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試平臺實現8個産業生態圈全覆蓋

讓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來源:成都日報 時間:2024-05-09 09:14:25 編輯:張夏桐 點擊:

日前,成都市産業建圈強鏈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成都市産業建圈強鏈2024年工作要點》,專門關注“中試”對增強産業核心競爭能力的作用,提出加快建設西部中試中心,以中試平臺為創新資源集聚樞紐,推動科技成果加速産業化,加快建設電子資訊、航空航太、生物醫藥等領域急需緊缺中試平臺,重點推進建設蜂鳥智慧智造、文瀾智谷等中試平臺。

中試,是加快科技創新的助推器,是實驗室與大市場的連接器,是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産力的關鍵環節。如何利用好“中試”這個創新成果轉化的關鍵階段,加快建設西部中試中心?成都已然快馬加鞭“跑”起來,讓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中試“一站式”助力轉化
成果半年就從“書架”到“貨架”
“五一”假期,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成為全球來蓉遊客的熱門打卡地。5月份逛世園會,遊客最怕的就是蚊蟲。如何解決這一難題?一款藏在世園會各個角落的“成都造”科技産品成功打消了“後顧之憂”。“獵蚊者呼吸式捕蚊機首創呼吸式滅蚊技術,通過採用一款新型材料,模倣人體呼吸,捕獲自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吸引蚊子到捕蚊口,通過空氣對流裝置將蚊子吸引到集蚊盒內風乾而亡。”綠碳未來(四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嚴文明介紹道。
時間回到2022年,在蜂鳥智慧硬體中試平臺內,四川大學唐成康博士團隊正在對捕蚊機的工程樣品進行最後的優化和修改。“該項目的核心技術是四川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一種新材料,可吸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釋放,最初是應用在蔬菜大棚中。我們在與該團隊交流後,根據材料特性創新提出在滅蚊場景下應用,最終,經過産品原理樣機設計開發、結構設計、電路設計,半年時間成功開發出全球首款利用自然空氣實現誘捕並殺滅蚊蟲的智慧終端設備。”蜂鳥智造董事長田勇道出了這項成果成功轉化背後的故事。
得益於蜂鳥智造提供的中試熟化“一站式”服務,唐成康博士的科研成果不僅實現場景創新應用,還在短短半年時間完成從“書架”到“貨架”的“關鍵一躍”。在中試平臺的助力下,2022年7月,呼吸式捕蚊機成功應用到成都活水公園;2023年,在成都大運會上“大顯身手”。數據顯示,該成果順利轉化為産品後,經過多次迭代,累計銷售近2000台,産生營收500萬元,意向訂單約2萬台。
呼吸式捕蚊機的成功落地轉化應用,只是蜂鳥智造中試平臺200多個産業化項目的縮影。“我們與成都中醫藥大學針灸團隊開展産學研合作,為項目提供原理樣機概念驗證、産品結構設計及供應鏈優化等服務;與四川省建科院合作,從應用場景逆向研發硬體産品,助力打造智慧工地……”在蜂鳥智造中試基地的展廳裏,田勇指著一個個從這裡完成中試熟化的創新産品如數家珍。
實現産業生態圈全覆蓋
成都已建成備案中試平臺30家
今年,成都市再次將科技成果轉化作為全市科技創新工作的“一號工程”,意味著加快佈局建設中試平臺,把打通成果轉化堵點、難點作為全市科技創新工作重點推進任務之一。
3月,四川省智慧硬體中試研發平臺作為四川省首批人工智慧領域中試研發平臺被正式授牌;蜂鳥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已為400多個科研團隊和創新型企業提供服務,助力200余項科研成果實現産品化;文瀾智谷中試産業基地已完成10余項成果轉化,成功孵化企業6家、院士公司2家、海外專家公司1家、規上企業5家……在成都,一批面向社會開放的概念驗證、中試熟化、小批量試生産中試平臺,正在“因材施教”,為創新成果高效轉化助力。
公開資料顯示,過去一年,成都建成備案中試平臺和概念驗證中心共40家,其中中試平臺30家、概念驗證中心10家,分佈在13個區(市)縣,覆蓋全部8個産業生態圈,對科技成果轉化和助推産業建圈強鏈,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建平臺、促轉化逐漸成為成都破題科技、産業“兩張皮”的關鍵“密鑰”。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4年,成都將深化實施科技成果轉化“一號工程”,聚焦重點産業建圈強鏈,加快中試能力全覆蓋,從完善平臺佈局、提升中試能力、優化中試生態等方面入手,有力有效推動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轉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
值得一提的是,4月1日,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對外發佈公告,擬於2024年對29個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平臺申報項目進行備案,並對其中27個項目給予立項補助。項目覆蓋了10余條重點産業鏈,其中主要集中在創新藥(含中醫藥)、新材料、積體電路、智慧終端、高端醫療器械、航空發動機等重點産業鏈。
(成都日報 黃雪松)