起田間物聯網應用數字農業,建設了小型氣象站,安裝了蟲情自動分析燈和生産現場監控系統,實現旱了自動噴灌、蟲情自動預警預報,完全實施“網際網路+農業”高標準示範基地樣板。

讓農産品提質增量

智慧化控製作業環境,讓農業生産擺脫了“靠天吃飯”的困境——可以實時調節農作物生長環境,預警農業病蟲害,最終讓農産品品質和産量均得到提高。

在福建,一些企業或個人正從農民手中直接訂購優質的農産品。而支撐他們實現這個願望的,正是由福建省農科院開發的水稻物聯網大田種植技術。稻穀的生産過程,長勢情況,該追加什麼樣的肥料,農科院專家和當地農民通過物聯網系統即可獲知。而消費者則可通過微信公眾號直接查看水稻的生長情況,看中了即可直接對某一區域的稻田進行網上預付訂金。等到稻穀成熟時,這塊區域生産的優質米即可定向送到消費者的手中。

在陜西,漢中鎮巴縣特産“鎮巴臘肉”也引進了數字科技。過去,當地農民養豬6個月就出欄,按照現在鎮巴臘肉全産業鏈安全溯源體系的標準,要養殖10個月才能出欄,而且肥肉和瘦肉的比例達到1:2,這樣的黑豬肉口感更好,品質更佳。經過標準化養殖的黑豬肉,價格從每公斤32元提高到了46元,養殖戶的收益也大大增加。

黑豬肉品質好了,産品附加值也越來越高。鎮巴縣一家臘肉加工企業按照鎮巴臘肉全産業鏈安全溯源體系的標準生産加工臘肉絲、臘肉乾等臘肉製品後,每公斤臘肉賣到400多元,還常常供不應求。

完善農産品安全溯源系統,實現農産品品質可追溯是提升農産品銷量的關鍵。數字科技的運用使農産品從生産到成熟有跡可循,消費者能夠有效辨別産品的真偽以及産品生産過程是否安全,從而能夠更加放心地購買。

往哪賣?去哪賣?不再是問題

一個農産品要從生産到上市,再到人們的餐桌,銷售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收集傳遞精確的市場需求資訊,推動滯銷農産品變現,讓農産品實現更高程度的商品化等方面,數字科技能發揮其獨特優勢。

有好的農産品,怎樣賣出去?往哪賣?明年種多少?

這些問題過去大多靠感覺、憑經驗,如今,數字科技讓農業生産者底氣十足。

2018年12月26日,中國遵義朝天椒(幹椒)批發價格指數正式上線,為椒農解決了苦惱的問題。有了這個指數,椒農能準確地評估何時賣、賣多少,隨時調整種植品種和數量。數字科技為朝天椒(幹椒)銷售提供了決策支撐,更助力搭建了健全的物流體系。貴州遵義市匯川區上莊壩區利用農産品産銷對接智慧服務中心,通過大數據平臺分析,精準測算農産品需求,以需定産、以銷定産,實現種養、産銷一體化發展,解決了農産品“賣不出”難題。

如今,越來越多農産品都借力數字科技實現精準銷售,並以網際網路自身為渠道拓寬銷路。專注水稻研究的袁隆平院士近年也積極攜手阿裏等網際網路公司發展智慧農業和數字化農業。2017年,袁隆平院士領銜的“海水稻”研發團隊種植的“袁米”橫空出世,很快成為網際網路農業品牌“網紅”。去年,“海水稻”研發團隊與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達成協定,“海水稻”團隊加入農村淘寶發起的“畝産一千美元計劃”,農村淘寶也加入“海水稻”的中國稻米食味與品質研究院,雙方在電商脫貧領域展開全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