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在幾年前,大學生創業,或許會被斥為“不務正業”。可如今,創業的熱潮,已悄然走進高校校園。
但現實很殘酷,缺項目、缺資金、缺經驗,大學生創業的路上荊棘叢生。作為“娘家”,高校也面臨抉擇:是鼓勵、支援,還是沉默,甚至“潑冷水”?
4月8日至10日,2016中美創客論壇暨中美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青島舉行,包括16支海外團隊在內的近百支創業團隊分別圍繞移動網際網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與新材料等類型的項目展開激烈角逐,中國團隊包攬4個一等獎名額。此次大賽先後在美國的華盛頓、休斯敦、芝加哥和矽谷,以及中國的上海、濟南和青島舉辦初賽,共有500多支創業團隊參加。
作為主辦方之一,山東大學試圖通過大賽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這也是對創業熱潮中,高校應扮演何種角色的一次回答。
直面
創新創業的氛圍濃郁,高校卻難以提供有效輔導
畢業不過兩年的劉培超,如今已經有了自己的公司,去年12月還完成了2000多萬元的融資。但若論起當“老闆”的時間,前前後後算起來,已經有七八個年頭。
“入校報到完,放下行李就加入了一家通訊公司的行銷團隊,大二時就拿下了公司在全校的代理。”上大學前一直是“學霸”的劉培超,一夜之間仿佛換了一個人。“可以説,整個大學期間都在創業。”
成績不小,挫折也不少。2008年,劉培超瞄上了健身業,想在校園裏邊找個地方,辦個健身房。可找到學校相關部門一聊,對方很乾脆地拒絕,直言從來沒有學生幹過這事。
“那時候大學生創業的氛圍不濃,校園裏更少見,只能去社會上找資源。”讀碩士研究生期間,劉培超帶著導師的研究項目找合作方,但對接並不順利,最終鎩羽而歸。“只好專心把論文做完,收穫也有,就是創業的確很辛苦。”
説起遺憾,劉培超覺得當時最缺的便是創業培訓與指導,這讓自己走了很多彎路。“創業比學習難好多倍,沒有人幫你,只能靠自己摸索,從失敗中汲取經驗。”
在大學校園裏,像劉培超這樣的創業者為數不少,他們的需求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難以得到滿足。與此同時,社會大環境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創新創業的熱情在提升。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高校已無法置身事外。
山東大學副校長、創新創業學院院長胡金焱曾在調研中發現,實踐教育的嚴重匱乏,是綜合性大學普遍存在的現象。很多老師從事專業教育是好手,但只上得了課程講臺,卻上不了創新創業教育平臺。
“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成為真正的人才教育過程,要幫助學生埋下創新創業的‘基因’。”胡金焱認為,有了創新創業教育,大學生在畢業後能更快地適應社會。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